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伊纳里多电影中的色彩使用具有独特的风格特征,一是色彩具有象征性,不同色彩的选择与画面中传递出的内涵保持着密切关联。二是使用高饱和度的色彩对画面进行点缀,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这样的色彩使用方式与暴力美学和残酷戏剧理论中色彩的使用倾向具有相似之处,本节将结合相关理论和审美价值对其进行论述。
伊氏电影的色彩使用在某些固定场景中彰显出寓意鲜明的象征性意味,象征性色彩在画面中传递大量的信息,直接的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官,这些信息的传达能使得观影者对场景元素产生象征性的联想。伊纳里多在电影实践中不仅在标志性元素上使用了象征性的色彩,对于特定场景也使用了代表性的色彩。
这些色彩不仅对视觉造成了冲击效果,也借由颜色本身的心理象征意义对人物内心情感进行了隐喻表达。20世纪80年代,暴力美学电影风潮逐渐兴起,以着重描绘暴力色彩的表达方式追求感官上的刺激和震撼效果,复仇杀戮、帮派火拼是该系列电影中最常见的情景。
该时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类型电影,以及不同风格特征的导演,如昆汀·塔伦蒂诺、吴宇森、北野武等。他们的作品风格或是沉稳克制,或是诗意浪漫,都具有统一性的仪式感和形式感,这种统一性的塑造极大程度上来自于标志性元素的使用:枪械、鲜血、毒品,暴力性的场景或情节,人物的极端行为等等。
<<——【·内涵丰富的象征性色彩·】——>>
在三部曲作品中,枪击事件、车祸事件是三部影片中共同的标志性事件,影片中安排大量流血事件。让红色元素充斥场面占据视觉主导地位,鲜血挥洒在墙面、地面以及人物的躯干上,极度地冲击着观众视觉,导演为这些场景中的元素渲染上红色,象征着死亡和暴力。红色也代表着欲望、危险、警告,与性和男女情愫有关的部分,都用暗红色来呈现。
莱斯利房门上红色的警报灯、奥克塔维哥哥房间中暗红色的灯光、瑞根与劳拉在角落的幽会以及戏剧中莱斯利与麦克的床戏都用表意明显的红色来衬托。在其他色彩方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和的观感,室内昏黄的光线都用黄色灯泡作为照明,氤氲昏黄的家庭洽谈氛围是大部分影片中唯一感受到慰藉的情节。
白色光作为主要光源出现在场景的各个部分,与场景物体本身的色彩相结合时表现出不同的感官体验。例如,青灰色的走廊墙面往往与监狱、禁闭室、医院等场景产生关联,直观上的感受是暗沉压抑,使得环境光的感受更加脏乱;蓝色则多数出现在影片节奏的冷却阶段,它象征着自由、神秘、深邃和未知,整体上的色彩表达更多传递出冷峻凄凉的氛围。例如,保罗重获新生时,场景中大量充斥着蓝色。萨姆在争吵和冷静状态下不同的象征性色彩使用,电影《鸟人》中经常使用幽暗的蓝色来衔接不同场景。
戏剧舞台是主角的理想实现空间,连接舞台与后台的过道寓意通向理想的道路。戏剧角色艾迪的情场悲剧也被笼置在蓝紫色的凄凉之感中。不同的色彩搭配也对画面的分割、强调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人物的对话场景中,灯泡与镜框元素共同构成了镜框构图中的“框”。门洞四周用彩色灯带围住,也形成了框式布局:房间中,从窗外打入的光线配合丁达尔效应的呈现,使画面构成斜线布局等等。在麦克与萨姆在天台上的会面中,背景中用大面积的建筑灯光点缀,当镜头在两人之间来回对焦时,建筑中的窗格光点也早现出斑驳闪烁的状态。
街道上的雷虹繁华而迷醉,填补了画面中陪体部分的色彩表达,也象征着两人在城市生活中向往与迷茫相互交织的情感状态。相较于浮光掠影的光线布置,色彩上的表达可谓流光溢彩。从走廊及各个角落地带来看,光线设置的目的与空间调度、镜头表达的宗旨是相同的,都是为了使得该场景成为角色内心逐渐走向崩溃的外在形式。特别是在移动过程中的灯光设置,人物在此通过时的光照忽明忽暗,表现出浮光掠影般的风格效果。明暗切换的节奏感也配合导演想要呈现的角色心绪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残酷戏剧理论是法国当代戏剧家安托南·阿尔托所倡导的一种戏剧理论,其核心理论主要来自于1938年出版的《戏剧及其重影》。他所倡导的残酷并非单纯的血腥和暴力元素堆砌,而是“事物可能对我们施加的更可怕的、必然的残酷”。他主张表演神秘的奇景,如呻吟、尖叫、脉动式的灯光效应、光彩夺目的道具等,来震撼观众。他将宇宙本身看作是具有残酷性的本体,而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人类社会隐藏着残酷的因子,人性中充满暴力,人的生存必然受到残酷性的制丝和束缚,这是对人的自由的一种限制。
