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政府在应对大萧条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干预措施,包括提高物价和工资标准,扩大信贷、大规模失业救济和公共工程项目,支持农产品价格,以及扶持薄弱和不稳定的商业。所有的这些政策措施都是由胡佛总统创立的。然而,胡佛政府的干预政策并没有像罗斯福新政那样成功地挽救了美国经济。

关于您提到的问题,胡佛认为高工资是繁荣的原因,而不是繁荣的表现。他要求企业支付高工资,特别是在价格迅速走低的时候,这使得企业更难以雇人。然而,总统有要求,大企业给了面子。悲惨的结果是可以预言的:大规模失业。

胡佛的农业政策是另一场灾难。自从一战结束以后,农场主哭着喊着要政府的这个补贴、那个补贴,其中包括要求帮助提高农产品价格。(解释一下:农场主希望政府把食品和服装弄得对人人都更贵,为的是给他们带来好处。)农场主日子难过,是因为农场主太多了--多得没有任何经济意义。一战期间,欧洲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战争的扰乱,美国的农业扇面急剧扩大。等到战争结束,那就没有什么道理指望美国肿胀起来的农业扇面还保持相同的大小。人和资源都得转移到工业方面,以生产美国人真正需要的货物。

胡佛设立了“联邦农业委员会”,试图改善众多美国农场主的境况。联农委贷款给农业合作组织,这样农场主就把他们的产品(特别是小麦和棉花)善而藏之,待价而沽。然而,这个办法确实能称心如意地把价格抬起来,但是第二年农场主却兴高采烈地增加产量,把过剩问题搞得更加严重。最后,联农委通过它的“谷物稳定公司”,授权以远高于世界价格的价格收购美国农场主的小麦。于是农场主就把小麦卖给“谷物稳定公司”,而不是出口。政府的农业官员坚信:美国小麦脱离世界市场,必致世界小麦短缺,外国人很快就会哭着喊着要美国小麦。可是事与愿违,加拿大和阿根廷的小麦生产者把美国的世界市场份额抢走了.

美国官僚确实能够在短期内抬高谷物价格,但是,巨大的过剩小麦被政府买去了,把谷物价格压得更低,因为世界知道这些小麦终究还得倾销到世界市场上.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Lionel Robbins)在几年后评论道:“胡佛试图赖以维持农产品物价的那些大收购公司,其效果是让市场整个乱了,制造了不确定性.”

问题是明摆着:有些政府官员足够诚实,承认要让这么一个计划管用就得强加严格的限制.要求农场主自觉削减小麦和棉花种植面积成了耳旁风.不遗余力地要抬高价格.联农委主席走得太远了;他号召各州长“立刻缩减耕作把目前的每三行棉花变作一行”。

更热闹了:增加税收。臭名昭著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本意是为美国农业提供关税保护在政治上却没有可行办法单单把这种保护限制在经济中的一个扇面上无数行业的压力集团纷纷扑向华盛顿也要争关税保护实际上所有的美国经济学家都一致敦促胡佛否决《斯姆特-霍利关税法》但是胡佛充耳不闻于1930年6月把这个税则签署为法律25,000多种商品的关税平均提高了59%

唐章怀太子李贤的作品有《黄台瓜辞》。这首五言古诗通俗晓畅,寓意明了。诗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充分揭示并控诉了武则天的暴虐,讽刺意味很强。

李贤是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他在李弘猝死后被册立为皇太子,期间三次监国,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得到唐高宗称赞、朝野拥戴和武后猜忌。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后,他被武则天以谋逆罪名废为庶人,流放巴州。684年,武则天废帝主政后,被丘神勣逼令自尽,终年29岁 。

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高宗李治第六子,女皇武则天次子。永徽五年(654年)腊月出生,初封潞王。自幼得到良好教育,以“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太子侍读。容貌俊美,有才学,曾被封为太子太傅。垂拱二年(686年),被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追赠李贤司徒官爵,并遣使者到巴州迎回李贤灵柩,以亲王身份陪葬乾陵。景云二年(711年),唐睿宗追加李贤皇太子身份,谥号“章怀”,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章怀太子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