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联合评测组】【联合评测计划编号:0009】
====================================================
【书名:鹄奔亭(副标题: 汉代官场惊悚谜案)】
【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subject/3598045/】
【作者:[中]史杰鹏】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
《鹄奔亭》评测组成员名单(按报名先后排序):
天蝎小猪
铃驹
杜青
伊林
老蔡
lingyun
小米
====================================================
已交评测汇总(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天蝎小猪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572793/
lingyun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20956/
杜青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49270/
铃驹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60246/
小米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78706/
老蔡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682198/
伊林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814174//
====================================================
【本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说明:去掉每一项目中7个分数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其余5个分数取平均数即为本项得分,四项分数相加为该书联合评测最终得分。
【出版社工作】+【文字内容】+【诡计布局】+【评测员感想】=【最终得分】
高+26+高+17=86分
13+高+26+高=84分
15+低+低+12=65分
15+23+23+低=73分
14+26+22+18=80分
13+25+20+15=73分
低+25+21+17=74分
--------------------------------------------(14.0)+(25.0)+(22.4)+(15.8)=(77.2)分
====================================================
【联合评测整合地址】
http://www.douban.com/note/35549792/
====================================================
【评测员评测】(按评测完成时间先后排序)
---------------------------------------
评测员:天蝎小猪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7/10)
和台版的封面比起来,尽管大陆版的封面失之素雅,但“夜色下的古代城池”这一意象还是比较能说明该书的历史感的(如果直接绘以“驿亭”,可能效果更好吧)。封面以黑色为主,深符作品的惊悚基调,只是配以“沾满血渍”的红色大标题,有些刺激观感的意味,虽然烘托了命案的主题,却同时降低了整部作品的格调(毕竟小说本身的水平是高出一般的恐怖悬疑小说的)。封底采用了一些人士的点评或推荐语,可惜的是几乎没有推理读者所熟悉的人物)。该书的纸质较轻,比较适合捧着阅读;只是开本稍大(与群众版的欧美推理小说一样),手感欠佳。
宣传(8/10)
宣传方面,请得冬阳、杜鹃窝人等台湾推理界的重量级人物来联名助阵推荐,可以想见出版方很刻意突出作品的推理属性。而标明作者曾经写过《亭长小武》这部著名历史小说,也能吸引不少非推理读者的眼球。(我就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宣传造势,才开始重视这部作品的,因为我也只知道《亭长小武》而不记得史先生这个人)虽然这本书的出版早先并没有在推理圈进行广泛宣传,但还是经由欧阳杼、苇间风等推理爱好者的推荐得到了比较多的关注,算是比较到位啦。
文字内容【26/30】
