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电影市场真正成为商业电影市场的有益补充,未来可能会呈现出怎样的景象?让我们设想一下:冯小刚[微博]执导的电影《私人定制》在全国主流院线上映期间,某个艺术影院策划“冯小刚+王朔”电影展,将二人的合作作品《遭遇激情》《我是你爸爸》以及共同参与演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一同展示…

25岁的小李,大学时期就读于山东艺术学院影视编导专业,目前在一家影视公司工作。自2011年在北京工作以来,他频繁光顾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微博)等文化活动举办地。他对豆瓣网十分依赖,常通过其查阅各大使馆举办的电影放映信息。对于他来说,大银幕观影体验是不可或缺的,而电脑上看电影则让他感到不适。受艺术片影响,他对主流电影院观看商业大片的兴趣逐渐减少,“只注重视觉刺激的电影看多了也没意思。”

33岁,担任电影图书编辑的小周也是各大电影活动的常客。出于职业需求和个人爱好,他从2007年起几乎每周都会去中国电影资料馆至少两次。同时,他还是百老汇电影中心的会员。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他专程坐火车到上海观看小津安二郎的回顾展。“我不仅想看艺术电影,还有中外经典老电影,商业影院很难满足这种需求。”

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观众群体显然更偏爱在影院之外观赏其他类型的电影作品。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最期待的影片往往早早就贴上了“满场”标签。为了观看某位电影大师的回顾展,一些粉丝会提前规划购票,并在微博上得意地晒出他们的票根。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数据来统计这群人的具体数量。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经理杨洋透露,该中心实行会员制度,当会员人数达到一万以上时增速会出现显著下降。据此估计,北京市艺术电影的主力消费群体约为数万左右。实际上,各大中小城市都有潜在的艺术电影受众。从1994年美国大片正式引进中国,到VCD、DVD、网络下载的普及,近二十年的电影文化熏陶让一部分观众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主流院线上映的商业电影,他们可能还希望在影院里重温《霸王别姬》,或者在大银幕上欣赏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佳作,而不是通过非法渠道下载高清版。

随着银幕数量的增加,市场细分成为了艺术电影领域发展的趋势。这一趋势不仅促进了艺术影片市场的多元化,也为独立艺术电影、经典老片的重新放映和国际优秀电影作品的引进提供了空间。

在艺术影片的经营中,源源不断的片库、版权问题以及创新的运营模式是关键挑战。有人感慨北京的人口众多,但艺术影院却相对匮乏,这反映出中国艺术片市场尚处于成长初期,但这同样是一个充满潜力的机遇期。本期特别策划深入探讨了几家不同背景的艺术电影发行放映机构,他们正是把握这一历史机遇的先锋力量。

中国电影资料馆通过其庞大的馆藏资源,为公众提供经典老片的重映服务;百老汇电影中心将艺术影片纳入商业体系,利用商业盈利支撑艺术影院的生存与发展;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影院凭借其策展人的专业能力,组织了大量影展活动;“后窗放映”则致力于为难以进入主流院线的独立艺术电影寻找合适的发行与放映渠道。上海文广也建立了“艺术电影联盟”,通过政府的力量推动艺术电影在主流院线的常态化放映。这些机构虽然各有侧重,但他们的共同点在于:尽管面临诸多挑战,如投资回报率低、运营困难等,但它们都在不断尝试突破困境,努力实现艺术电影与商业电影的有效互补。

积极信号同样明显,艺术电影的观影人次逐年增长,观众群体日益年轻化,互联网的普及使得观众可以便捷地获取电影信息。此外,艺术影片的放映质量持续提升,编排更加注重专题化与学术性,同时加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如果将艺术电影市场视为商业电影市场的有益补充,那么一个可能的未来场景便是:在一个艺术影院内,除了播放冯小刚的《私人定制》,还专门策划了“冯小刚+王朔”的电影展。这不仅是对经典电影的一次致敬,也是对艺术电影多样性的一次展示。

总之,艺术电影市场的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而如何在这个多元化的市场中寻求到自身的定位和发展空间,将是每一个从业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标题:《阿拉伯的劳伦斯》4K修复版在艺术影院放映

