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是一部由波兰斯基导演的电影,讲述了犹太钢琴家维拉迪斯罗·斯皮尔曼在二战期间被送到华沙犹太区,在那里他被迫演奏钢琴来换取食物和生命的故事。该电影获得了148分钟的长度也是75届奥斯卡参赛片中最长的一部,并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音响效果等奖项。
这部影片弥漫着波兰的民族情结和伤感。乐曲部分都是出自伟大的波兰音乐家肖邦,肖邦的音乐是革命的诗章,然而从他的音乐中我听不到激昂的号角,而是抒情的,忧郁的旋律,是一种隐隐的力量,有一种隐忍的精神。浪漫派大师舒曼曾这样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肖邦的钢琴曲的应用在电影里深深烙上了波兰印记,而且肖邦音乐的内涵也完整地融入了整个电影。
罗曼·波兰斯基表示,他想重构童年时的记忆,并与真实保持尽量近的距离。然而,在记忆被重构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臆想和记忆扭曲可能导致不准确性。由于能代表大屠杀时期犹太人最典型生存状况的人已几乎都死于集中营,因此能了解当时个人体验的将是例外和特殊个体。
美国男演员阿德里安·布洛蒂(AdrienBrody)认为自己是勒紧裤带来扮演斯皮尔曼的。为了拍这部电影,他失去了曼哈顿的一套公寓、车,还有恋人。导演让他饿一段时间,坚持要他减掉大量的体重,那样他们就可以从那几场饿肚子的戏开始拍。布洛蒂补充说,他的饥饿让他从某种程度上和这个男人有了沟通。
德国演员托马斯·克莱兹曼在《钢琴家》中扮演那位令斯皮尔曼得以生存的德国军官。他认为自己在影片中的出色表演得益于波兰斯基的许多帮助。波兰斯基则表示,这部电影是他童年的回忆,关于希望。
在获得金棕榈奖后,阿德里安·布洛蒂表示,这个故事有导演罗曼波兰斯基亲身受纳粹迫害的体验,导演拍片时很清楚自己要表现什么,拍摄手法写实又纤细,能和导演一起合作真的很高兴。拍片当时完全没有想到得奖的事。
这部获得恺撒最佳电影大奖的电影,讲述了一个钢琴家为了自己的爱人,去完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故事。在这部电影中,阿德里安扮演了这个角色,他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自己如何得到这个角色的经历。
阿德里安是在伦敦的报纸上看到此片在找主角的广告而去应征的。选角的条件是要会弹钢琴,而安得烈本来就会弹琴,在大学还上过钢琴课。没想到居然有机会担任此片的主角。为了演这个角色,阿德里安将自己的房子、车子都卖掉,只身到法国拍片。在拍片的七、八周内,他每天要练四个小时的钢琴,而且为了符合角色形象还要节食。身高一百八十三公分的他,体重最后减到只剩下六十一公斤。但是他对自己为这个角色所付出的一切,一点也不后悔,因为自己所付出的忍耐和痛苦都不及故事中主角的百分之一。
罗曼·波兰斯基是这部电影的导演,他在伦敦招主角的过程中,超过一千四百位男演员为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的角色试镜。结果令导演很不满意,最终罗曼·波兰斯基找到了演员阿德里安。当时阿德里安正在拍摄电影《项链事件》The Affair of the Necklace (2001)。在巴黎他们两人第一次会面的时候,波兰斯基就认为他是最佳人选。
这部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对于那些不说德语的人有一个细微差别:通常情况下,德国军官在和犹太人说话的时候,使用的是非正式用语的“你”(“du”,等等),这样就能表示他们的态度(你不能和成年陌生人这么说);然而,霍森菲德(发现躲藏起来的斯皮尔曼的那个军官)经常用更加礼貌的正式用语(“Sie”,等等),因为这是他自己个人的感受。
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从集中营里逃出来并被告之“不要跑!”这段场景,来源于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一段类似的真实经历。这也是第一部获得恺撒最佳电影大奖(法国国家电影奖项)而没有任何一句法语在其中的电影。亨斯·霍森菲德说对于一个钢琴家而言,那是个很不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