在这篇关于东汉时期的历史题材小说中,作者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笔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古风、细腻的人物描绘和生动的风物描写的世界。通过对汉朝历史的再现,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还能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典章制度、风俗习惯等有一个基础的了解。
特别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细节处理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用心。尽管故事中的许多情节是虚构的,但通过巧妙的设计,避免了常见的叙事错误,使得作品在叙述上更加流畅自然。这种匠心独运的笔法,不仅让读者在享受阅读的乐趣的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
在人物对话和风物描绘方面,作者的文字功底同样令人赞叹。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和对环境氛围的精准把握,使得整篇文章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文学的美感,真正做到了历史与文学的完美融合。
然而,尽管作品在多方面都表现出色,但在文笔的连贯性和表达的清晰度方面仍有待提高。个别读者可能会觉得文章在某些部分显得晦涩难懂,这可能是由于作者在某些地方使用了较为晦涩的古文词汇或句式,导致现代读者难以完全理解。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内容丰富、文笔优美的历史小说,它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了东汉时期的历史和文化,还展现了古人的智慧和才华。对于喜欢历史题材和古文诗词的朋友来说,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根据您提供的《太平广记·苏娥》内容,该书确乎可以誉为“大陆原创小说中难得一见的历史推理杰作”。这部作品的质量丝毫不低于水天一色的《蝶梦》。然而,历史推理题材在国内的小说创作中不多见。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既荒诞又真实的故事世界。在欣赏这部作品时,读者可能会因为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灵异内容或是大量历史小说笔法而选择放弃阅读或中途掩卷。这确实是对作者创作水平的一次考验,但也是值得尊重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读者,如果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保持耐心并深入思考,或许能够发现更多关于作者巧妙布局、引人入胜的叙事手法。例如,故事中的每个细节都可能隐藏着线索,引导读者一步步揭开事件的真相。这种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也是对作者智慧的肯定。
总的来说,《太平广记·苏娥》不仅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思维和想象上的冒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挑战着读者的思维极限,提供了丰富的阅读体验。无论是对于喜欢历史推理题材的读者,还是追求文学深度与广度的读者,这部作品都是值得一读的作品。
太原耿氏,昔日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其豪宅宽敞宏大。然而,后来家道中落,楼舍连片,半边荒废坍塌,随之而来的是种种怪异事件,使得堂门自行开启关闭,家人夜间时常被惊扰。耿家对此深感困扰,遂迁居至一处别墅,仅留下了一位年迈的老翁作为看门人。此后,这处庄园愈发荒芜凄凉,有时甚至能听见笑声和歌声。耿家的从子去病性格狂放不羁,嘱咐老翁如有任何异象或听闻,便告知自己。某夜,去病见楼上的灯光忽明忽暗,便跑去报告老翁。老翁劝阻不听,因对这庄园颇为熟悉,终于拨开蒿草荆棘,曲折前行,来到楼上。一入楼内,并无异样;但穿过楼房,却听到阵阵人声。他悄然探查,见有巨烛双烧,其光亮犹如白天。
次日晚上,去病再次前往观察,只见兰香犹在,香气缭绕至深夜,四周一片寂静,未曾传来一丝咳嗽之声。于是与妻子商议,欲搬移至此,希望能有所发现。妻子却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去病只好亲自前往,在楼下静坐读书。夜晚时分,他正凭几静坐,突然一道披头散发的身影闯了进来,面色黑漆,瞪大眼睛直视着去病。去病笑而不语,用手指沾墨涂抹于镜面,两相辉映,鬼怪显得有些羞愧,悄然离去。
