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2023年第一期《人口与健康》刊发了卫健委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司长杨文庄的文章,提出要鼓励地方在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方面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十四五”期末,使家庭负担有效降低。

中国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代之前的6左右,降至1990年的2左右,再降至2010年后的1.5左右,2022年1.05,2023年在1.0左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倒数第二(仅比韩国略高)。

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三大趋势加速到来。

022年中国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达到14.12亿人,这是自1949年以来除了三年自然灾害期外的第一次负增长,与我们在XXXX年对人口总量的预测结果相符。2020年中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净增204万。然而,XXXX年总人口仅为141260万人,净增仅48万,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新低。到了2022年,总人口降至141175万人,比XXXX年减少了85万人。这意味着中国人口总量已经接近顶峰并开始回落,进入负增长阶段。

过去,从8亿到10亿、从10亿到12亿以及从12亿到14亿都分别花费了12年、14年和24年的时间。而在2016年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预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2亿人,但这一目标并未实现。当时过高地估计了全面二孩政策对生育率提升的影响,同时认为2015年的总体生育率在1.5-1.6之间,预期2020年和2030年的总体生育率分别为1.8。因此,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14.5亿人的峰值。

联合国同样对中国人口增长进行了高估。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对中国人口有9个预测方案。其中中方案假设2015-2020年、2020-2025年、2025-2030年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70、1.72和1.73,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31年达到14.6亿人的峰值;低方案则假设这些年份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45、1.32和1.23,预测人口将在2024年达到14.5亿人的峰值。尽管联合国最新的《世界人口展望2022》调低了对中国未来人口的预测参数,但仍认为从2023年起,中国总和生育率的大趋势是缓慢上升。中方案生育率参数为:2030年上升到1.27,2040年上升到1.34,2050年为1.39,到2100年上升到1.48左右。

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约为1.15,而在XXXX年已降至不到1.1的较低水平。随着生育堆积效应消失,生育率还将进一步下滑。如果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中国的人口将持续负增长。在人口见顶之后的前25-30年内,萎缩速度可能相对较慢。然而,随着1962-1975年高生育率时期出生的人口进入生命终点,预计从2050年开始,萎缩速度将明显加快。

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1》中的方案预测,到2050年中国总人口将下降至12.64亿人,而到2100年,这一数字将降至6.85亿人,占世界比例将从现在的18%降至6.5%。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736万人,占总人口的18.9%;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056万人,占总人口的14.2%。 从城乡来看,城镇地区老年人口占比更高,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老龄化加剧正从人口红利期转入人口负担期。 为了应对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 但是,老龄化问题仍然存在很多挑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

您好,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也是我国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预计到2035、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分别达3.27、3.93亿,占全球老人比重将分别为36.8%、40.4%,届时大致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65岁以上的老人。

未来养老负担、社保支出和政府债务将持续上升。 未来医药、养老、医疗等行业都是大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韩国等亚洲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比美欧更严重,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韩国最新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0.8(联合国的代际平衡黄金综合生育率是2.1),可能跟美欧移民政策比亚洲更开放有关,但是欧洲的大规模移民涌入带来了社会治安变差、种族冲突、社会撕裂、白人比重大幅下降等新的问题。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也会对经济潜在增长率产生影响。 但是我国正在采取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例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构建和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等等。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老年人生活指南》白皮书,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人口老龄化将对劳动力供给、资本积累以及劳动生产率都会产生不利影响,进而阻碍经济增长。

此外,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预期、三孩政策效果并未显现,未能扭转中国出生人口下降趋势,生育堆积效应已基本结束,出生人口自2017年以来连续六年下降。 少子化加剧也是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生人口经历了三轮婴儿潮,分别为1950-1958年的年均2100万,1962-1975年的年均2628万,1981-1994年的2246万,之后逐渐下滑至2003-2012年的约1600万,其中2012年为1635万。第四轮婴儿潮原本应在2010年后出现,但因长期严格执行的计划生育而消失。

从出生人口看,2021年出生人口前三的省份分别为广东、河南、山东,分别为118.3万、79.3万、75万人,仅广东省出生人口超百万,合计占全国的26%。

但是,根据育娲人口《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1》中方案,到2050年,我国出生人口将降至773万,为印度的1/3,2100年降至306万,仅为印度的1/4。

