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简称《星战7》)是一部备受期待的好莱坞科幻大片,距离上一部《星战》系列电影上映已有近10年。在这部新作中,导演J·J·艾布拉姆斯成功地打出了一手情怀牌,让许多老粉丝感慨万千。然而,从剧情、人物设定到整体风格来看,《星战7》可能仅仅是一次保守的怀旧,新意不足。

在中国市场,由于粉丝基础不如北美深厚,人们对《星战》系列的情怀能够理解多少仍不得而知。有业内人士表示,“也许围观看热闹的居多”。尽管如此,《星战7》仍然成为本土各大影院的排片热门,持续占领1月头名。在长沙市各大影院,《星战7》的排片量稳居第一,虽然上座率没有预期中那么出彩,但相比同档期其他影片,《星战7》依然是影院的排片首选。

在整个1月的电影市场上,或许得寄希望于《星战7》。受其开播影响,《唐人街探案》《老炮儿》等影片的排片量和票房都可能会大幅缩水。如果《星战7》能够在这个月卖满,紧接着春节档期的《美人鱼》《澳门风云3》等影片也将很好地接棒,推升贺岁档票房。

《星战7》首日票房累计突破2亿人民币,占1月9日全天总票房(2.79亿人民币)的近70%,位居进口片国内首日票房榜第三位。据业内预测,从首日表现来看,《星战7》首周票房应该可以超过3.5亿人民币,甚至有望挑战首周4亿人民币的票房成绩。对比整个1月同档期影片的质量和口碑,《星战7》的内地票房超过10亿人民币,难度也应该不大。

总的来说,《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简称《星战7》)凭借一手情怀牌吸引了众多观众,但在剧情、人物设定和整体风格方面仍显得保守。尽管如此,这部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在影评人“飞鱼”看来,“‘星战’在全球拥有无数铁杆粉丝,但正传三部曲没在中国上映过,所以中国不像北美,拥有浓厚的‘星战’文化,铁杆‘星战粉’也只是小众。正因为这样,片方才会费那么大劲在中国宣传造势。除了影片最大的情怀卖点,就影片的故事形式来看,走的还是俗套的好莱坞英雄题材规范流程,这多少让影片显得缺乏新意。此外,几十年前天马行空的太空设计让‘星战粉’们如痴如醉,但时下的科幻电影早已玩出了更多新花样,以怀旧名义去照搬之前的老梗,虽然讨好了老观众,但好奇心强烈的新观众肯定不会买账。”

“‘星战’系列电影第一部是在1977年面世,相较于最近一部‘星战’系列电影在国内上映,也已过去10年之久。“‘星战’系列年代久远,也阻碍了90后、00后观影人群接受它,这个人群中真正看过之前6部‘星战’影片的并不多,更谈不上了解‘星战文化’了。而像《速度与激情》《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等好莱坞大IP,似乎更贴近国内主流观影人群的审美范畴。”

“飞鱼”还指出,《星战7》在国内能够形成观影潮流,除了老“星战粉”的带动外,“更多的可能只是普通观众一种凑热闹似的捧场,大家都在看这个影片,自己也赶潮流地去看了。至于这部影片承载的所谓情怀和沉淀,可能并不是这部分影迷考虑的内容。”

为了吸引中国观众,迪斯尼影业为《星战7》在中国的上映之路使出了浑身解数。去年10月,迪斯尼就在居庸关长城上摆出500名风暴兵方阵,希望提高“星战”系列在中国的知名度;12月,迪斯尼影业又在上海举办盛大首映礼,导演艾布拉姆斯、男主角约翰·波耶加、女主角黛西·雷德利等悉数到场;之后,迪斯尼影业还邀请中国人气偶像鹿晗出任“星战”形象代言人,频繁的动作都旨在吸引中国的青少年粉丝。

不过,这一系列举措,最终还是得通过票房和口碑才能反映成效。虽然《星战7》的国内票房成绩并不逊色,但相较北美口碑与票房齐飞的“盛况”,中国的反响似乎稍显“冷静”了些。截至记者发稿,《星战7》在豆瓣上的评分仅为7.5分,时光网评分也只有7.8分,评分都低于“星战”系列的其他影片。

自发组织“501军团”中的“闲人”表示,作为中国区为数不多的成员之一,他非常熟悉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的画面和旋律,如千年隼飞船、X翼战机等元素。他对这些影片充满期待和怀念,因为它们让他们感到满足。

然而,90后电影爱好者“野比君”对《星战7》的评价却迥然不同。他承认自己了解星球大战这个系列,但并不十分熟悉。从他的观影体验来看,他认为这部电影远没有预想中好看。抛开情怀的因素,他觉得剧情很俗套,而且刻意追求复古怀旧的技术和画面,这并不是他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