关于此书楔子的第二个故事,似乎隐藏着深意(或可以称之为暗示)。读过全书的朋友稍加思索便能明了。
评价员:林云
出版社工作:13/20
装帧:6/10
个人喜好:喜欢此开本、字体、行距的设计,感觉舒适美观。插画风格也很美。只是封面设计以及插画方面有待改进。封面过于黑暗,且文字凹凸感可以更强一些以增加质感。插画偏小,有几页出现模糊。另外,插画的位置放置得较晚,若能置于情节相关或提前位置,更能增强悬念效果。
宣传:7/10
推荐理由:有杜鹃窝人和东阳等人推荐……为何没有大陆推理人推荐……我们往往只关注某些作家的作品,而忽略了其他许多优秀的作品。这种局限性可能源于我们对大陆推理作品的忽视,也反映出我们在文学鉴赏方面的狭隘性。我们应该拓宽视野,多关注那些尚未受到广泛关注的优秀作品。
文字内容:27/30
很喜欢作者的行文风格,很有韵味,加上作者丰富的历史知识,一幅的汉代历史画卷在读者面前徐徐张开。作者精心选择了何敞这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把汉代平民的生活到官僚从北方中原之地到南方蛮夷之地的生活描写的真实而生动,丝毫没有做作之感。何敞的年代和史书记载有所不同,历史上的何敞也是个敢于上疏直言窦氏专政的官员。本书以《太平广记•苏娥》的故事展开,情节交替穿插,新颖且悬念十足。只是心理描写显得过于细腻,阳刚之气不足。
诡计布局【26/30】
开始觉得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开篇是两个虚无飘渺的故事,那个我们将要触及到的谜题若隐若现的在面前展开。一个又一个的悬念吸引着读者一口气看下去。第一人称是把双刃剑,可以说成也萧何败萧何。使用第一人称,让读者产生强烈共鸣的同时,这种手法使得诡计张力和震撼力达到了极致。但使用第一人称的局限性同样也凸显出来,某些地方会非常主观,有点欲盖弥彰,精心布下的诡计容易让人识破。幸好最后一章的逆转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特别是幕后人的出场。
评测员感想【18/20】
作者带领着我们看到了西汉官场上形形色色的人物。特别是何敞的刻画栩栩如生,但是我个人并不喜欢这个主人公,因为他矛盾,一面是温文尔雅的好丈夫,一面又是冷酷无情的执法者;一面是才高八斗的年轻官员,一面又是暴虐的权利追求者。法家和儒家的矛盾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在东汉光武帝时期,阳儒阴法的路线使得国力达到了强盛,但是自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则占据了上风。可以说是何敞所处的这个时期,导致了他这样的思想和行为,作者对这个人物塑造拿捏的恰到好处。人生就像一场戏,可能作者做过编剧的缘故,何敞的人生更是这样的一场戏,一幕幕悲欢离合之后,到了最后几幕所有角色纷纷登场,高潮迭出,完毕之后留下的既不是喜也不是悲,而是深深的思索,有长舒一口气的感觉,更多的是意犹未尽……
总分:13+27+26+18=84
------------------------
《鹄奔亭》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4月 第一版
评测员:杜青
【出版社工作】15/20
装帧(8/10):
封面浓云残月,荒野孤城,几个血淋淋的大字,气氛与故事很吻合。书中数处彩色插图,只是出现的位置与内容不符,中间还有几页字迹模糊(如P183)。
宣传及营销(7/10):
书腰上印着几位在推理圈响当当,圈外很少人知道的前辈名字为本书的“推理”作背书。包括参加推理评测,能感觉出是想向推理文学的定位上靠。在作者已经拿下历史小说这片大众疆土后,进军推理这个小众市场。其心可赞,当拭目以待。
【文字内容】19/30
小说从乡野传闻说起,引出主人公单身赴任路经鹄奔亭后的种种奇遇。看似真实,却又不实,人面人心,神鬼莫辨。奇案、故人、爱恨、子民、旧梦、珍宝、野心,被命运的风卷携着,在这座边外小城汇集,在主人公心里交织。昨日今时,似幻似真,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故事以事件为中心,勾勒出主人公几十年来的心路历程、爱恨情仇。部分人物鲜活真实,有血有肉。
在气氛渲染上,作者试图还原东汉时期,那种鬼神与历史交融,人鬼共存的时代氛围。似乎有点梦枕貘《沙门空海》《阴阳师》的味道。
下面说说本书文字上的最大“特色”:“草根写作的随意与历史雕琢的讲究相结合。”
