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龙猫》正式登陆院线,这是宫崎骏的动画第一次在内地公映。那些年,欠宫崎骏的那些电影票终于可以还了。上映首日,《龙猫》拿下近2000万票房,仅次于《海王》,位居第二。那个曾经带给我们无限温暖与爱的胖家伙依旧魅力不减。30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还爱它?故事还要从1988年,《龙猫》诞生时说起。
《龙猫》诞生于1988年,是吉卜力工作室的第三部作品,之前是《风之谷》与《天空之城》。那时候,吉卜力的辉煌时代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达到巅峰。这部作品对于吉卜力的意义,比前两部作品更重要。别忘了,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就是蠢萌蠢萌的龙猫。
对熟悉吉卜力动画的影迷来说,不管是宫崎骏、高畑勋还是近藤喜文的作品,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种风格:现实世界观中的写实主义动画,与虚构世界观下的幻想动画(比如《风之谷》、《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等)。当然这两种风格都不是绝对的,互有交叉,比如《龙猫》,在高度写实的乡土气息中,就加入了幻想元素。
可以说,《龙猫》的出现,为之后的吉卜力作品开拓了一个全新的方向,也让吉卜力的风格变得更加丰富,更加符合大众的审美口味。而且即便不是这部动画的主题,《龙猫》中那种敬畏自然、爱护环境的倾向,也与宫崎骏的作品价值观一脉相承。这部时长只有86分钟的动画,历经三十年,而魅力丝毫不减,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看一次,都会有全新的感受,不变的,是那份永恒的爱与温柔。
这不仅仅是“情怀”两个字能解释的,多少平庸的作品都打着“情怀”的旗子,来赚取廉价的称赞,让“情怀”听起来好像是可以抹去缺点与不足似的。《龙猫》的经典,是因为它真的经典,从任何一个角度来看,都耐得住咀嚼,都会带来满足的享受。
《龙猫》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在所有吉卜力作品当中,可能是最简单的故事之一,所有情节场景基本都发生在乡村的家和医院两个地点。电影有大量偏于抒情的画面,转折也并不多,谈不上跌宕起伏——电影的那种平静、真诚与温暖的气质,才是真正打动观众的所在。每次重看,都能发现宫崎骏的良苦用心,即便这个故事表面看起来很简单,但细究,叙事上也有许多巧妙的心思。
电影一开场就是搬家情节,生动有趣,轻巧地表现出小月与小梅这对姐妹的感情,而直到二十分钟后,观众才发觉,原来这家人的妈妈是缺席的。故事从这里开始有了一丝哀愁的色彩:这对姐妹的妈妈住在医院,两个天真快乐的小女孩,心底也有一份担心与期盼。
在这部动画电影的开场,宫崎骏巧妙地引入了一个神奇的角色——灰尘精灵。这种小精灵的出现预示着后面龙猫的出现,为整个故事热身。随后,小梅因缘际会掉入树洞,邂逅了龙猫。尽管一开始,她的父母和姐姐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在一场雨中的相遇让小月开始相信妹妹的话,从此,姐妹与龙猫之间的友谊拉开了序幕。
这段雨中戏是《龙猫》的灵魂所在,也是许多影迷津津乐道的情节。虽然简单,却充满了诗意:姐妹俩在雨中等待爸爸,却迎来了一个不速之客龙猫。而龙猫也在等待着更加神奇的狸猫巴士。整个情节通过简短的台词和人物动作、背景声音来渲染情绪,展现了耐心、美好和细腻的一面。悠然自得的节奏、专注于新奇细节的视角以及浓厚的情谊,使得这段情节乃至整部电影都立住了脚跟。不需要跌宕起伏的转折,只需要赤子之心时不时地闪现光芒,就让整个故事充满生命力。
在这段雨中戏之后,又出现了一个浪漫的桥段:小月和小梅种下了龙猫送的橡果子,在似梦非梦的世界里,姐妹俩再次遇到了龙猫,施展神奇能力,让橡果子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最后抱着龙猫翱翔在天空中。此时,观众也随之达到了愉悦与惊奇的巅峰。
以前觉得,这部电影成功的关键是龙猫的形象设计得太讨人喜欢了。胖胖的、善良、蠢萌、憨厚,让人印象深刻。后来发现,这部动画之所以优秀,不仅仅是因为龙猫这个形象。甚至在龙猫第一次出现之前,电影就已经足够出色了,因为细节太精致了。一个没有温柔之心、不懂得爱的作品创作者,绝对画不出也拍不出这样生动有趣的细节。
电影开场的搬家戏,宫崎骏巧妙地呈现出一种探险片的感觉。小月和小梅两姐妹探索乡下的房子,一步步地带领观众进入这个空间。姐妹两个的动作细节无比精准,那种欢闹的氛围瞬间让观众投入其中。此外,还有两姐妹竞赛、妹妹模仿姐姐、分开单独探索等诸多用心安排,真实生动地令人叹服。
《龙猫》是宫崎骏在STUDIO GHIBLI的第三部电影,因为这部平静而温馨的电影使得龙猫这个可爱的生物在全世界都家喻户晓。这部电影不仅在技术上做得非常出色,更在情感上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总的来说,《龙猫》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动画电影,它值得每一个人去观看,去体验它所带来的那份纯真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