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寇的踪迹》中,男主所使用的仿倭刀是一种吸收外国军事技术以及使用技巧所创建的“新事物”,与电影中的那些中原传统武学的“旧事物”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可以说就成了这部电影的主题。

欧洲双手剑是一种近战兵器,相对于单手使用的刀剑在步战中更具威力,其沉重的重量,足以让他们的使用者在战场上所向披靡。不过重型刀剑最大的弊病也正在于其沉重的重量,重型刀剑往往会对使用者的体力与技巧有着极大的要求,并且沉重的刃部也会导致这些重型刀剑的平衡性极差。

欧洲对于刀和剑的界定并非是看刃的单双,而是看刀柄的衔接方式。将剑条拵入圆形木柄,尾部铆上配重球固定,这样才能被称为剑。一体锻造的刀柄,用木板相互粘合而成,这种制作方法使得双手剑更加坚固耐用。

在战国时代,太刀等重型刀剑仍然是主要的战斗武器,但它们的设计和使用方法相对有限。为了解决平衡问题和提高技巧性战术,剑客们通常采用一种方法:将剑刃后面不开刃,通过握住剑刃后部来调节平衡。这种使用方法使得重型刀剑更加灵活,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只有局部开刃的“铁棍”。实际上,无论是日本的太刀还是西方的双手剑,往往都只是在剑身根部一小部分是不开刃的,或者依然开刃,只是在使用时在后部包裹一层皮革来保护手部免受锋利剑刃的伤害。

电影《倭寇的踪迹》中出现的所谓“仿倭刀”,实际上是臆造产品。这种刀剑只保留了剑尖开刃的部分,忽略了重型刀剑最为重要的作用:巨大的体型与重量所带来的强力劈砍能力。这种劈砍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使用这些重型刀剑的战士的生存力。在战场上,使用这些重型刀剑的往往是用来打开战局的重要战士。而对于普通士兵甚至骑兵来说,这些战士都是危险的敌人。

然而,电影《倭寇的踪迹》中将这种长刀当作沉重的长矛来使用的仿倭刀使用方法,实际上牺牲了重型刀剑最引以为傲的劈砍能力,而增加了其灵活性。这种方式虽然可能在民间武术或练习中有一定效果,但在战场上却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因此,电影中的“仿倭刀”并非真实反映了战国时代的重型刀剑特点。

对于重型刀剑这一主题,我们可以从其平衡性和重量带来的笨重问题入手。在15、16世纪,长矛和火枪成为主要武器的步兵开始崛起时,重型刀剑逐渐失去了优势。毕竟长矛更便宜,对士兵的要求也更低。此外,长矛方阵的大规模流行使得装备重型刀剑的精锐士兵缺乏发挥的机会,因此他们逐渐成为了辅助性士兵。《倭寇的踪迹》中所描述的仿倭刀的使用方式,也只能寄希望于民间流行,并没有什么意外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有传统的重型刀剑及其武术,如双手剑、朴刀、斩马刀、苗刀等。这些武器在中国步兵武器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朴刀、斩马刀、苗刀等,它们在中国步兵对抗骑兵时是一种实用的利器。然而,与《倭寇的踪迹》中不同的是,中国的这些重型刀剑并不过于强调平衡性协调,尽管这样使用起来手感不佳,但这也是中国重型刀剑发展的独特原因。

总之,各种武器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战争的需要。正如电影《倭寇的踪迹》所说,战阵与民间习武并不相同。重型刀剑在军队中的使用逐渐衰落,最终只剩下民间习武者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