本书行文的最大特点是“古风文言”+“草根白话”,古风词语经常点缀在白话当中。但是,白话部分的修辞运用随意,文字的淬炼不足,文化很足文学欠修。就以代词的用法为例,正文第一页没几行字就出现了12个“我”字,第二页会不会好呢,前两行就3个“我”,就举此页下面一句“一日三餐我也懒于亲自动手,我需要一个厮养(虽然我自己曾经当过很久的厮养),但我并不需要借助他的矫健来壮胆。我深信……”(此段5行里就9个我)如果是在网上看看似乎也没什么,但由于前面楔子写得太有意境了,把人带进了如梦如幻的妖风古意,马上再看到这么随便的代词用法,一下子就造成了明显的阅读障碍。而且一些倒装句用得也挺没道理的,没来由的从古风中迸出。之前看小猪前辈的评测说作者在文字上很讲究,很多现代词都没用,可滥用现代修辞不是更夸张,而且很多是不那么必要的。
有人会说,现在国内原创来用修辞和代词的不是很多,不也都读得很顺,看看故事就好了嘛。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本书到底是草根文学还是文学文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协调呢,于是在天涯社区找到了网上连载版,不得不说,相比之下网上版分外流畅。
主要原因是网上版整体更随意更白话,让人完全进入读现代通俗草根小说的环境,古代文言部分浓缩在对话中,这样所有肆意出现的代词和现代修辞就一下子自然多了,合不合语法有没有歧义也没关系了,为什么,因为这就是草根文学嘛。
在《鹄奔亭》的连载与集结过程中,笔者曾尝试将这部草根风格的作品提升至更文学化的水平。然而,这一尝试并未成功,反而让原本生动、随性的语言显得尴尬和不协调。就像刘姥姥在贾府中的形象,如果被定位为大观园中的一员,其自然亲切的气质就会显得格格不入。
《鹄奔亭》实体书的问题在于它既没有达到高水准,也没有落入低俗。写作的自由与文化的严谨并存,需要读者在阅读时具备一种自动转换的能力,以便文字与内容的连贯。例如,第三页中间的一句话:“况且我也不是不懂得权时应变的人,我六岁就进入居巢县学,听那些儒生们讲论《论语》,虽然我对孔子的很多话并不以为然,却还能做到阳奉阴违。” 若非从草根的角度理解,就需要在脑内将其转化为:
“况且在下略晓权时应变,自六岁入居巢县学,虽对儒生讲论《论语》中,许多孔子之言不以为然,却尚可阳奉阴违,处之泰然。”
《鹄奔亭》融合了历史和文化的元素,考究严谨、选词谨慎,故事有趣且感人,但它仍未能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诡计布局】19/30
《鹄奔亭》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鬼神与人心交织的复杂局面中,看似一系列离奇事件背后隐藏着天意与人性的较量。书中侦探的角色展现了推理的魅力,但整体而言,它更像是一场正邪之间的较量,充满了阴谋与斗争。这种诡计布局与电视剧《狄仁杰探案》后几部的风格颇为相似,它们都强调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较量,以及心机与智慧的对决。
【评测员感想】12/20
如果是在书店浏览,看到众多作者的名字,笔者可能不会购买并读完这本书。然而,一旦真正开始阅读,笔者还是觉得它相当不错。从本土历史、悬疑、盗墓的角度来看,它在同类作品中绝对算得上上乘之作,有着引人入胜的开头、完整的故事线以及感人的情感元素。然而,就现代汉语水平、小说结构和文字打磨而言,它与《乱神馆记》相比仍有差距。
感谢出版社提供样书。以上仅为个人感受,仅供参考。
【总分】65分
评测员:铃驹
封面设计:喜欢
书名的三个字设计得很有吸引力,月色下的古代城池让人感到十分有感觉。作为感觉派,我喜欢这样的设计!
宣传(7/10)
在阅读前我并不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但看到书腰上的强大推荐阵容和众多网友的大力推荐,再加上正式评测的展开,出版社显然将悬疑推理作为卖点。
文字内容【23/30】
对半评分,文字满分,内容8分。作者的文笔确实功力深厚,文言与白话的结合既不影响阅读的流畅性,还增加了古典韵味,令人产生坐拥时光长河一晃千年的感觉。然而,历史、鬼神、悬疑等等诱人的元素的组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显得分散且缺乏组织性,行文节奏感也较为拖沓。
诡计布局【23/30】
诡计与布局虽不算新鲜,但与历史设定结合得相当不错。作者将诡计的设置与中国的鬼怪传说进行了结合,这种结合值得肯定,尽管这可能只是出于阴谋考虑。
评测员感想【12/20】
网络原创历史官场悬疑小说,这些定语还是经得住的。只是都不在我喜爱的范畴之列。调整好心态后,估计阅读的过程会更愉快。
总分:15+23+23+12=73
----------------------------
评测员:小米
出版社工作【14/20】
装帧(7/10)
封面设计中规中矩,与内容相符。不足之处在于压膜皮虽然防汗,但拿到手一般都会花掉;此外,书腰的白字设计也显得不够醒目,让人难以辨认底下的红字。
宣传(7/10)
读此书前并不知道梁惠王有新作出版,可见并没有进行大规模宣传。但书的铺货速度很快,从书店到批发处很快就见到了实书。可能是由于此书名字起得很拉风,朗朗上口又有讲头,而且“鸿鹄之志”这一字眼很容易让人产生窥探的兴趣——这是先天的宣传优势呢!
