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套装共2册)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安娜,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丈夫卡列宁却性情冷漠。与年轻军官伏伦斯基在火车站的邂逅,改变了安娜的生活。伏伦斯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热烈追求,最终两人相爱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及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安娜陷入痛苦和不安中,绝望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既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该书由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出版,ISBN为9787530213490,版次为1,商品编码为11381716。包装为精装,开本为32开,用纸为胶版纸。全书共2册,页数为972页。正文语种为中文。您可以在静流书站下载该书的epub、mobi、pdf、txt电子书版本。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著名作家和思想家,被誉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他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极为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最清醒的现实主义”和“天才艺术家”的评价而广受赞誉。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包括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这些作品描绘了俄国革命时期人民的顽强抗争,被誉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颂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1流”的作品。

另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是草婴,原名盛峻峰,中国著名文学翻译家。192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慈溪。他是中国译协副会长,现为中国译协名誉理事。从1978年至1998年,草婴系统翻译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作品。有评论说,全世界仅有草婴一人能够将托尔斯泰的小说全部翻译过来,这足以证明他在这方面的卓越成就。

《安娜·卡列尼娜(套装共2册)》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爱情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婚姻和爱情之间的挣扎。书中通过精彩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展现了19世纪社会的风俗风情和人性百态。这部作品不仅受到了纳博科夫等文学评论家的高度评价,还吸引了无数读者的喜爱。在中国,这部小说也广泛传播,成为了许多中国人了解俄罗斯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途径。

总之,列夫·托尔斯泰和草婴是两位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杰出作家。他们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宝库,还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风俗的窗口。

根据我的搜索结果,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动机是多重的。他是在构思彼得大帝长篇小说的同时就产生了创作这部小说的冲动。那时,他就想写一部被上流社会所摒弃的不忠实的妻子及其命运的小说。此外,这部小说还吸引了托尔斯泰注意家庭的变化和妇女的命运。家庭悲剧层出不穷,一幕幕展现在他的眼前,而一个妇女因爱情问题而卧轨自杀的消息,特别使他感到震惊和难过。这也许就是他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直接原因。

这部小说既不同于写在这以前的《战争与和平》,也不同于写在这以后的《复活》。在《战争与和平》里,作者主要描写十九世纪初战争年代与和平生活中的俄国贵族和人民,当时他对贵族还抱有一定的幻想。在《复活》中,作者主要反映十九世纪末俄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人民的苦难和挣扎,那时他对俄国社会已经绝望,他的世界观已经发生激变,他这个忏悔贵族的立场已经完全转到广大农民一边。而《安娜·卡列尼娜》则创作于这两者之间,它着重描写的是这个大变动中的俄国社会,同时反映出作者矛盾重重、惶惑不安的心态。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通过安娜和卡列宁的家庭问题,反映了当时俄国旧的封建伦理道德正受到西方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恋爱自由的挑战。安娜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很有个性的女子,她热情善良,生气蓬勃,但在同卡列宁结婚后,她的生气就被压抑了。虽然如此,安娜对生活还是充满热爱,对爱情依旧怀着模糊的憧憬。一旦遇到伏伦斯基这样一个风度翩翩的贵族青年,安娜很自然就堕人情网,无法自拔。最后演出一场动人心魄的大悲剧,惨死于火车轮子之下。

关于托尔斯泰为什么要给安娜安排这样一个悲惨的结局?有人责怪他对女主人公处理得太残酷。对此,作者曾解释说:“总的说来,我那些男女主人公往往做出一些违反我本意的事来:他们做了在实际生活中常有的和应该做的事,而不是我所希望他们做的事。”这表明他的创作信条是严格遵守现实主义方法,忠实表现生活的逻辑;同时也说明他对安娜的态度。

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矛盾的:既有谴责,又有同情。然而,这种矛盾并非孤立存在,也非偶然产生。托尔斯泰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最复杂的伟人之一,所谓复杂,即充满矛盾。在哲学思想、宗教观点、伦理道德、家庭生活等诸多方面,托尔斯泰都表现出矛盾的特点。尤其在婚姻爱情问题上,矛盾尤为明显。

托尔斯泰热爱生活,将爱情视为人间最美丽的花朵。在作品中,他以不同的方式歌颂爱情,尤其是对安娜这样的女性,充满无尽的热爱。可以观察到,他在描绘安娜时,摒弃了平时朴实无华的语言,转而使用了最具文采的辞藻。通过伏伦斯基、吉娣、陶丽和列文的眼睛,托尔斯泰精心塑造了安娜这一形象,使她成为世界文学中独一无二的美丽女子。读完这部小说后,人们脑海中便浮现出一个令人陶醉的安娜·卡列尼娜形象。

