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50年代,好莱坞诞生了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影《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相信很多人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因为我们国家对于好莱坞的音乐电影的第一次尝试,是1965年的《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相信这个大家就耳熟能详了。特别是70、80年代的朋友们,应该一说这部电影的名字,脑海里就自然回想起那首do-re-mi。恕我已经不记得具体在国内上映的时间,似乎互联网上也查不到,有知道的朋友不妨留言告知。
然而,从所有的影评来看,1952年的《雨中曲》在好莱坞和影迷中的地位,远高于《音乐之声》。这不仅仅只是电影描述了好莱坞电影从无声向有声转型的标志性里程碑,而且其在艺术上的成就,确实堪称经典。在此之后,曾无数次从《发条橙》(1971)、《人工智能》(2001)、《如果爱》(2005)、《WALL·E》(2008)里看到对《雨中曲》的致敬。特别是男主吉恩·凯利(Gene Kelly)在片中独唱独舞的那首《Singin' in the Rain》,已经不只是歌舞电影无人超越的典范,同时也是百老汇学习的经典。1996年Gene Kelly去世时,美国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出讣告,没有一个字总结他的生平或综述他的成就,只是把他在“雨中曲”中一个人边舞边唱的一段完整地放了一遍,然后打出“Gene Kelly今天去世”的字幕。
《雨中曲》这部电影也许在今天看来,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爱情故事,但在当年,她就是如诗如画的代名词。上世纪50年代的好莱坞大量采用布景式拍摄手法,这与国内影视城的做法类似,《雨中曲》就是这样的典型代表,精致的布景,完美还原了上世纪20年代末的美国街景,服装、道具、汽车都很考究。电影通过一个爱情故事,将当时好莱坞的神秘面纱向世人揭开,大量展示了“电影是如何制作的”这样有趣的主题,并且还原了1927年电影从无声向有声发展的里程碑事件。也就是说,该片是通过歌舞的形式,表现了一个爱情的主题,灵感却来自于真实的历史,再加上伟大演员的伟大演出,经典就此诞生。
很遗憾我们的节目无法展示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稍后自行搜索欣赏。我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吧:
整首曲子一气呵成,在片中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仅切换了6次。从出门开始,心情大好,刚刚确定了恋爱的男人,心花怒放,于是便高唱:“Do-re-mi-do...”。
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I'm laughing at the clouds, so dark up above ,The sun's in my heart and I'm ready for love.”这句话已经成为了永恒的经典。接下来的片段是一段雨中踢踏舞,将百老汇的精髓完全融入其中。由于是布景拍摄,所以片中下的雨是人工喷洒的,而且受限于当时的摄影器材,透明的雨水成像效果并不好,导演便往雨水中加入了牛奶,为其增色。可怜的Gene Kelly因此吃了不少苦头,短短4分钟的片段,愣是拍了7天,被雨淋到高烧40度,才创造了这一史诗般的经典。
总的来说,我很少会去看超越我年龄的电影,但是这一部很例外。特别是这个片段,可以说是看过无数次,以至于现在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脑海里都能清晰地回放每一个镜头,连细节都能想起。
经典就是这样。英文称之为“Classic”,中国则莫名其妙地翻译为“古典”。一下子就让很多人不敢触碰。总觉得跟自己所处的年代不符。就像现代人碰到了文言文一样。都是中国字放在一起却不认识了。
“经典”则不然。一开始定义“Classic”的时候正是因为其跨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凡是被称之为“经典”的东西都应该是经久不衰的。同样《雨中曲》作为歌舞电影的经典做到了跨越时空的传承。你只要不去理会那些具有非常明显时代特征的印记诸如汽车礼帽等因素这何尝不能套用到现代呢?何况如果我不说他是在1952年模仿1927年的场景你又如何想象得到这个场景已经90“高龄”了呢?
这就是“经典”的魅力今后我还为大家推荐更多“经典”作品请大家抛弃古典之包袱将其再次传承分享给朋友或家人与我一起欣赏这些跨越时空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