文字内容【26/30】
只说缺点和个人感想!
梁惠王的行文和文章的细节与走势其实有自己的风格,初读时较难揣摩,容易让人感到不适。例如文白混杂和情节的奇峰突出,以及过于详细的历史细节描述,都可能导致初学者——尤其是推理小说爱好者的初学者——的阅读障碍。
梁惠王的书总给我带来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他的文字和情节,虽然在历史小说中更接近悬疑推理,但我还是被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
首先,梁惠王的作品总是充满了惊喜。他的诡计布局精妙绝伦,让人叹为观止。然而,我仍然认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而不是推理小说。这一点,让我对他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的诡计布局。它既有惊险的情节,又有精巧的设计,让人在阅读过程中充满期待。但我也注意到,这本书的节奏感并不好,常常在关键时刻突然推出高潮,让人感到困惑。
此外,这本书的历史细节处理得非常出色。它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同时,梁惠王还善于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
然而,这本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它的诡计布局有些过于复杂,让人难以捉摸。其次,这本书的节奏感并不理想,常常会在关键时刻出现突兀的高潮,让人感到不满。最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略显简单,不够吸引人。
总的来说,我认为梁惠王的作品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它的文字优美,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鲜明。然而,它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节奏感和诡计布局等。我相信,只要他能够继续努力,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插图:每一回中还有插图,原画是非常不错的,很有味道,但奇怪的是大多插图并非是本回的插图,而是前回插图,是时不时让读者回味上一回的内容嘛?不得而知。另外,插图制作不统一,有部分插图显然经过计算机不当处理后丢失了大量细节(例如先缩小,然后又经过数字化放大),造成图片和文字清晰度不高,大家不妨对照第五回和第二十三回出现的插图,差别之大,令人汗颜,希望出版社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宣传(7/10):未读书前几乎不看书的腰封,实际上凡有腰封的,多是赞美之词,或是名家的推荐,这是宣传手段,无可厚非,任何一家出版社(或是文化公司)都会这样做。听说史杰鹏是混新浪的,所以在宣传上,他在新浪聚积的人气帮了他不少忙,本书的宣传也是紧抓了新浪原创的名头,至于名家的推荐,我个人一般都直接忽略,理由不方便公开说,大家可以自己理解。个人比较反对过度宣传,特别是反对名不副实、挂羊头买狗肉的行为。《鹄奔亭》的宣传比较低调,没有过度吹捧作者,此书被定位为惊悚小说和历史小说,在我看来还是比较恰当。唯一不足是封底上架建议中加入“畅销”一类,而我手中《鹄奔亭》又是一版一印,书未出版便将自己归入“畅销”一类,稍嫌有些……呵呵……
文字内容【25/30】:我是第一次看作者的作品,对于作者半文半白的叙事方法不是很适应。从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文字的组织上也有很深的功力,只是个人认为故意使用文言白话互相交错的写法反而降低了作品的可读性,作者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自己的作品充满遥远年代的味道,无奈却又在不得不大量使用的现代汉语中破坏这种感觉,在此轮回替转中和读者玩起了文字游戏。文白夹杂的突然变化,在前半部分由甚,《鹄奔亭》的后半部分,有明显改善,可读性较前半部分大有提高,也可能是由于此书是连载成文的关系,前后文写作风格有较多变化,并不统一。其实,我觉得作者若是用纯白话来写该书,以作者组织文字的功力来看,绝对比现在的效果好。小说从“我”往交州的路上说起,在一名为“鹄奔亭”的驿站,遇到了若干人物,故事便在此后逐渐展开,整篇大体上以“我”破解“苍梧君墓被盗案”做为故事主线,中间又以“我”和阿藟的爱情故事及20年前的阿藟失踪案夹杂其中,内容尚可,作者喜欢在情节上进行大跨度的跳跃,往往会由一个场景迅速切换到另一个场景的描写中,如同半文半白的写法,且当是作者的个人风格,习惯了就好。