正因如此,当伏伦斯基在车站初次邂逅安娜时,便发现她脸上有一种异常亲切温柔的神态,隐藏着被压抑的生气。她散发着过剩的青春魅力。吉娣一见安娜,便为之倾倒,觉得她不像是有个八岁儿子的母亲。安娜的眼神既严肃又时而显得忧郁,她淳朴自然,毫不做作,但内心却有一个感情丰富且诗意盎然的超凡脱俗世界。陶丽眼中的安娜热恋伏伦斯基时的神态又是另一番景象:双颊和下巴上的酒窝,优美的嘴唇线条,洋溢在整张脸上的笑意,闪烁着光芒的眼睛,动作的优雅和灵活,以及说话声音的甜美和圆润。甚至连她回答时的半是嗔怪半是撒娇的媚态,也令人神魂颠倒。

就连乡下地主列文看到安娜的画像也为之着迷,认为这不仅仅是一幅画,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她披着乌黑的鬈发,光着肩膀和胳膊,嘴唇上挂着若有所思的微笑。她用那双使人陶醉的眼睛得意洋洋地望着列文,同时又脉脉含情。而当他见到她的真面目时,更是赞叹不已,认为她已经达到了美的顶峰,具有另一种令人陶醉的风韵。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通过对安娜的描写,表达了对女性的爱憎分明。他不仅赞美安娜的外貌,而且充分颂扬安娜的为人。全书开头,安娜遇到铁路工人惨死的场面,她大动怜悯之心,竭力想减轻死者家属的苦难,并对伏伦斯基的慷慨解囊,大为赞赏。兄嫂不和,她亲自前去调解,凭她的聪明才智劝说嫂嫂,给嫂嫂很大的安慰。她对儿子谢辽查真挚的母爱,更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她在上流社会又是个十分勇敢的女性,敢于向封建的伦理道德挑战,敢于正视向她投来的世俗目光,敢于同伏伦斯基一起出走,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总之,托尔斯泰对女性的颂扬在安娜身上可以说达到了顶峰 。

然而,托尔斯泰毕竟是个矛盾的人物,他对安娜除了爱慕和同情之外,对她的所作所为并不肯定。从宗教和伦理道德出发,他认为安娜是有罪的,因为她不能克制她的感情,一味追求自由和爱情,违背“妇道”,从而弄得身败名裂,自取灭亡。但他对安娜的谴责还是有分寸的,也可以说是同情多于谴责,他不忍对安娜直接进行批判 。

有人可能会认为,作者对卡列宁并没有全盘否定,卡列宁对安娜也不是完全没有感情的。例如,他一直记得作为丈夫的责任,按时给安娜送生活费。在安娜分娩病重时,他也感到悔恨,并向安娜和伏伦斯基说了心里话,表示宽大的胸怀。这里我想指出托尔斯泰对人的独特看法以及他在塑造人物时反对简单化、强调要有血有肉的一贯手法。关于人,托尔斯泰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有人徒劳地把人想象成为坚强的、软弱的;善良的、凶恶的;聪明的、愚蠢的。人总是有时是这样的,有时是另一样的;有时坚强,有时软弱;有时明理,有时错乱;有时善良,有时凶恶。人不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而是某种变化着的,有时堕落、有时向上的东西。”虽然这句话并不全面,但也有一定道理。

托尔斯泰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他长期观察人的结果,并且在创作时常受这种观点的影响。就拿安娜来说吧,她是一个敢于反抗封建势力的勇敢女性。为了争取爱情和自由,她敢于正视险恶的环境。但同时她也有软弱的一面。伦理道德和宗教观念像一具无形枷锁束缚着她的思想,使她在冲破婚姻关系时内心矛盾重重。她梦见自己有两个丈夫:一个是伏伦斯基,一个是卡列宁。这正是她苦闷心情的反映。当她产后发高烧说呓语时,竟然把平时恨之入骨的卡列宁说成了好人甚至圣人!她还要求自己心爱的情人伏伦斯基同他握手言和。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安娜内心极其矛盾,无法克服恐惧和内疚。

再说卡列宁吧。他千方百计制止安娜对伏伦斯基的爱情,但是却失败了。为了保全面子考虑,他最终同安娜离婚了。然而等安娜正式提出离婚申请时,他又坚决不同意;当安娜要求他把儿子归她时,他不仅不同意而且不让她与儿子见面。甚至对儿子谎称他母亲已经死了。当他收到安娜病危的电报时,内心又浮起卑劣的念头——满心希望她死;但等他听到安娜的呓语并看到她病危时的景象时,他顿时良心发现向安娜表示忏悔并请求饶恕。所有这些都表明了托尔斯泰对人性复杂性和变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用高超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

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讲述了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故事,以及她与伏伦斯基、卡列宁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这部小说通过安娜的感情生活以及庞大的人物体系,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动而深刻地写出了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资本主义刚刚兴起的时期 。

除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条线,还有一条列文和吉娣的线。作者详细描写了列文和他一家的生活,但更多地叙述了列文的思想。托尔斯泰在好几部作品里通过一个主人公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如《一个地主的早晨》中的地主和《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但应该说,列文这个人物带有更浓的自画像色彩。列文的生活方式很有点像托尔斯泰自己的生活方式,列文的许多思想感情也酷似托尔斯泰本人的思想感情。