根据我们的估算,2016年的总和生育率冲高至1.7,较2015年明显上升。然而,2017年略有下降,2018年再次明显下降至1.5左右。到了2019年,总和生育率基本持平;但在2020年,仅为1.3;XXXX年已经降至1.15;而到2022年,不到1.1(按照出生人口每年956万计算)。从国际比较来看,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22》,法国、美国、巴西、英国、德国、日本分别为1.79、1.66、1.64、1.56、1.53、1.3,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则位居全球倒数之列。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现阶段低生育率的原因已经从死亡率驱动转向功利性生育消退和成本约束驱动转变。生育基础削弱、生育观念改变以及生育的机会成本和直接成本高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

首先,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现象削弱了生育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结婚率自2013年见顶后持续回落,晚婚晚育现象日益突出,1990-2020年平均初婚年龄从22.9岁推迟至28.7岁。第二,结婚后选择丁克的家庭在增多,尤其是在较为发达的一二线城市。第三,生育年龄推迟、环境污染、不良生活方式、生殖卫生保护缺失等导致不孕不育率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不孕不育率为12%-18%。

其次,生育观念的改变也使得生育率趋于下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一代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改变。与父母辈相比,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把生育作为必然选择。70、80后生育观念保守,认为生育是必然选择;但现在90后、00后更加追求自我满足,不愿意过早被生育束缚,倾向于晚生、少生、甚至不生。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很多女性不愿因生育被困在家中,从而降低生育意愿。并且,由于社保体系的完善,社会养老功能逐渐强化,“养儿防老”观念逐渐被淡化。

最后,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高是抑制生育行为的“三座大山”。在“四二一”结构的家庭中,养老负担重且挤压生育空间;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机会成本高。根据育娲人口2022年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在统计的14个国家中,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如果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进行国际对比,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而中国则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家庭户均规模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从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至今,中国家庭户规模越来越小。家庭变小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生育率下降使得家庭子女数量减少,这是家庭户规模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导致家庭成员间空间距离变大;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位,年轻人不婚不育观念等因素影响 。

022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7,较2021年略有降低,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2022年男性、女性人口分别为72206、68969万人,占比分别为51.2%、48.8%,男性比女性多3337万,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4.7,较2021年略有降低,目前处于历史低位水平,“重男轻女”的错误思想有明显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意识觉醒等原因造成婚姻市场匹配困难,农村“剩男”和城市“大龄剩女”问题突出。

人户分离现象是指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现象,这一现象与户籍制度、经济发展密切相关。2021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46.7%,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18个百分点。根据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49276万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694万人,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跨省流动人口达12484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92.7%,流动人口增长69.7%。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2021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为5.04亿人,其中,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为1.19亿人,流动人口为3.85亿人。与202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2.2%,市辖区内人户分离人口增长1.7%,流动人口增长2.4%。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吸收人口流动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地区吸收跨省流动人口的能力较强。具体数据显示,2020年,东部地区吸收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人,占比达73.54%;中部地区吸收955万人,占比为7.65%;西部地区吸收1880万人,占比15.06%;东北地区吸收468万人,占比仅3.75%。

上述数据分析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进,但同时也反映了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于人口流动趋势,人地挂钩机制不完善,流动人口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公平化,同一城市内教育、医疗等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尽快建立人地挂钩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按照常住人口配置。

另外,我国人口呈现出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的趋势,东北、西北地区的人口持续流出。人口进一步向经济发达区域、大都市圈城市群集聚,但分化加大。值得注意的是,全部6个人口萎缩省份都位于北方地区。人口随产业走,人们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和更好的发展机会。

010-2020年,中国东部人口占比上升了2.15个百分点,中部下降了0.79个百分点,西部上升了0.22个百分点,东北下降了1.20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人口占比分别为39.93%、25.83%、27.12%、6.98%。分省看,广东和山东两省的人口超过了1亿,分别为1.26亿和1.02亿,合计占全国总人口的16.1%。河南、江苏、四川等9个省份的人口在500万到1亿之间,云南、江西、辽宁、福建、陕西等17个省份的人口在100万到500万之间,而宁夏、青海、西藏等地则不足100万。

