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救援》在国内上映后的确火爆异常。好电影拿到好票房总是件让人高兴的事,可是你知道吗?这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搞错了。马特·达蒙根本就不应该被一个人困在火星上,简直是千古奇冤!下面就是关于《火星救援》你应该知道的10件事。
1. 《火星救援》犯了个大错误
故事开头,宇航员们遇到特大风暴,不得不紧急从火星撤离,可是马特·达蒙被大风卷起的卫星天线给打飞了,然后就悲剧了......错!火星上根本没有那么大的风!因为火星的空气密度只有地球的1%,同样的风速下,火星风的强度要比地球小得多。所谓的特大风暴对火星上的人来说也不过是小风一阵,更不可能吹动那样沉重的机器设备。连小说作者安迪·维尔也在电影上映后承认:“我需要想个法子把其他宇航员从火星上弄走。所以就自由发挥了下。再说,我觉得来场风暴挺酷的。”
2. 第二个错误:重力
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40%,这意味着马特·达蒙在火星上走路时应该是轻飘飘蹦蹦跳跳的。《火星救援》在这个问题上偷了懒,没有花功夫去模拟低重力环境。不过雷德利·斯科特的理由好像也挺充足:宇航服很重,正好可以抵消。问题是,马特·达蒙不穿宇航服时呢?
3. 《火星救援》其实是个悲剧
其实我们都喜欢这种皆大欢喜的电影。然而从科学角度上说,那才叫思细恐极啊。你知道外太空的辐射有多可怕吗?如果没有太空船或者宇航服的保护,太阳高能粒子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宇宙射线分分钟把你搞死。就算措施齐全,根据测算,一个宇航员执行180天太空任务后,所受到的辐射量相当于核电站安全指标的15倍!而马特·达蒙同学在火星上自己呆了500多天(这还不算在太空船里往返时花的几百天),很多时候穿得都挺单薄。后来他偶尔还要来个日光浴——这不是作死吗?所以电影的最后一幕很可能不是发生在学校里,而是医院里......所以你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的宇航服很帅气,而现实里的却长这样了吧!
电影《火星救援》的取景地是约旦著名的“玫瑰沙漠”瓦地仑。影片壮丽的火星景象,最终效果由实景拍摄加CG共同完成。此外,电影中的赫尔墨斯号飞船使用了离子引擎,其原理是,通过电离氩气喷射出高速的离子流,推动飞船前进。离子引擎听上去是只有科幻作品里才有的东西,其实现实里也有。从1998年美国的彗星探测器“深空1号”起,已经有多个太空探测器使用了离子引擎。
在2015年上映的电影《火星救援》(The Martian)中,导演雷德利·斯科特为观众呈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火星救援。然而,这部电影中的火星景象并非来自现实中的火星,而是来源于约旦的瓦迪拉姆(Wadi Rum),这里因为接近月球表面的荒凉地貌而被科学家称为“月亮谷”。2000年有部关于火星的电影《红色星球》也是在那拍的。
电影基本上都是在匈牙利的一间大摄影棚拍的,采用了绿幕和搭景结合的方法,看上去有点像我们小时候玩沙子。不过他们可用了4000吨沙子哦。开场的沙尘暴是用巨型风扇制造的,演员们吃了不少苦。
马特·达蒙在火星上的戏是用五个星期一口气拍完的,然后他就没活儿了。这导致他跟大部分演员都一直没见过面。对了,最后那个骨瘦如柴的他是替身,尽管他主动要求自己减重来演,但被雷德利·斯科特拒绝了。值得一提的是,雷德利·斯科特在片中戴红帽子,似乎是为纪念他去世的弟弟托尼·斯科特。
电影后半段,那位打扮很嘻哈的NASA科学家经过通宵的头脑风暴后,提出一个天才设想:让正在返航的“赫尔墨斯号”飞船“切入”地球轨道,在某个特定位置拿到补给并“切出”,借助地球引力获得更高速度,从而更早地抵达火星......银幕前的科幻迷们早就坐不住了,这不就是“引力跳板”吗?科幻小说里跟吃顿饭一样容易。
航天科学家们也坐不住了:这技术我们常用啊!几乎每个太空探测器都会借引力跳板来加力。而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阿波罗13》中,发生故障的登月飞船恰恰是借助月球的引力跳板才安全返回。所以说,如果NASA的局长真像《火星救援》里面那样,连这种主意都想不出来,还得让手下人连说带比划地演示——他就甭干了。
不过咱就别较真了。首先,人家那是在给我们这些无知观众讲呢,就像《星际穿越》里几个那么牛的科学家还要拿张纸比划什么叫虫洞一样;其次,要是没点戏剧性,电影还有啥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