《鹄奔亭》是一部融合历史与惊悚元素的通俗小说,其文字和内容在整体上表现出色,尤其是后半部分明显优于前半部分。然而,该作品在诡计、谜案的构建方面表现较弱,未能充分展现其作为推理小说的魅力,反而更多地展现了其作为一个历史小说的特点。此外,书中存在一些逻辑漏洞和不合理之处,如人物行为缺乏合理性,以及结局略显平庸。
尽管《鹄奔亭》并非纯粹的推理小说,其作者还是通过精心的铺垫和伏笔,有效地将故事推向高潮,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紧凑的推理氛围。这种布局策略在很多网络写手中并不常见,显示出作者在叙事技巧上的独到之处。
评价员伊林对《鹄奔亭》的整体风格持肯定态度,认为该书兼具深度与通俗性,既适合历史爱好者又能满足普通读者的需求。他提出,如果《鹄奔亭》能调整其前半部分过于注重文辞而忽略故事性的问题,那么它的商业前景可能会更加光明。
最后,伊林对于出版社提供的样书表达了感谢,并表示自己对书中存在的问题持保留意见。总体而言,《鹄奔亭》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无论是从文学价值还是娱乐角度来看,它都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了《鹄奔亭》这本书之后,我的感受颇深。书中装帧的认真度与内容的认真度之间似乎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开本的设计以及“汉代官场惊悚密案”这几个字虽然不显眼,但它们为书的整体质感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然而,封面亭驿和插画设计方面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难忘。
此外,书中的插画内容与回目并没有完全对应起来,这一点让我有些遗憾。宣传方面,作为一名不太关注史类小说的女性读者,我对此书的印象更多来自于台版发行的消息。尽管它在书店中的定位并不明确(比如历史、推理),但它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史杰鹏的忠实粉丝,对于推理爱好者来说,尽管冬阳和杜鹃名气较大,但对于作者本人的认知可能还是不够全面。
文字内容方面,小米同学曾提到,作者文白掺杂的风格确实在初读时略显别扭,但在阅读过半后,这种叙述方式却显得相当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作为一本通俗小说,这样的风格更易于理解并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不过,对于文言文较弱的人来说,这样的表述可能会产生距离感。
至于情节发展,本书以“我”任职交州查破盗墓案为主线,而看似辅助的“我的公务员及公务员家庭发展历程”到了中后期突然演变成引导主线发展的重要内容。这种穿插进行的写作手法对作者而言无疑是一项挑战,但作者带领读者在曲折的现实和平静的回忆中穿行而不产生厌倦感的能力值得肯定。尤其是在后半部,作者的表现相对前半部有了明显的提高。
诡计布局方面,这本书属于有悬疑情节的历史小说。作者设计的诡计并不多,但整体布局却十分精心设计,几条线索的存在都是和核心诡计相辅相成的。
最后,作为评测员的我,非常欣赏作者对历史的认真对待。在当前历史通俗化、多元化的大趋势下,将通俗小说历史化、注重严谨治学的作者值得我们的尊重和珍视。非常感谢作者给予的阅读体验,我会继续保持关注。
总的来说,《鹄奔亭》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它的装帧设计和封面设计都体现了作者对书籍的重视,而作者的文字功底和情节安排也为这部作品增色不少。无论是对于喜欢历史小说的读者还是追求通俗历史小说的人,这本书都值得一读。
【该评测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请保留评测原始出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