XXXX网 XXXX年XX月XX日

8月24日晚6点,位于北京市小西天的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座无虚席,人头攒动。即将放映的是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的名作《阿拉伯的劳伦斯》4K精致修复版本。尽管这部电影长达228分钟,但600座的大放映厅依然被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们挤得满满当当。他们中有来自电影专业院系师生、电影爱好者,也有常年固定来资料馆看片的影迷。有眼尖的观众还在坐席中发现了乌尔善、刘杰等电影导演的身影。在影片上映的头两天,80元一张的票全部售罄。在某电影公司任宣传策划的“资深文青”小徐对记者说:“这部电影我已经看过三遍了,但为了4K修复版,无论如何都要再来一次。”如今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已经成为京城最著名的电影文化地标之一,连影院旁边的饭馆“没名儿生煎”都跟着出了名。从周三到周末,这里每天都有各式各样的馆藏佳片放映。国产老片、奥斯卡经典、主题影展……全是主流商业院线中难得一见的作品。艺术影院大厅里一到售票时间便门庭若市。这里每年都会举办几次大型活动。如2012年7月的“戏梦人生:侯孝贤回顾展”,免费放映7部影片,开幕片《悲情城市》的票头几天就被全部抢光,侯孝贤本人也亲临开幕式现场。2013年5月,台湾文学电影展“他们在岛屿写作”不仅聚集了大批影迷,还引得文学爱好者纷至沓来。

成立于1958年的中国电影资料馆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它原本只是一个档案馆和学术机构。文化发达,尤其是电影文化繁荣的国家通常都有自己的电影资料馆,如法国、韩国等。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职能分三部分:收集整理、研究利用和文化交流。收集整理属于档案职能,包括收集拷贝、修复、转换格式等工作;还有学术研究工作,以及文化交流工作。而艺术影院的放映属于“文化交流”。资料馆的官网首页上标注有如下文字:“本馆放映之所有影片均为学术观摩性质,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无论这里的放映多么热火朝天,都属于文化公益活动,不纳入商业体系。然而,它的存在不仅培育了一批高品位的电影观众,而且在非商业电影的推广营销上作出了有益探索,推动着中国艺术电影商业市场的形成。

自2007年开始担任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负责人以来,沙丹一直站在第一线,见证了资料馆艺术电影放映的逐年兴盛。他以“奇爱博士”之名在互联网上积极传播电影资料馆影讯,引发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今年资料馆的关注度暴增,前来采访他的媒体也特别多,他说自己现在平均一周要接受一到两次采访。

片源优势

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每晚都有精选的影片上演,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选择。《阿拉伯的劳伦斯》作为其中的亮点,其精美的4K修复版更是吸引了众多忠实影迷和摄影爱好者。这部影片不仅展示了劳伦斯将军的传奇一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历史的同时,享受视觉上的震撼。对于经常光顾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观众来说,每一次的观影都是一次穿越时空的体验,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而又美丽的时代。

(XXX报道)

中国电影资料馆,作为北京文慧园路三号的标志性建筑,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来,便致力于为这座城市和国家提供丰富的电影文化体验。它不仅承担着展示院线外影片的使命,更是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通过艺术影院的放映和文化活动的举办,资料馆极大地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首先,资料馆的电影播放数量令人瞩目。据估算,一年超过300部电影的展映量与主流商业电影院不相上下。这样的资源优势,使得该馆在片源上具有无可比拟的地位。同时,由于不占用国内电影进口配额,资料馆的放映也避开了版权方面的诸多限制。然而,大量引进国外影片的同时,也需要通过严格的审批程序。

其次,资料馆的艺术影院自1996年投入使用以来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2007年,艺术影院首次装修后将座位由900座减少到600座,增加了观影的舒适度。2009年后,随着多厅影院的流行,资料馆进行了第二次扩建,并成功加盖了两座85座与40座的小剧场,其中85座的2号厅于9月初对公众开放,仅一天便售罄。此外,资料馆计划在百子湾东边建设新影院,预计拥有约160个座位。

最后,为了进一步满足观众需求、提高放映质量,资料馆正在探索新的合作模式。例如,计划利用北京市其他文化机构中空闲的影厅来举办影展,以期达到更高的观影效果和观众满意度。这种创新的合作方式,不仅有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总之,中国电影资料馆以其庞大的电影展映库和不断更新的艺术影院设施,为广大市民和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文化享受。未来,该馆将继续秉承其独特的文化使命,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影片的授权费是最大的支出之一,每一场的授权费用都在数千美元以上。由于与谈判相关的机密,沙丹没有透露《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具体授权费用。《阿拉伯的劳伦斯》是一部涉及多个方面的电影作品,其成本构成复杂且不透明。

