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烫是一种起源于川渝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是川渝地区有特色、能代表“川味”的饮食之一,其味道麻辣鲜香。 麻辣火锅也是吸收了麻辣烫的优点改良而来。 麻辣烫的食材选择丰富,食客们可以按照个人喜好选择各式菜品放入其中;一般来说,食材以容易烫熟的为主,如牛肉、毛肚、藕片、豆制品等。 其制作方法为:先制卤水,油烧到6成热时,下豆瓣酱、姜、花椒炒香后立即下鲜汤,再放入各种佐料熬开;然后将各种食材洗净、切片或切块;卤水烧沸后,将各类食材根据易熟程度先后放入;最后烫熟捞出即可食用,也可以准备调料蘸食 。

据说,麻辣烫起源于长江沿岸,风行于全国。它的开创者是每天处在潮湿阴冷环境中的船夫们,由于出海条件恶劣,他们在锅中放入各种就地取材的菜叶,载佐以花椒、辣椒等食物驱寒、除湿。在麻辣烫的传播的过程中,也被进行本地化改良,最终形成了南北两派,分别拥有着一批忠诚的拥护者。近日在一场网上美食评比中,麻辣烫力压米线、黄焖鸡米饭、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问鼎认可度最高的“国民小吃”的宝座,俨然成为小吃界的扛把子。

最早的街边麻辣烫非常简陋,其实就是个摊子。把火锅的食材用签子串起来,老板直接帮你煮好拿出来,吃多少拿多少。所以说,麻辣烫从诞生之日起,就来自街头,非常的真实,值得我们尊重。当时有一首吃麻辣烫的rap(其实就是顺口溜):

“八十年代街边站,电杆脚下烫串串,一口砂锅几样菜,一盘干碟大家蘸。”

麻辣烫确实好吃,加上乐山到成都并不远,麻辣烫就从乐山火到了成都。不过到了成都,麻辣烫有了新的名字,叫串串,用当地的发音来讲大概是“喘蹿儿”,麻辣烫也从街头开到了店铺里。开遍全国的玉林串串香和袁记串串香,也是九十年代在成都发端,只不过那时在成都,串串就是串串,没有麻辣烫这个说法。

麻辣烫之名走向大江南北,可能和1998年上映的电影《爱情麻辣烫》有关。说起来用“麻、辣、烫”来说爱情,可谓妙笔。用现在的说法,“像极了爱情”。当时的电影场景里,麻辣烫还不是现在这般模样,但是麻辣烫三个字,已经跟着电影作为一个名号打了出去,响彻全国,为之后麻辣烫的风靡打下了心理基础。

高圆圆出演的《爱情麻辣烫》

麻辣烫的东北化

我国有大量的小吃,都诞生于90年代,包括米线和沙县小吃。这可能是时代留给我们的烙印:当时大批工人下岗,走向街头,开始经营餐饮。这一点在东北格外明显,东北是苦寒之地,麻辣烫在这里仿佛找到了第二故乡。

如果你领教过东北的冬天,你就会明白麻辣烫之于东北人的魔力。当你捞完了碗里的菜,再整一口热乎乎的汤汁,让温暖从你的舌尖蔓延至五脏六腑,好像全身由内而外用热水细细地洗过一样......你就会明白为啥东北人稀罕麻辣烫。

东北人普遍具有包容和同化的能力。麻辣烫到了东北,也进行了很多本地化改造。东北的麻辣烫降低了辣度,降低了油度,同时也不那么烫,甚至可以喝汤了。加了芝麻酱的麻辣烫拥有了更为平和的口味,让原本不嗜辣的东北人更为接受。可能在他们看来,麻辣烫就是一种辣味的“乱炖”,便宜、好吃、食材自由,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夏天来临,东北的热度丝毫不减南方。为了适应炎热的天气,机智的东北人发明了一种新的食物——麻辣拌。这种食物将海带、豆腐皮、宽粉和土豆片等食材放入锅中烫熟后,不需要加汤,更适合夏天食用。吃完麻辣拌后,可以搭配一块西瓜或者喝一口冰凉的肥宅快乐水,真是令人陶醉。

麻辣拌不仅美味可口,而且价格亲民。经过改良的麻辣烫口味和餐饮连锁时代的到来,一些东北连锁麻辣烫品牌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起了门店。然而,与早年在四川街头的麻辣烫相比,这些门店的产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那么,麻辣烫为什么在韩国如此受欢迎呢?在这个美食博主和吃播遍地的时代,麻辣烫走出国门并不是什么难事。韩国《亚洲日报》今年年初曾将火锅、羊肉串和麻辣烫称为“中华料理2.0”的代表性成员。麻辣烫之所以能在韩国大火,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首先,麻辣烫的做法简单易行,种类繁多,口感鲜美浓郁;其次,它很好地满足了韩国人喜欢吃辣的口味;最后,在韩国生活的东北人数量相当多。因此,东北麻辣烫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广受欢迎,还在韩国掀起了热潮。

麻辣烫能够持续多年受到人们的喜爱,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它之所以受到青睐,并非仅仅因为它的运气好,而是因为它恰好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从诞生到繁荣,麻辣烫始终与最广大、最普通的人们息息相关。可以说,小小的一碗麻辣烫折射出中国人的民族特质——勤劳和朴实。

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一家家的麻辣烫店铺相继开业,为下岗工人创造了财富;在日常工作之余,一碗碗麻辣烫端起,用热气腾腾的美食唤起激情,充实力量。

饿了吗?何不来点麻辣烫?相信这次品尝麻辣烫会与以往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