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元素》是由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吕克·贝松执导,吕克·贝松、罗伯特·马克·卡门编剧,布鲁斯·威利斯、加里·奥德曼、伊安·霍姆、米拉·乔沃维奇等联袂出演的科幻电影。

影片片名“第五元素”源自古希腊物质组成学说的四种元素:土、气、水、火。在中世纪,四元素说曾经作为了炼金术的理论依据,炼金术士们认为只要改变物质中这四种原始性质的比例,即可使普通金属变为黄金。另外,这四种元素在一起可以产生出第五元素,那就是人。

从16岁时开始,吕克·贝松就开始构思这个故事,而当时他还不知道第五元素的概念。贝松回忆说:“那时候写作只是为了找乐子,为了逃避每天的生活,去进入这个梦想的世界。我并没想过某一天会拍摄它,而这个故事也逐渐发展为2、300页。多年之后,我开始考虑可以将这个故事拍成电影。”

直到《碧海蓝天》和《尼基塔》在国际赢得赞誉并取得商业成功之后,贝松才真正考虑《第五元素》,他说:“在拍完《尼基塔》之后,我开始严肃的看待这个故事,将它改编成剧本的形式。初稿有400页,拍摄经费需要1亿4500万美元,不过在初稿中,我信马由缰,根本没考虑可行性的问题,我把想看的都写了进去,后来我才开始思考实施的问题。”

在第三稿完成之后,贝松开始与编剧罗伯特·马克·卡门(Robert Mark Kamen)共同修改剧本,两人最终决定将故事一分为二、“我们完成剧本是为了能够拍摄,”贝松解释说,“所以一旦有所需求,续集剧本已经完成,尽管这不在计划之中。”

《第五元素》是由哥伦比亚影片公司出品,吕克·贝松执导,吕克·贝松、罗伯特·马克·卡门编剧,布鲁斯·威利斯、加里·奥德曼、伊安·霍姆、米拉·乔沃维奇等联袂出演的科幻电影。制作设计师丹·维尔(Dan Weil)担负着艰巨使命,早在1988年,他就曾参与吕克·贝松的《碧海蓝天》的拍摄。1993年,在维尔的监督下,一支由顶尖级设计师和插图师组成的团队开始了漫长的筹备过程,期间还要与化妆部门和著名服装设计师让-保罗·戈蒂埃(Jean-Paul Gaultier)密切协作。为了筛选这支精英制作设计团队,贝松看了几百位设计师的作品,除了丹·维尔和法国著名插画师让-克劳德·麦兹埃尔(Jean-Claude Mezieres)之外,贝松又看中了7位艺术家。整个设计过程长达1年,最后完成时,有些人甚至有些害怕这个浩大的项目,因为在当时还不可能实施。

贝松很快将失望转化成动力,当时他正在写《这个杀手不太冷》,在30天内,贝松就完成了剧本,两个月后,《这个杀手不太冷》开始进入前期准备阶段。众所周知,《这个杀手不太冷》取得了比《尼基塔》更大的成功,贝松在国际影坛的声誉被进一步提升,哥伦比亚公司随即看中了《第五元素》的拍摄计划。

本片的未来城市画面是由模型和数字特效共同组成,而担任特效总监的正是曾制作过《真实的谎言》、《夜访吸血鬼》等100多部影片的特效奇才马克·斯泰森(Mark Stetson)。

为本片担纲配乐的艾瑞克o塞拉(Eric Serra)在为贝松的《最后决战》创作乐曲时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吉他手,从那时起两人就开始合作。作为当今法国乐坛的重要人物,艾瑞克·塞拉将007系列带入了90年代,他为《007:黄金眼》创作的配乐成为了007音乐中的现代经典。在贝松看来,导演是眼睛,电影作曲家就是耳朵,他和塞拉已经共事了15年,合作了7部影片,两人间的默契自不必说。

早在合作本片之前,贝松就与布鲁斯·威利斯相识,他回忆说:“我和布鲁斯在5年前初次相见,从那时起我们就一起讨论了剧本。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在拍摄经费全部到位和剧本准备就绪之后,我去纽约将剧本交给了他,然后我出门购物,当我两小时后回到他面前时,他说道,Ok,让我们拍吧。”

影片的主要拍摄于1996年1月8日拉开序幕,片中精美的布景是在伦敦松林制片厂的9个摄影棚中搭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贝松的执导方法,他就像摄影师一样身体力行,这是他从早期的小成本电影中养成的习惯。在拍摄期间,特别是在特写镜头中,贝松总是出现在场景中,在拍摄的同时修改演员的表演。“有时我会抓住演员的肩膀让他移动到我想要的画面位置,”他说,“如果这段镜头拍得不好,我会不喊‘Cut’而直接与演员进行交谈,我不想浪费‘Action’、‘Cut’然后重新再来所消耗的能量。”

贝松将这种方法比作外科手术:“你可以剖开某人的胸膛,伸手进去按摩心脏,他的生命便可以重新复苏。而在喊‘Action’和‘Cut’之间,什么都有可能发生,直到演员疲倦或透不过气时,我才会说‘Cut’。”除了之前与贝松合作过的加里·奥德曼之外,其余的演员都对贝松这种零距离的执导方式很吃惊。布鲁斯和伊恩(Ian Holm)起初都有点心烦意乱,不过不久之后,他们开始喜欢上了这种方式因为他们知道导演不是在几码外盯着监控器而是在表演中与他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