版权方手中可能没有电影的拷贝,而需要将其上交给国家某个机构,机构会收取一定的租片费,一般位于数百美元左右。此外,胶片从国外运到中国的费用大约为几千人民币。在资料馆放映的国外影片中,许多没有中文字幕,这就需要花费资金请翻译公司进行翻译,一部影片通常的成本约为三千块钱。之后还有校对、拍字幕等人力费用,以及固定的水电费用。

《阿拉伯的劳伦斯》4K修复版之所以定价为80元一张票,是因为放映一场的成本就高达两万多元。如果仅能销售500张票的话,那么单张票的成本就是40元。然而,这并不保证一定能够售出500张票,例如天气不好导致观众数量锐减的情况也可能发生。

尽管《阿拉伯的劳伦斯》为资料馆带来了收益和人气,但整体上还是处于赔钱状态。即使是日常放映,每场的成本也达到2000元左右。“国片场”票价10元一张,显然也是亏损的。他们的支出包括水电、空调、暖气、灯光和人员加班费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从2K放映机升级到了4K,虽然亮度更高但耗电量更大,最高可达3万流明数。

沙丹深有体会地指出,文艺青年们对于票价非常敏感。通常情况下,一部定价20块的电影,如果票价提到40块,观影人数会骤减。以《亨利的罪行》为例,只卖出去175张票,加上资料馆自己的研究生总共也就200人,但观众其实在其他地方几乎无法看到这部电影。

沙丹认为,中国艺术片观众的特点是:眼光高、水平高、要求高,然而消费水平相对低。他建议,对于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电影,价格可以定得稍高于市场价,比如一部160分钟的电影卖40元,虽然只有一场,但这样的定价实际上非常划算。然而,许多人仍然嫌贵,因为可以选择看盗版。

资料馆的电影票价曾经有25、30甚至60元的定价,但近年来恢复到了20元,周三的“国片场”甚至只有10元。无论物价涨得多快,资料馆的票价始终维持不变。只有“周末放映”价格稍高,《黑客帝国》三部曲连映,票价总共也才100元。

放映服务不断升级。过去,资料馆只在每周四进行学术放映,从晚六点半开始,两部电影连映。从2007年开始,增加了周五场,改成每次只放一部电影,以免观众旅途奔波。周四、周五通常放映外国影片,每月不同主题。如今年8月主打歌舞片,包括《雨中曲》《欢乐满人间》《芝加哥》等;9月主题则是美国歹徒片,放映《天生杀人狂》《十三罗汉》等。专题化放映可以深化观众对该类影片的认知。

自2011年11月起,资料馆又在周三开辟了颇受好评的“国片放映”,专门反映如今难得一见的国产经典老电影,如《太太万岁》《十字街头》等。沙丹表示:“外国片的专题化有时候并不太严格,但国产老片的专题化一定要强,这样才有利于引导观众去看。”他甚至还为某些老国片设立了映前讲解,亲自到影厅对观众做背景知识介绍。8月份国片专题是“吴天明电影回顾展”。沙丹正在为《人生》做映前讲解时,吴天明本人突然不期而至,坐上观众席,引发一片哗然。于是在接下来的一周放映他的另一部作品《老井》时,吴天明接到了正式邀请,参与了影片放映前后的交流活动。沙丹坦言,他希望能请到更多主创人员与观众进行现场交流,但由于经费所限,多半难以实现。

半年前,资料馆的放映又增加了“周末放映”。周末的充足时间,让《黑客帝国》三部曲连映得以实现。一些大名鼎鼎却时间超长的经典影片,如《阿拉伯的劳伦斯》《桂河大桥》《宾虚》等也有了放映空间。

从9月开始,资料馆新增“怀旧专场”。有些观众较少的老国片转移到了85座的2号厅。于是,周三晚上,1号厅在放映法国新浪潮代表作《广岛之恋》,2号厅则放映老国片《月牙儿》。无论一晚放映几场各项支出是恒定的,多厅放映无疑更加经济。

