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前面就是沙家浜!

1939年10月,“江抗”部队奉命西撤。仅有少数地方部队数十人和隐蔽在阳澄湖畔后方医院流动治疗的“江抗”伤病员数十人留在苏州一带,辗转阳澄湖畔......阳澄湖畔人民把新四军伤病员看作是革命的火种,抗日的希望。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通过敌人层层封锁线,为伤病员治疗。机智的乡亲们把伤病员放在小船上。敌人来了,小船就驶向芦苇荡深处;敌人一走,乡亲们马上趟过湖水,到船上给伤员换药、送饭送水,躲过了敌人多次搜查,留下了抗日火种......

为歌颂和纪念新四军伤病员,1957年,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解放军第20军军长的刘飞将军撰写了长篇回忆录《火种》。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团创作了现代沪剧《碧水红旗》,后剧名改为《芦荡火种》。同年,毛泽东观看京剧《芦荡火种》后提议把剧名改为《沙家浜》。1964年沪剧《芦荡火种》进京演出并被北京京剧团改编为京剧。同一时期,现代交响音乐《沙家浜》创作成功并在全国各地巡演。转眼间已是2021年......近日,为庆祝建党百年华诞常熟大剧院开展了“沙家浜大舞台”红色文艺精品展演周活动,特邀上海、南京、苏州的表演团体和艺术家来虞献演!如今的《沙家浜》依旧动人~

多媒体交响乐《沙家浜——世纪波光》6月30日晚在2021常熟“沙家浜大舞台”红色文艺精品展演周闭幕演出暨多媒体交响音乐会《沙家浜·世纪波光》中举行。此次音乐会结合了朗诵、评弹、合唱、管弦演奏等多种元素,同时通过多媒体影像技术将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进行融合。音乐会第一部分精选改编了交响乐《沙家浜》中的七段原曲,《军民鱼水情》《敌寇入侵》《智斗》等耳熟能详的选段将听众带回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第二部分《世纪波光》分为“雄关漫道”“姑苏画卷”“新世纪”三个乐章热情歌颂了党领导人民历经血与火的艰苦斗争充分表达了江南人民继承革命传统谱写历史新篇章的雄心壮志。此次演出主题鲜明编排新颖气势磅礴激发了全场听众的爱党爱国情怀。锡剧《沙家浜》6月27日晚红色经典锡剧《沙家浜》复排首演并同步举行了江苏省锡剧团常熟分团揭牌仪式。此次复排版的锡剧《沙家浜》由江苏省锡剧团与常熟市锡剧团联袂出演省团团长周东亮饰演郭建光常熟国家一级演员金冬梅饰演沙奶奶。

锡剧《沙家浜》的演出不仅是对常熟市锡剧团新生力量传帮带的一次难得机会,也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次深刻的党史教育,一场艺术的视听盛宴。现场观众蒋琴芬表示:“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看这个戏让我重温历史,很有感觉。”

锡剧《沙家浜》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在江南水乡开展地下斗争的故事。剧中,地下党员阿庆嫂智斗敌人,依靠广大抗日群众,成功掩护了郭建光等18位新四军伤病员。最终,他们迎来了新四军主力部队,将敌人一举全歼。下月6号,此次演出全体阵容将赴上海献演,对常熟进行一次深度宣传,之后还将在全市乡镇开展巡演。

京剧《沙家浜》的演出也是近期的一大亮点。6月23日晚,上海京剧院《沙家浜》剧组部分演职人员走进京剧《沙家浜》故事的发生地,演绎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现代京剧沙家浜选段。台下观众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那段峥嵘岁月,感受到了“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军民鱼水情”、“智斗”等经典场景所传达的情感。

走进故事发生地演绎故事,让演员们感同身受,体验深刻。赵宏运是上海京剧院的一名演员,他表示:“帮助我在舞台上更好地展现郭建光这个人物,宣传那种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革命精神。”通过这样的演出形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