伊纳里多的电影作品中,他将残酷因素比喻成社会瘟疫,认为痛苦与消亡能够净化社会。展现这种生存现实的严酷本相是对恶的直接揭示和暴露,是比暴力元素更具有表现力度的方式。从主题思想表达上来看,伊纳里多对人性苦难的揭示是对残酷式表达的一种沿袭。在这样的表达方式下刻画出的“问题人物”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色彩,他们对命运的负隅顽抗正是对残酷现状的不满和抵抗,是一种向往自由生活的极端表达。
在电影实践中,伊纳里多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夺目的色彩来展现其主题中的“残酷”,与阿尔托在戏剧舞台上的表现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从整体上来看,影片色调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为影片营造出一种跳脱的感受,与暗沉、阴冷的整体风格形成强烈对比。在昏暗场景中点缀明亮的色彩,在单调的环境中忽然转入色彩斑斓的场景,是影片中常用的表现方式,这种略显突几的转折与情节节奏的跳跃感相配合,形成了独特的观影体验。
类似的跳跃或点缀不时出现在影片的段落中,在不经意处撩拨着观众视线对色彩的捕捉。无论是阿尔托对残酷戏剧理论的表达还是暴力美学派对感官刺激的追求。在戏剧或电影中承载其表现力的体现都落在了光线及其色彩的掌控上,通过光影变换形成最直接的感官影响达到震撼效果。在这一层面上,伊纳里多在电影中所实践的真实临场感和暴力美学同样重视感官体验为影视作品内涵升华所带来的重要作用,它是营造紧张刺激氛围的催化剂,也是情节中压迫感和重量感来源之一。
在此基础上,伊式电影在模拟现实追求真实光照色彩过程中将两种表达方式进行了一定程度融合并摒弃阿尔托光怪陆离一面。把乖张和绚丽光线进行现实化处理又尽量剔除暴力美学过于血腥味一面做道具化和象征意味使用将色彩张力用于服务故事情节。阿尔托在其理论中对“纯粹精神活动”阐释也正是这种对暴力审美扬弃。通过对伊纳里多电影梳理不难发现这一过程与其作品发展脉络契合在《爱情是狗娘》中枪击和车祸贯穿情节主要线索事件片中不乏针对暴力场景血液四溅直接描写
在其后的三部曲作品中,这样的场景和元素逐渐减少,虽然枪械仍然是作品中具有象征作用的元素。但在《通天塔》中,影片的基调明显更倾向于用人性的探讨来拉近观众与电影之间的距离。《美错》则是伊纳里多在寻找突破和平衡点时期的一部作品,之后的《鸟人》和《荒野猎人》中,伊纳里多对光影和色彩的把握更加成熟和稳定。
既保持了三部曲作品中涤荡人心的感情色彩,又将感官震撼演绎得更加深邃和自然,逼真的光影和象征性色彩成为其作品风格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伊纳里多电影富有人文主义色彩,长期热切关注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呈现出深邃、沉郁的主题风格。
它们在描绘人生百态的基础上,通过放大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情境来展现人性挣扎之残酷与窘困,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由此,批评人类生存的境遇,探索人生的意义与生命存在的意义,颇具深度且耐人寻味。
伊纳里多经历了从墨西哥到美国又进入好莱坞的发展历程,从传统类型片出发,吸纳和突破经典叙事模式。他以多方位融合的叙事视角和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对叙事方式的多样性探索做出突出贡献——善用非线性的叙事方法丰富影片的叙事结构,乱中有序的情节脉络和紧凑的叙事节奏是其叙事艺术的亮点。
伊纳里多电影的影像风格自然而深刻,“画面有很强的颗粒感”。在创作实践中,他始终注重场景的真实性再现和现场氛围的营造,生成强烈的纪实特征和动态化表达效果。此外,对长镜头片段的挑战和独特运动镜头的运用,使得影片别具先锋意味。
仍然处于创作活跃期的伊纳里多导演,在电影观念和艺术表达上的探索显然远未停息——不断创新形成个人风格,随之再次革新。因此,对其作品的分析和探究,并为国内的电影创作提供借鉴,也“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