如今,社会对教育的关注程度与我们小时候相比已经大相径庭。当我们看到两个孩子发生争执时,总能听到这样的批评:“你是怎么教育孩子的?难道没有教他们如何理性解决问题吗?”而当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出内向孤僻时,总会被指责:“为什么夫妻不能好好相处?原生家庭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是一辈子的......”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都有责任去解决孩子的问题。然而,社会对于“好父母”的标准却有太多太多,这些“应该”让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即使养育多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对我们而言,每一段经历都是全新的篇章。
过多的“应该”让我感到:与我理想中的自己相差甚远,实在无法喜欢和欣赏这样的自己。当现实与心中的“应该”不符时,我们容易否定自己,盲目听从周围的声音,产生跟风行为。比如,我们可能会想:“别的孩子学小提琴,我也应该让孩子学;别人家的孩子去民办学校面试,我也应该让孩子去试试......”
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变得患得患失,无法真正了解失败的原因。因为害怕全力以赴后仍然失败,我们在最后一次又一次失败后认为自己真的无法应对这类问题。渐渐地,我们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应付越来越多的问题。
于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开始认定自己能够处理的事情越来越少。面对那些鼓励我们的话语:“你可以的”、“你该勇敢点”,我们感到越来越无奈,对自己的认知也变成了:“我可能哪里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