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重温了导演徐浩峰执导的电影《倭寇的踪迹》,这部由宋洋、赵圆圆、马君、于承惠等主演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电影讲述了一个抗倭英雄戚继光将军身边的侍卫梁痕录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将将军改制后的倭刀流传下去,挑战四大门派并试图立为一门的故事。然而,他却遭到了他们的联合抵制,被误认为是倭寇并遭到围捕,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紧张刺激的情节。
首先,我被徐浩峰独特的武侠片风格所吸引。影片画质感强,构图精美,类似于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无论是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空间运用,都非常到位。此外,影片没有传统武侠片中的飞檐走壁和打斗场面,而是通过铺垫、渲染和氛围营造来表现电光火石般的瞬间,一招过后,胜负已见分晓。
其次,影片以静制动的节奏感也让我印象深刻。在打斗场景中,画面一开始是静止不动的,随后人物开始出现,没有对话,直接打斗。两招过后,有人开始倒下,仿佛像是在舞台剧上的一种打斗风格。这种风格贯穿了穿过四个门口的打斗过程,为本片定下了基调。镜头跟着人物心理走,控制得非常好。
此外,影片善于运用镜头让固定镜头拍出速度感。例如,在最后裘冬月和梁痕录的比试中,几乎都是固定镜头,仿佛一幅精美的油画。他们的左右前后移动始终保持着移动路线与观众视角的一致性,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
在表现人物心理方面,影片还有一个特别之处,那就是随着镜头的不断切换,从客观视角瞬间变为主观视角。例如在表现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时,刚开始镜头是全景镜头,表现了两个人的客观场景。随后,镜头切换为其中一个人的特写镜头,瞬间变为主观视角,通过展示他的一举一动来描写这个人物形象的心理活动。
总之,《倭寇的踪迹》通过恰如其分的视觉节奏有效地调动起了同一个场景里的不同人物。这种叙事方式使得影片更具吸引力和深度,让人回味无穷。
当镜头对准比武的高手时,运用的是客观视角。然而,当镜头对准观战的每个人时,又呈现出不同的主观视角,因为每个人心中对于这场比试的想法都各异,代表了不同的含义。
在四大门派掌门看来,他们只是虚张声势,想吓跑倭寇,重在营造氛围;在胡人女子看来,他们总是在晃来晃去,只绕圈,不出招,看得心烦,不像个大男子汉;在裘夫人看来,他们的小算盘估计都是在她的意料之中,只是不点破,看看他们到底要弄个什么样;在路人看来,则显得既滑稽又可笑,既庄重又神秘。
善用对比手法,笑声中透着讽刺是电影的另一个特色。这种手法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一种深深的荒唐与无力。
四大门派代表了一种势力,他们阻止梁痕录自创一门,为的是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却把他说成是倭寇,这是一种讽刺。胡人女子的多次出现,她们的开朗活泼、自然洒脱,对于四大门派和海防道官员那种道貌岸然的嘲讽,也是一种讽刺手法的运用。
梁痕录分别交给裘夫人和赛兰如影和如响,如此一招就把四大门派打得落花流水,可见他们的虚弱与滑稽。海防道官员身上的盔甲一直是纸张做成,有的是营造气势,其实暗示了他的虚弱。最后胡人女子送给他一个中世纪盔甲,似乎又有了一种荒诞感。
最终,梁痕录实现了开创一门的心愿,他带着赛兰前往苏杭,离开了这个小城。不禁想起了电影《绣春刀》里面,结尾处他们最终离开京城,前往的那个地方,苏州。仿佛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