列文和安娜是两个不同的人物,但都是善良可爱的人。列文身为大地主,但完全不同于一般的地主。他严肃正派,个性顽强,思想上有改革愿望,但又有保守色彩。他对当时俄国农村经济的状况忧心忡忡;他认为农民没有土地,却要养活整个俄国,而农民又不愿真心为地主工作,农民和地主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列文凭着一股热情,天真地想用独特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他主张实行“对分制”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就是:收成的一半归农民,一半归地主。但这种办法到头来只能是一种幻想,土地所有制问题不解决,农民不可能有真正的劳动热情。农民世世代代受着地主的剥削和愚弄,积累了惨痛的教训。因此不论地主说什么话,提出什么新办法,他们都不会相信,列文的改革办法也是行不通的。

但列文毕竟是个心地善良的人,在地主中确属凤毛麟角。他迷恋自己那套海市蜃楼式的农业改革,不仅想在俄国推广,而且想推广到全世界。他希望农民富足,俄国富强,自己这样的地主老爷也可以在农民面前“问心无愧”。他劲头十足地搞农业改革,亲自参加农活,不断地探索、宣传、进行实验,但最后还是一事无成。列文年富力强,家庭生活美满,精神上却极其苦闷。他甚至抵挡不住死的诱惑,几次想到自杀...

托尔斯泰曾借列文之口表达:“若我不知我为何而生,又如何生存下去?”他对生命起源、目的以及实质产生困惑,从而引发对宗教问题的思考。托尔斯泰在宗教信仰上一直存在矛盾,长期摇摆于信仰与不信仰之间。他生活的俄国绝大部分人信奉基督教,家人皆为基督徒,从小接受神学教育,因此他在浓厚的宗教氛围中长大,宗教观念根深蒂固。然而,托尔斯泰的学识博大精深,可谓博古通今,加之热爱探索真理,对各种问题都有求知欲,对俄国教会的黑暗腐败有深刻了解,因此对宗教信仰难以全然信赖。

直至晚年,托尔斯泰仍对高尔基说:“少数人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除了上帝以外什么都有;多数人也需要一个上帝,因为他们什么都没有。”这两句话极具深意,揭示了少数统治阶级财力雄厚、物质生活富裕,但精神空虚,他们信仰上帝以获得精神寄托;而广大民众一无所有,饥寒交迫,度日如年,他们也渴望信仰上帝,以减轻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进一步说明托尔斯泰的宗教信仰直到晚年都在动荡之中。

列文与安娜表面上看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他们的生活环境迥异,婚姻际遇各异,个性、脾气、教养、爱好也各有千秋,但他们仍有诸多共同之处。首先,他们都是在上流社会中极为罕见的优秀人才;他们心地善良,诚恳真挚,关爱他人,追求自己的幸福,同时也关心他人的幸福;他们富有正义感,对不公平的社会愤懑不已,既不愿同流合污,又敢于用各自的方式进行抗争。列文在婚前经历过放荡的生活,与纯洁的吉娣结婚后感到自惭形秽,内心愧疚至极,甚至将记录婚前生活的日记全部交给未婚妻阅读,请求她重新考虑是否愿意与他共度余生,这是多么光明磊落的品质!这也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写照。安娜对抗社会的结局是悲惨的,列文探索新生活的道路也未能成功。因此,两人的生活经历都颇为不幸,他们在不同方面都对所生活的社会深恶痛绝,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有了共同的爱憎。

列文在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他也是为衬托和解释安娜的角色。小说中,凡是好人几乎都同情安娜,喜欢安娜,但真正欣赏安娜精神世界的,不是别人而是列文。列文发现安娜身上“具有诚实的美德”,脸上有一种“洋溢着幸福的光辉并且把幸福散发给别人的神态”。自己幸福也希望别人幸福——这是安娜心灵的要求,也是列文追求的人生目标。而在这种崇高的追求中两颗纯洁的心产生了共鸣,尽管在生活上他们所走的路并不相同。

列文对安娜的态度其实也就是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列文说安娜是“一个多么奇妙、可爱和可怜的女人”,这也可以说是托尔斯泰对安娜的评语,有助于我们对安娜的理解。

《安娜·卡列尼娜》由安娜、卡列宁、伏伦斯基和列文、吉娣两条线组成。有人对此提出意见,认为不合乎“建筑学”原则,托尔斯泰却反驳说:“相反,我正是以建筑学而感到自豪,圆拱砌合得使人察觉不出拱顶在什么地方。”他又说,“这座建筑物的联结不靠情节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而靠一种内在的联系。”托尔斯泰确实是一位文学方面的建筑大师,他所建造的艺术大厦是那么宏伟壮丽,它的结构是那么新颖别致,拱顶又砌合得那么天衣无缝,不能不使人叹服于他那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