在这十年中,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六个省份的人口出现了萎缩现象,分别减少了555万人、657万人、796万人、1155万人、3379万人和6464万人。这些地方都位于北方地区。人们用脚投票,奔向南方。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人口迁移经历了从“孔雀东南飞”到2010年后的回流中西部,再到近年的粤浙人口再集聚和回流中西部并存。在城市层面上,人口持续向少数核心城市集聚。一、二线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入但增速放缓;三、四线城市的人口持续净流出。在都市圈层面上,人口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分化加大。在城市群层面上,人口进一步向核心城市群集聚。

从国际上看,美国人口迁移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在地区层面上,从传统工业主导的铁锈8州集聚到向能源、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西海岸和南海岸集聚;二是在城乡层面上,人口在城市化中后期明显向大都会区集聚。日本人口随产业持续向大都市圈集聚,但在1973年左右从向东京圈、大阪圈和名古屋圈“三极”集聚转为向东京圈“一极”集聚。

人口集聚分化促使房地产市场不断分化。需求向大都市圈和大城市群集中。在少子老龄化背景下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加分化但也会出现人地分离、供需错配等问题导致一二线城市高房价和三四线高库存

中国城镇化战略长期存在“控制大城市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倾向,与人口迁移趋势背离。分地区看,2010-2020年东部城市建设用地增速低于城镇人口增速3.3个百分点;而中部、东北、西部分别高20.3、17.4、24.3个百分点。分规模城市看,2010-2020年1000万人以上城市城区人口增长25.4%,但土地供给仅增长2.6%;20万人以下城市人口增长22.8%,土地供给增长47.8%。人地分离、供需错配,导致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高库存。而且货币超发使得广义货币增速多高于名义GDP增长,尤其刺激供给短缺、优质公共资源富集的一二线城市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尽管近年中国城市发展战略逐渐调整为“以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都市圈建设为突破口,对中小城市分类施策”,但任重道远,共识还未形成。

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议以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为核心加快构建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居住导向的新住房制度,更多发挥房地产实体经济功能,回归居住属性和制造业属性。

根据提供的内容,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提高了9.1%。文盲人口3775万人,文盲率由4.1%降为2.7%。从区域来看,2020年北京、上海、天津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于11年,受教育程度较高;山西、广东、辽宁等10省介于10-11年,黑龙江、湖南、河北等14省介于9-10年,青海、云南、贵州、西藏4省在9年以下。但是近年来,社会阶层流动放缓,名校录取中来自农村和寒门的比例下降。

我国收入基尼系数由2015年的0.462升至2021年0.466,税前收入前10%的人群收入占比由2000年的35.56%升至2019年的41.43%。1978-1998年北大清华等名校农村学生超三成,90年代中期开始下降。2021年清华在内地招生约3500名,农村及专项计划实施区域学生占21%,若没有针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清华农村生源比例不到一成。此外,就像中国香港年轻人被一套房子绑架一生,高房价抑制了社会阶层流动和年轻人奋斗的梦想。住房制度决定房地产市场。全球各经济体房地产市场表现差异极大,有的陷入高房价困境,带来各类经济和社会问题;有的暴涨暴跌,引发金融危机;有的房价长期稳定,居者有其屋。1998年内地住房制度改革学的是中国香港、中国香港学的英国(参考畅销专著《房地产周期》《全球房地产》)。

加大教育投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动人地挂钩和金融稳定的住房制度改革等日益重要。

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刻不容缓,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我国老龄化、少子化、不婚化在“十四五”时期扑面而来,将影响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人口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基础要素。生育政策调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一。放开并鼓励生育大势所趋。尽快全面放开生育让生育权重新回归家庭。全面放开生育将是否生育、生育几个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的权利还给家庭由每个家庭自主决定生育的孩子数量。全面放开生育原本不想生的人还是不会生但一些想生三孩的人能生不用担心部分人群部分地区会大幅多生导致出生人口激增。加快构建生育支持体系大力鼓励生育。

中国政府最近发布了一项新政策,旨在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和不婚化的新形势新趋势。该政策的核心是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政策措施,如加大托育服务供给、完善女性就业权益保障、加强保障非婚生育的平等权利等。

这些政策措施旨在提高生育率,改善人口结构,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