从2007年以来,电影资料馆的观影热度经历过数次攀高。2010年1月,艺术影院大放映厅装修完重新启用后,观众人数明显增多。除了硬件水平的提高,几次飞跃都是由社交网络带动。很少有人登陆资料馆官网查阅影讯,大家都爱从豆瓣、微博、微信获知排片信息。因为“奇爱博士”在发布影讯的同时,还能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信息为观众提供观片指南。

**沙丹的亲身体会和对电影产业的深刻洞察表明,社交媒体已成为预测观影人数的关键工具**。他通过微博的转发量来预估观众数量,从而优化放映计划和人手安排。

沙丹所在的“事业发展部”办公室墙上的小白板上,月历上的排片计划密密麻麻,显示了他对工作的热情和专业度。然而,他认为当前过于密集的放映计划可能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导致疲劳。他建议减少每周六场的高频率排片,转而专注于大型活动,以保持观众的兴趣和满意度。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中国电影资料馆面临着转型的重要机遇。沙丹认为,利用数字技术对电影内容进行加工、修复和转制,不仅可以盘活存量资源,还能促进版权交易。他提出了一个设想:建立一个国家级电影版权交易中心,将资料馆的资源整合,为院线提供高质量的影片,同时收取合理的中间费用,从而实现资源共享和经济收益的双赢。

沙丹还关注到经典老片的数字化修复工作。他指出,这不仅是对过去艺术的一次尊重,也是对全球文化交流的贡献。例如,他提到米高梅和派拉蒙等公司利用过往的经典影片继续盈利,这启示了沙丹对于电影历史保护和传承的重视。他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资产的价值只会日益增长。

沙丹的工作不仅局限于电影档案的数字化处理,他还致力于提升公众对电影文化的认识。在他的领导下,上海艺术电影联盟(SAFF)的成立标志着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该联盟由刚成立的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发起,旨在通过组织展映活动、修复传统胶片电影等形式,促进电影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结而言,沙丹的工作和思考展现了他在电影产业中的前瞻性和创新精神。他不仅是一个电影行业的从业者,更是一个电影文化的守护者和推广者。通过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挖掘和实践,沙丹为电影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可能性,同时也为未来的电影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标题:上海启动首批10家影院加入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XXXX网 XXXX年XX月XX日

7月1日,上海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宣布启动首批10家影院加入艺术片放映。这一举措标志着上海在推广艺术电影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旨在通过更广泛的覆盖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吸引更多观众进入电影院。该联盟由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主导,涵盖多家商业影院,如永华电影城、喜玛拉雅海上国际影城等。

此次艺术片放映的票价低于市场一般商业片的50元-55元。自联盟成立以来,已有八部影片开始放映。据透露,未来每月将会放映四部艺术作品。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对艺术电影市场的高度重视,也显示了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在文化传播方面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上海联和院线在2013年牵头成立了长三角地区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并尝试通过“一城一映·周周映”的模式进行小规模的艺术片推广。然而,由于资金问题和市场反响不佳,该尝试仅维持了几个月便告结束。尽管经历波折,上海电影集团仍显示出其持续支持艺术电影发展的决心。据悉,上影集团已承诺在未来适当时机扩充艺术电影放映的力量,并将上海电影博物馆内的艺术影厅专门用于此目的。

李兰,作为SAFF副主任兼永华电影城总经理,对此次联盟的成立表示肯定。她提到:“上影集团在上海市场所占份额较大,我们自然要承担较多工作。” 她强调,政府的支持对于艺术电影的发展至关重要。

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资金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提供一种文化氛围,鼓励观众探索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改变可能会影响整个电影产业的运作方式,使得传统商业片与艺术片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

随着上海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不断壮大,预计将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和文化爱好者进入电影院,从而推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艺术电影市场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XXX报道)

在Saffo公司下设的选片委员会、影院管理委员会和宣传推广委员会三大业务部门中,选片管理委员会由导演、编剧、学者和媒体代表组成的审片组负责每月四部影片的主题化放映。其中,七月被设定为“影评人推荐”主题,八月是梦想主题,而九月则是聚焦上海导演的作品。在8月份的放映计划中,包括了《碧罗雪山》、《到阜阳六百里》、《逆光飞翔》以及《转山》,这些电影虽然类别不一,但专题化的放映策略表明SAFF有意在策展上进行更多探索。

