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炮儿》上映已有几天,恰逢平安夜、圣诞节以及周末,在北京的影院几乎场场爆满。朋友圈一直在刷屏,为《老炮儿》叫好的多,也有人批评《老炮儿》崇尚暴力,认为六爷是个老流氓。对于那些骂《老炮儿》的人,我想说一句:这故事您没看懂,票钱白花了!

在《老炮儿》的结尾,一个骑车的路人在聚义厅酒吧前问路,询问前方那个胡同是否通往此处,能否通过。卖烟的小伙计故意刁难路人。这时候,六爷的儿子张晓波走出来训斥说:“一边去,别为难人家。”然后对那个路人说:“胡同前面拐个弯就过去了。”

这是《老炮儿》全剧的一个总结:没有什么事情是过不去的,真碰到了,看看能不能绕过去,但前提是,你别逼人家,别让人家走投无路。

明面上看,《老炮儿》讲的是一个年老不如意的混子,老婆没了,儿子恨他,因为儿子惹上了官二代,要跟官二代拼命,最后丢了身家性命的故事。冯小刚扮演六爷,一个老炮儿。在六爷的地盘,城管打人不行,小偷不守规矩不行,他想着用旧时代的规矩去捍卫自己的脸面和保护自己的儿子,结果却把事情闹大了,最后六爷倒在那片野冰里,到死也没退缩,那是六爷自己选的结局。

坦白说,这故事讲得并不算好,只不过冯小刚演得好,这绝对是一部冯小刚个人炫技的作品。单纯从冯小刚的演技或者许晴的表现来看,进电影院还是值得一看的。

然而,《老炮儿》真正讲述的并非这个故事。电影开篇有这么一段戏:无照经营卖煎饼的灯罩儿给城管的车尾灯砸了,城管要扣灯罩的车,灯罩不肯从,还推了城管队长一把。城管队长给了灯罩一巴掌。六爷出面讲规矩,说车灯钱由他出,车子让城管扣了。最后为灯罩讨回那个“巴掌”的公道,灯罩没敢还嘴,六爷不轻不重地给了那队长几下子,算是为灯罩找回了场子。这一幕中,六爷教训了当差的。

六爷打的那个嘴巴,拉响了《老炮儿》背后故事的序幕。这时候,导演才真正开始给大家讲故事。六爷是老炮儿不假,但六爷混得再厉害,他毕竟只是个屁民,有钱有权的东西没有,地位也不高。城管欺负人,六爷打了这个嘴巴,是在告诉我们,这年头给屁民惹急了,他们也能咬你一口。这是导演提前打下的伏笔,他让观众知道,六爷这个老百姓不怕惹事,有胆量面对当权者。

故事的序幕拉开了,我们往下说。六爷的儿子惹了事,惹了不能惹的人,官二代,富二代。六爷去平事,从六爷的本意是不想茬这个架的。到了车库,被奚落嘲笑也就罢了,毕竟儿子划了人家车,这修车钱该赔,但阿彪打了六爷一嘴巴,这叫欺人太甚。

民不与官斗,这话也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六爷是不想跟这帮官斗的,所以六爷答应赔偿十万块钱,但这一巴掌就让六爷动了怒了。老百姓讲话,你骑在我头上,我忍了,你骑在我头上拉屎,我还能忍?

六爷不忍了,所以六爷在车库搁下那句话,三天后,十万块钱给你,阿彪你得在这。言外之意,车钱该赔,但你打我嘴巴这事,没完。但这一出戏,六爷开始的时候还是忍了,阿彪一口一个“老东西”的骂着,六爷没动手。六爷不是不想动手,六爷是没敢,或者说没把六爷逼到那份上。

回头想想,六爷找儿子那出戏,六爷冲进儿子家,六爷儿子的朋友对六爷嘴里不干不净,还动手抓六爷的脖领子,六爷是怎么个反应?直接一手掰了那孩子的小拇哥,那会六爷怎么敢?因为这孩子也是民,民惹民,六爷怕个屁。

民不与官斗,这道理六爷懂,所以面对阿彪的咄咄紧逼,六爷忍了,直到六爷被打了一嘴巴,六爷不想忍了,撂狠话,找场子,三天后,阿彪你得在这。

借钱的三天戏,算不上什么出彩的戏,也不是老炮儿独有的生活,谁借钱都张不开嘴,老百姓日子都是那么过的,没什么可说的。故事继续往前走,六爷凑够了十万块钱,去车库还钱赎人,结果车漆花了,十块钱根本平不了车的事,民跟官的矛盾也就升级了,没法调和了。民跟官必须斗了,必须死磕了,所以六爷说了,按照老北京的规矩,约地茬架,人随便带,谁躺下谁输。

故事讲到这,六爷代表的这个“民”,已经到了必死的局,这不是六爷的那个时代,这是生瓜蛋子的年代。即便是六爷的那个年代,北京四九城赫赫有名的顽主“小坏蛋”也是被几个十八九的生瓜蛋子扎死的。六爷潜意识里,是不想跟这帮生瓜蛋子斗狠的,而且还是一帮官二代。所以六爷死摁着闷三儿,不让三摇人起事。六爷不想连累其他人,因为六爷知道这是个死局,必死。所以戏里面,六爷把房本给了自己的红粉,许晴扮演的话匣子。

《老炮儿》是一部由管虎执导,冯小刚、张涵予、许晴等主演的动作剧情电影。该片讲述了北京老炮儿六爷卷入自己儿子的纠纷,为摆平儿子与“二环十三郎”的纠纷,老炮儿重新出山,才发现原来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群新的“小老炮儿”,而自己在江湖上说话已经不算数的故事 。

冯小刚终于在电影中实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想,扮演了他心目中的那个顽主角色。这个顽主的形象并非仅限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刘忆苦,也不仅仅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的高洋。然而,无论冯小刚的表演如何出色,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有些人仍然会把他视为动不动就会流泪的冯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