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电影的后期制作通常需要分包给几十家公司来完成,这个过程对制片人来说往往是痛苦而无奈的:与几十家公司沟通本身就是脑力加体力的双重挑战,而不同公司生产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候临近上映,拿出的成品却完全不能用,这更是很多制片人的梦魇。

昨天,全国首个影视产业后期制作共享空间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揭幕启用,打破了电影后期制作接单——发单——生产制作的固有模式,为电影人描摹了一幅“带着创意来,拿着作品走”的美好蓝图。可以说,影视产业后期制作的革命性创新,上海又走在了全国前列。

只要你有创意就来实现吧

与上海迪士尼乐园一路之隔的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同样是一个造梦的地方。这里曾经是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员工体育馆,经过一番改造后,变身为占地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影视“梦工厂”。

走进这里的一楼,首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是一间6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制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可以进行动作捕捉拍摄,也可以进行综艺节目录制,短视频拍摄,甚至可以举办一场小规模的电影高峰论坛。更让电影人兴奋的是,这里的一切都无需自己购置,你只要提出需求,共享空间就可以完美匹配你的创意,真正实现“背着背包来做电影”。

“共享空间就像是电影制作产业的富士康工厂,具备高度集成的优势。”浦东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负责人江传荣说,在这里灯光、美术、导演、化妆、服装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从海量的人才数据库里寻找,组成一支最合适的制作团队。而所有硬件设备也可以从共享空间租用,甚至包括5G传输、存储等新基建设备服务。“不管你是一名导演,编剧,还是一位普通的网红,只要你有创意有想法,就可以来共享空间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多功能制作空间的对面,是一间绿幕摄影棚,也被称为虚拟摄影棚。记者探访时,一位全身黑衣的姑娘,正对着摄像机做出各种姿势,身上还挂着一颗颗白色感应器,就像是穿着一条条灯带。江传荣说,这里同样实践着共享的理念,“虚拟摄影棚实现了线上线下的集成创新,这里采用的动作捕捉摄像机是松下最新款产品,可以自动追踪和匹配人物动作和虚拟场景,无需在后期进行人工手动调整,大大减低了工作量。同时,这里采用的软件供应商,可以提供2万多个虚拟场景,冰山、草地、万米高空的飞机,都可以用最好的机器和最好软件来拍摄。”

工作人员正在绿幕摄影棚里拍摄

上海共享空间是一个由影视后期制作企业共同建立的共享生产模式,旨在探索中国影视后期制作参与全球竞争的上海模式。这个共享空间包括录音棚、配音棚、剪辑室、审片室以及办工空间、会议室等,涵盖了电影后期制作的所有流程。所有工作室都是对外开放并共享的,是所有电影人的“共同家园”。

这个共享空间为影视制作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以影视制作的正版软件为例,一个制作公司每年需要向软件企业交付上百万元的正版软件使用费,而在共享空间,这些费用可以被降到最低。

更重要的是,在共享空间内,影视制作的质量能做到“稳定输出”。共享空间背后依靠的是中国影视后期制作产业联盟(筹),这个联盟拥有300多家企业,3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几乎代表了中国影视制作的最高水平。

浦东新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黄玮表示,M-Station是浦东国际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的英文缩写。其中,“M”代表Magic,象征着创造奇迹的地方;同时也代表“Movie”,强调电影领域的重要性;而Station则寓意着人生与艺术梦想的枢纽站。黄玮期待未来这里能够成为影视产业的梦想之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启用的仅是影视产业园共享空间一期项目。未来五年,这里还将建设二期、三期工程,预计将拥有5到6个大型共享摄影棚。届时,相关制作人员规模将达到1000人,每年可完成20部左右的电影后期制作任务,使其成为国内最大的影视后期制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