除了常态化的放映之外,SAFF还将举办一系列活动来丰富观众体验。以2010年荣获柏林银熊奖的电影《团圆》为例,这部由王全安执导的影片将在其全国公映之前,于9月16日提前在联盟内进行首映,并安排了15日的首映活动。李兰向记者透露,SAFF正在从四个方面努力争取片源:一是通过与老电影出品方接洽,二是与各大院校合作收集短片和微电影资源;三是争取国外艺术电影的放映机会,尽管面临着众多审批程序的挑战;四是与后窗放映等合作伙伴合作,确保每家加盟影院每天必须为艺术电影排映两场,以吸引特定时段的客流,如午休和晚上黄金时间,同时提供在线订票服务,票价设置在50元,低于普通电影。

尽管目前的艺术片放映并不直接产生盈利,SAFF仍然坚持这一策略。据悉,艺术片的常态化放映只是其工作的第一步,未来还将致力于建立艺术片交易平台、定期开展版权交易、举行艺术电影交易论坛、扶持新锐导演以及举办年度评选和颁奖典礼等社会公益项目,以此来推广新人新作。此外,SAFF的成立及运营也是上海市文化局打造上海文化品牌战略的一部分。

在2012年,一部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赢得最佳导演奖的电影《人山人海》未能在市场上获得预期的成功。尽管由著名导演谢飞监制和王竞执导,但影片的商业表现并不理想,最终悄无声息地下线了。与此同时,另一部同样受到艺术电影爱好者关注的影片《万箭穿心》,尽管有孙红雷、王珞丹等明星加盟,票房却仅有3000万元,这也反映出艺术品质高的电影在商业放映系统中面临的困境。

面对这些情况,几位艺术电影推广者开始探索为艺术影片建立“小型发行”的途径,希望建立起更为健康和积极的发行放映渠道。他们在今年5月13日上午利用微博ID“i后窗”发布了一条长微博,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放这些电影?”意在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希望通过更多的影院参与,帮助这些优质的国产电影发出更多的声音。为了这个目标,他们创建了一个名为“后窗放映”的组织。

“后窗”一词源自于国内极具影响力的电影论坛——“后窗看电影”,该论坛由卫西谛于1998年在西祠胡同社区创立,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电影论坛。现在,整个团队只有四人,包括两位发起人,以及三位其他成员。其中,卫西谛担任影评人、策展人和金马奖评委,承担起艺术总监的职能;高达是现任版主,负责行政工作;杨城是天画画天文化传媒公司的总经理,负责品牌建设和联系片源;而水怪曾长时间在豆瓣电影工作,也是一位资深影评人,主要负责与影院合作和开拓影院渠道。

尽管团队成员都是文艺青年,但他们也不得不面对市场运营的现实问题。虽然资金紧张,新片可以免费获得,但是老旧片子往往没有数字拷贝,需要更高的修复和转制成本。扩大渠道和营销宣传的费用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一年内至少要花费两三百万。杨城透露,最近他们已经做出了决策,开始寻求融资。

“后窗放映”致力于为那些在艺术质量上佳,却可能因高昂的成本而难以进入主流院线的电影拓展更多的放映空间。目前,他们正在放映的影片数量已经达到了六部:杨瑾导演的《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陈卓导演的《杨梅洲》、郑大圣的作品《天津闲人》和《危城》,以及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同时,他们还计划放映崔健的纪录片《超越那一天》,即将上映的还有宋方的《记忆望着我》、彭磊的《乐队》、李睿的《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此外,还有一些之前的好作品,如赵晔的《扎赉诺尔》、章明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范立欣[微博]的《归途列车》,甚至蒋雯丽的《我们天上见》、宁浩的《绿草地》、顾长卫[微博]的《孔雀》《立春》等,也都在积极的争取之中。

除了单片放映,“后窗放映”还计划组织专题展映活动。第一个计划是关于谢飞的电影回顾展,他们将放映他的六部作品。杨城透露,有三部影片未能取得授权,只要谢飞导演全部拿下授权,就可以开始操作。回顾展不仅会放映影片,还将对谢飞的作品和艺术理念做一次梳理。

这些电影的票价通常在30-40元之间,观众反馈良好,上座率在20%-30%之间,基本达到团队的预期。但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南京是他们的大本营,开发得最好。由于南京是卫西谛和“后窗看电影”的大本营,所以开发得最好。“我们的放映时间没办法很固定。上海艺术电影联盟旗下影城都是他们自己的,时间可以特别固定。但我们每周都会放。而且很多都是周末黄金场。” 杨城说,“我们未来肯定要实行会员制。会员可以更方便地获得相关资讯和观影折扣。我们还会制作自己的会刊。策划专题影展,寻求一些商业赞助。”

