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35岁女工程师王志华和同事们养了数以万计的昆虫。长江日报记者问道:“作为女性,你养虫子不会发怵吗?”她认真地想了想,答道:“好像还真没有。昆虫的种类有1000多万种,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当你真正喜欢它们,不仅不会怕,还会发现昆虫的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王志华是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相关课题研究、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指导、科普教育等工作。
9年养了百余种昆虫
王志华是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有害生物相关课题研究、病虫害预测预报、防治指导、科普教育等工作。
近日,记者来到植物保护研究所实验室,仿佛走进了昆虫的世界。王志华正在操作台上做实验,手边的瓶瓶罐罐里装着各种各样的昆虫。
为什么养这么多昆虫?王志华解释,做植保工作的就像是城市的“植物医生”。一方面,他们会养各种各样的害虫,观察植物病虫害发生的时间、生活习性等,了解“敌人”,对症下药;另一方面,他们还会养各种天敌或寄主(天敌是可以消灭害虫的昆虫,寄主可以被理解为其他昆虫的“食物”),以此探索“以虫治虫”等病虫害生物防控技术。
9年来,王志华和同事们一共养了百余种昆虫,数量需要以“万”作为计数单位。
除了在实验室养昆虫、做实验,王志华和同事们还经常冒着酷暑严寒,去街头绿地或城市公园开展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每月发布《武汉园林病虫害预测预报》,供园林相关部门参考。
建立人工繁育体系相当繁琐。用王志华的话说,就像养了成千上万个“虫孩子”一样,它们吃什么、住哪里,是冷还是暖,甚至“成家生娃”,每个细节都需要大量时间和耐心去探索。花绒寄甲的饲养难度很大,它的幼虫和成虫形态不一样,王志华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为它们分别寻找合适的食物。通过反复试验,王志华发现大麦虫的蛹可以保证花绒寄甲幼虫的营养摄取,让它顺利变成蛹,再变成成虫。“但是,这意味着,为了养好花绒寄甲幼虫,我还要另外再养大麦虫。”王志华说,“养大麦虫也不简单,其个体之间会相互厮杀。所以,等它们长大后,我需要为每条虫都准备‘单间’。”
花绒寄甲成虫的食物则选用人工配方饲料,包含黄粉虫粉、大麦虫粉、氨基酸、微量元素、甘油等成分。这一组合是从4组饲料中筛选出来的。通过对比试验,用这组饲料喂养的花绒寄甲存活时间最长、产卵量最多。
王志华还拿来一个透明小盒子,告诉记者:“这是我为花绒寄甲设计的双层‘别墅’,能让它们更舒适地居住、繁育。”小盒子四周有很多小孔,保证通风、透气。上层是生活区,有取食盘、水源管、产卵卡等,下层则是“厕所”,花绒寄甲的排泄物会通过中间的隔网掉落下去。“这个灵感来源于小猫、小狗的笼舍,下层是一个抽屉设计,可以定期清理,十分方便。”除了食物、房子,她还对花绒寄甲生活的最佳温度、湿度作了研究,以及在什么温度环境中,成虫产的卵既不会孵化,又可长久保存。
天牛的生物防治得到大规模应用。经过几年研究,王志华和同事们一起攻克各种难关,终于摸索出适宜武汉的天牛天敌人工繁育体系,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天牛天敌花绒寄甲、肿腿蜂的存活率和产卵量,并获得两项发明专利。王志华介绍说:一项发明专利是花绒寄甲饲养盒;另一项发明专利则是释放卡——像一个白色“小口袋”,是用来释放天敌的装置。有了这套天牛天敌人工繁育体系后,肿腿蜂和花绒寄甲得以大规模繁殖。2018年以来,武汉平均每年天敌推广量达20余万管。目前全市11座公园、180条道路绿地均已应用天牛的生物防治技术数万株大树得到了保护。如果市民看到大树上挂着释放卡就说明这株树上驻扎着“虫虫特工队”。
019年起,王志华开始研究延续课题——《天牛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她依据天牛幼虫、成虫、卵、蛹的不同发生阶段,采取生物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必要的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成功打造了一个“周年防控技术体系”。
作为一名“女汉子”,王志华在工作中不怕虫子,而是一名无所不知的“高高博士”。她经常与虫子打交道,甚至在赏花时也会被花上的虫子吸引。当别人都在赏花时,她总喜欢捉住带回去饲养。她的丈夫和女儿都很支持她的工作,女儿甚至把她当成动画片《可爱巧虎岛》里的昆虫学家。
除了科研工作,王志华还是小朋友们喜欢的“王老师”。她积极参加单位举办的各种科普教育活动,主讲的科普课程深受小朋友喜爱。她编写的书籍《身边的昆虫》获评武汉市优秀科普作品。每次教小朋友们认识昆虫,她都会感到很有成就感,想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全部告诉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