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央媒报道,网传新版《新华字典》中将“倭寇”一词删除,引发关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第一时间调查了解,称:《新华字典》作为小型字典,重在收字,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所有版本中,在“倭”字下都未曾收录“倭寇”这一词语,因此所谓“新版删除”该词不属实。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和《新华词典》,作为中型词典,各个版本里均一直收录有“倭寇”一词。

“倭寇”这个词是明代对日本海寇及与之勾结的国内奸民的通称。这个词的来源也很简单,因日本古称“倭奴之国”,受到中国皇帝册封后也只是称“倭国王”,因此人们将他们称为“倭寇”。但实际上这个词要早于明代出现。清末,吉林省通化市的集安出土了一块巨大的高句丽王碑。这是东晋安帝义熙十年(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他父亲好太王立的碑。碑文涉及高句丽建国传说,好太王功绩及当时东北、朝鲜半岛与日本列岛倭人之间的关系。这块碑连同集安的洞沟古墓群一起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碑碑文写到:“十四年甲辰(404年),而倭不轨......要截荡刺,倭寇溃败”。有学者认为,这是“倭寇”一词第一次出现。自此这个词便屡见于史籍。直到抗战时期,这个词仍被使用,如1931年,东北民族抗日救国会还印刷出版了《残暴的倭寇》一书,向大众披露“九一八事变”真相。

当然,现在提起近代侵略中国的日寇,大多会使用另一词汇——“鬼子”。而一提起“倭寇”,第一个想到的仍会是明朝,那是因为在古代,日寇与中国在这一时期冲突最为激烈,明人甚至直接使用“倭寇之乱”这个词汇来概况这一冲突。自元末至明万历年间,日本国内大乱,先是分裂成南北朝,接着又处于战国时代,大批失败的武士得不到土地,便亡命海岛,与浪人和海盗绞在一起,形成武装集团,专以劫掠为生,不断侵扰中国、朝鲜沿海地区。在这一背景下,“倭寇”一词在明代家喻户晓。当时,闾巷小民发生矛盾,都指称对方为“倭寇”,在他们心里没有比这个词更阴毒更脏的了;而每当孩童啼哭时就吓唬他们“倭寇”来了让孩童噤声。江苏是沿海地区在明代也深受其害。

555年,倭寇一部67人自上虞登陆,奔窜数千里,抢掠多地,杀伤军民四五千人,历时80余日。在江苏境内,倭寇东犯至江宁镇,攻南京大安德门及夹岗,经秣陵关,掠溧水、溧阳、宜兴,驻军无锡惠山,一昼夜走180余里,至浒墅关遭明兵袭击,逃至杨林桥,才被围歼灭。还有一部倭寇数十人,自山东日照登陆,攻掠至江苏淮安、赣榆、沭阳、桃源(泗阳旧称),至清河遇大雨,被围歼灭。直到1553年以后,俞大猷和戚继光联合才荡平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倭寇侵袭给江苏人们造成很大伤害。淮安市淮安区顺河镇丁姚村五组有一座“埋倭山”,那是一个大土丘。据淮安地方志,那是掩埋姚家荡八百具倭寇尸体的坟墓。南通临海也饱受倭寇侵袭所苦。去狼山的路上有一处倭子坟和一处曹公祠都和抗击倭寇有关。曹公祠是纪念通州抗倭英雄曹顶所立。而曹顶杀掉的倭寇也被人们聚拢掩埋在曹公祠北约一里处叫倭子坟。 太仓有一条河名为七浦。到明代后当地人便开始称它为“戚浦”。原来嘉靖年间戚继光发现七浦乃一良港便于运粮稍加改造后七浦全线贯通军粮源源不断地经过七浦运往山东浙江福建的抗倭战场出于对戚将军的敬仰和爱戴从此将七浦写成了戚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