到目前为止,《超越那一天》和《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是两部最有观众缘的影片。前者是3D电影,又有大批粉丝观众;后者是带有喜剧色彩的儿童片。“目前观众的反馈和我们想象的差不多。我们经常会安排主创见面会,他们都很踊跃。选择来看这些电影的人,之前通常都对影片有一些了解。我们之前有过策展经验,对观众反映也是有底的。”

“虚拟艺术院线”将“后窗放映”定位于针对艺术电影的宣发机构。他们在现阶段计划让一部影片在十几个城市同步上映,以小规模点映的方式进行预热,积累口碑后再上商业院线。

“后窗放映”的宏伟计划是构建一条横跨全国的虚拟艺术院线,目标是将主流商业影院中一个厅改造为艺术影厅,通过这种模式形成艺术院线。目前,该机构已在南京、杭州、大连等10个城市及30家影院中展开运营,并计划扩展至全国40座城市和100家影院。他们的目标是在第一阶段建立起稳固的合作与供片渠道;在第二阶段,实现影院单厅盈利额的稳定增长,同时提升影院特色化经营的需求。

杨城解释说,虽然短期内这一目标尚难以达成,但随着市场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的经营者开始认识到艺术电影的价值。其中,卢米埃影城作为一家主营商业电影的影城,却积极推广艺术电影,其旗下的12家影城都与“后窗放映”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外,奥纳影城等其他影院也正与“后窗放映”进行接触。然而,由于部分影城对合作持怀疑态度,只关注租金和宣传成本等问题,使得建立艺术电影渠道的任务变得异常艰巨。水怪透露,建立艺术电影的渠道涉及大量的精细化发行工作,不仅需要与院线沟通,还需与旗下影院洽谈,才能确保效果。

尽管“后窗放映”成立时间尚短,但已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他们在新浪微博、豆瓣小站和西祠胡同上设立了“后窗看电影”版,作为主要信息发布地。由于机构更侧重于文化活动而非商业活动,得到了许多媒体的支持,并因此赢得了合作机会。

杨城强调,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后窗放映”仍将继续努力,以期实现其长远目标——打造一条真正的跨越院线的虚拟艺术院线。

杨城坚信,国内艺术片市场正处于一个**未被充分挖掘与开发的阶段,这为艺术影片提供了绝佳的介入时机**。他认为,虽然当前观众数量和质量尚不足以支撑大量艺术电影的生存,但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正确的推广策略,这一市场必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以下是对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介绍:

1. **历史背景与发展愿景**

- **成立初期**: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于2007年由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在北京798艺术区创立,最初名为“北京UCCA当代艺术馆”,后经过改造升级,成为现今的国际性艺术机构。

- **展览与活动**:作为一家非营利美术馆,UCCA致力于促进全球对话与文化交流,定期举办国内外艺术家的展览和相关公众项目。其丰富的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家讲座、互动工作坊等。

2. **地理位置与设施**

- **位置优势**: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核心地带,紧邻798艺术区内的其他多个重要文化机构,如中国国家大剧院等,便于吸引广泛的观众群体。

- **空间设计与服务**:UCCA拥有约一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以更为开放、多元的空间为每年数百万人次的观众提供服务。其独特的原厂房改造风格不仅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也使得展览空间充满现代感。

3. **国际合作与资源整合**

- **国际合作伙伴**:UCCA与多家国际知名的艺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包括但不限于法国北方省马蒂斯美术馆的合作展览项目,展示了亨利·马蒂斯的重要作品,进一步拓宽了观众的艺术视野。

- **文化输出**:UCCA通过与国际艺术家的合作以及组织国际巡展等活动,有效地将中国文化及其艺术作品推向世界,增强了国际文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

4. **艺术教育与社会贡献**

- **艺术教育**:UCCA旗下的UCCA儿童艺术中心专注于为儿童提供美术馆艺术教育,旨在激发孩子们对艺术的兴趣与创造力。

- **公共项目与社区参与**:UCCA通过举办各类社会活动,如电影节、戏剧演出等,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同时提升大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

综上所述,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设立和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艺术本身,更在于推动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和创新。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深化,UCCA有望成为国际级的艺术交流平台,为全球观众带来更多高质量的艺术体验和文化享受。

最新加入艺术电影放映队伍的影院还有北京的卢米埃影城,据他们的市场总监赵敏介绍,他们有一个厅用于放映艺术电影,至少保证每周有5场次以上的艺术电影放映。

外国驻华使馆及文化机构提供的片源成为尤伦斯、百老汇、卢米埃展映外国艺术片的重要渠道。此外,尤伦斯会主动在国外电影节上选片,寻找与电影导演和国外片商以及机构的合作,“我们需要版权的许可,也就是要付版权费,手续正规。尽管有些时候拿到一部影片的放映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但毕竟有成效。”谢萌说,“国内的片子我们会直接联系导演,因为导演最清楚自己作品版权的归属。”在谢萌的主持下,尤伦斯的选片标准主要集中在经典、焦点、先锋三个单元。“经典单元”回顾电影史上重要的电影人和重要时期的作品,“这样的片子很少有机会再看到,而且大银幕集体式观影体验非常难得。”谢萌认为进影院观看艺术影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此类经典电影。“焦点影人”放映单元梳理兼具中国当代艺术价值及创作力的导演的作品,“开篇人物是娄烨[微博],当时黄牛票炒到100块钱,这个情况让人始料不及,后面做了吕乐、郭小橹等”。

“先锋新锐影像”单元归因于尤伦斯本身的艺术机构性质,很多参展艺术家的纪录影片和影像作品也被放映,拥有自己的观影群体。

百老汇现在有三个固定的放映单元:“青年导演新影像”,放映那些拿到“龙标”,但很难进入商业院线的新导演作品,“虽然这类影片没有大明星,没有商业元素,但是它可能在艺术上,或者在导演思想上有一些新东西。”

“重探中国新电影”,专门回顾中国的经典老电影。杨洋说,“国内保存胶片拷贝的手段不是很正规,前段时间我们放《青蛇》,可是青蛇放出来却变成了‘红蛇’,让人很痛心。”还有一些导演手中的片子因为年代太久,放映介质达不到要求,如果选择“一个很差的拷贝放映,会对不起影迷,只能选择放弃”。

“BC下午茶”这个听起来具有小资情调的单元,选择重映近两年在院线公映过,但是却被当时的各种大片冲击的小片,“例如《万箭穿心》《钢的琴》《转山》之类。”“库布里克书店”提供观众可以在这里品茗聊天的项目。“这类片子,也会遇到一些公司突然消失了,导致找不到跟谁去谈,或者中影拿着二级发行权,我们没办法拿到。”尽管有关部门对百老汇非常支持,但由于进口片配额的问题,杨洋在沟通影片放映许可、拿“龙标”等事情上疲于奔命。

根据现有信息,尤伦斯艺术影院和百老汇电影中心是北京市内规模较大的两家艺术影院。以下是对这两家机构的相关介绍:

1. **影院定位及票价**:尤伦斯艺术影院的票价设定为20元一场,此前的票价较低,仅为10-15元。这一票价调整主要是基于放映成本的提升。而百老汇电影中心的影片定价普遍在60元左右,商业影片的价格稍低。此外,百老汇还提供会员制度,如普通会员卡可享40元的票价,VIP储值卡会员则为半价。

2. **会员制与观影体验**:两者均采用会员制,但区别在于尤伦斯没有普通会员,只有储值会员。百老汇的会员数量已超过1万名,且杨洋预计未来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因为北京的人口基数巨大。

3. **策展人角色的重要性**:尽管谢萌和杨洋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工作,但他们实际上是影展策展人。他们通过个人的电影知识、品味和视野,直接影响到放映的艺术电影的品质和整体活动的质量。

总的来说,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艺术影院在推广艺术电影方面的努力,也反映了艺术电影在当前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无论是尤伦斯艺术影院还是百老汇电影中心,它们都致力于通过艺术电影的展示,推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

谢萌希望尤伦斯能发展成为一个新的平台,能够推出新的好导演和发掘新电影。这有点像电影节,他实际上也在与国内的电影节合作。然而,现实困境是,他目前连更新放映设备的资金都没有。

为了实现他的愿景,谢萌正在争取杨德昌的电影回顾展。此外,他还计划推出沃尔克·施隆多夫电影展以及小津安二郎110年回顾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