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次地震,我们看到很多情感上的宣泄,但较少看到理性的分析。下面这位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的文章,可能对我们反思这场大地震,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有所裨益。

伤痕--书剑子

2008年5月12日的四川汶川地震,牵动了无数人的神经,汶川迅速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这次地震,网络上关注度很高。经济损失惨重。当天晚上22点,官方报道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8000人,很多地方整个镇子几乎被夷为平地。实际上,伤亡人数可能达到7万人,伤残人数可能达到20万。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再考虑间接经济损失,全国人民今年一年的努力可能都白费了。

通过这次地震,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1、 大众科学素养不足:

地震作为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全世界都会发生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地震。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及重大损失的高烈度地震史不绝书。然而,由于我国特色的教育,孩子们从小学就开始接受长达近20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但是关键时刻,这些哲学并不能救人一命。地震来临时,只有科学的避震知识才可能给你捡回一条命。然而,在官方教育体系中并没有任何关于各种自然灾害的急救知识。

为了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加强科普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救互救能力等。同时,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研制更先进的地震监测预警设备,以便在地震发生前及时发出警报,为人们争取更多的逃生时间。

总之,通过这次地震,我们应该深刻反思,提高全民的科学素养和防灾减灾意识,共同努力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您好!关于地震预报,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虽然古代的张衡发明了侯风地动仪,但是现代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长期预报、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来减少地震造成的损失。长期预报主要是研究地震区划,为地区的建筑抗震设防建立科学的依据;中期预报则是为了政府准备救灾物资,制定应急预案作为依据;而临震预报则是地震科学界的主流已经逐渐减弱了在这方面的研究,原因很简单:地震高度复杂,很难准确地在时间空间上预测准确。所以地震抗灾不能依赖临震预报,而只能寄希望于中长期预报,做好地震区建筑抗震设防,做好政府应急预案及救灾物资准备。这样一旦灾害性地震发生,立即开展救援,将损失减少到最低。

此外,网上广泛流传的龙小霞的论文中提到的“可公度法”并不被目前地震学界绝大多数人认可。虽然地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是并非具有精确的周期性。

由于美国Parkfield地区处于地震活跃期,大约每几十年会发生一次地震。根据地震学家的预测,1989年至1992年将发生一次地震,因此在该区域设置了大量的观测仪器进行监测。然而,直到2004年这场地震才发生。尽管在该地区布置了大量的各种仪器,但地震仍然在地震学家们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生了。

Nature于2005年10月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可靠的短期地震预测仍然无法做到[文献1]。该文中提到,大约20年前,地震学家认识到圣安德列斯断层的40公里长的Parkfield部分是他们最有可能获得接近一次大地震的高质量测量结果的地方。他们安装了一个密度很大的仪器网络,来监测一个自1857年以来至少发生过6次大地震的区域。虽然按预测应发生的地震没有在所预测的1993年发生,但监测工作继续进行,2004年9月终于发生了一次6级地震。所记录到的数据显示了以前从未看到过的地震过程的某些方面,但没有发现任何关于2004年Parkfield地震的明显前兆。因此,即使在这样一个受到密集监测的地区,可靠的短期地震预测似乎仍然做不到。

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是减少灾害损失的关键!目前国际防灾减灾的主题已经从试图对灾害的预测转向了对灾害的预防和灾后最有效的重建。这是防灾减灾思想的一个重要转变。各国都大力进行防灾减灾方面的工作,在不放弃监测预测的同时,提高抗灾能力,加大防灾宣传,积极进行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由于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所以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我们没有看见报道说日本对哪次地震预报多么准确,但是在各次地震中日本总是保持着相当少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灾后也能快速地进行救援和恢复建设。可以说,在防灾减灾方面,日本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这两点我在上次九江地震中已经在《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任重道远》一文(XYS20051129)中进行了强调,但遗憾的是,近两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任何改观。

建筑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一些包括:

1. 建筑工程实际规模较大,很难实现深层次的施工管理;

2. 由于建筑工程开展所涉及的部门较多,而设计、施工以及监理都时管理层次上的,都属于本地区凡此,因此若存在不当管理就会存在较大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一些不规范的现象,如“关系户”现象、违规操作等。

目前,在建筑管理方面,我国仍然实行二元化管理。各地建设局主要负责公共建筑、政府建筑和商业建筑的管理。然而,私人业主的建筑,以及未经商业市场交易的建筑,并未纳入建设局的管理范围。实际上,各地的建设局与土地局在房价上涨问题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对于地方建筑安全的监管作用并不明显。

地震中,县级以上政府建筑表现出色。成都市政府投入巨资打造的莲花型建筑群,由著名设计师安德鲁设计,玻璃幕墙完好无损;商品房虽然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现象,但由于正规设计,具备抗震能力,因此损失较小,人员伤亡有限;农民自建房则问题重重。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将毕生积蓄投入房屋建设,采用砖、混凝土等材料,但由于缺乏正规结构设计,完全依赖包工头经验,而这些包工头缺乏结构工程专业知识,静力荷载传递路径往往不合理,抗震设计更无从谈起。

我哥哥作为土木工程师,虽尽力给予专业建议,但仍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耗费6万元建造了一栋20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结构上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堂哥作为当地著名建筑包工头,曾在90年代末自建住宅,几乎犯了所有结构安全大忌。如今,房子已成危房,更别提抗震了!

当地农民追求进深(大门到“中堂”的距离,即房子宽度)。堂哥的房子进深9米,客厅宽8米,采用横墙承重方案,4米跨度预制板。然而,9米跨度的主梁下方没有“梁托”,梁边缘距离门洞边缘仅20公分,高度也不足半米。1米2的门洞未经过梁直接用砖砌。结果不到一年,梁端便出现了直达门洞角的裂缝。对于9米跨度的主梁,他以前从未涉足。为加固梁,加大梁高、增加配筋数量和直径。但不幸的是,4根直径22毫米的钢筋间距过小,且因村内电力不足,混凝土石子无法穿过钢筋间隙。主受力钢筋外露严重,第二排钢筋又配置在中性轴位置,对正截面抗弯无作用。箍筋直径6毫米,间距40公分以上,显见箍筋配筋不足。混凝土密实性不佳,屋面防水未做好,梁长期处于潮湿环境,钢筋锈蚀严重。

此外,前面的走廊采用预制楼板直接放在1米2的悬臂梁上。悬臂梁梁高不足、混凝土密实度不够,负弯矩钢筋严重不足(仅有2根直径10毫米钢筋)。为防患于未然,他在预制板上又浇筑了4-10公分厚的碎石混凝土。实际上,这一措施反而起了反作用——碎石混凝土层增加重量,但对负弯矩抵抗能力无益(这需要工程力学和混凝土结构学方面的知识才能理解)。随后,他又对梁进行加固,在跨中增加一个砖砌柱子,将9米跨度梁变为4米5跨度的两跨连续梁。

学过力学的人都知道,若梁不发生一定挠度,后期砌筑的柱子不受力。假使梁发生大挠度,但在柱子上方会产生负弯矩,而梁上层只有2根细小的架立钢筋,根本没有主受力钢筋。因此,主梁若真的产生大挠度,柱子顶部位置肯定会破裂。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问题。这位农村建筑包工头虽接受过高中教育、有多年工程队经验,但其水平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未经专业设计的房屋,由包工头和农民共同设计建造,安全性难以保证。

学校建筑的质量问题是其中最差的,这主要受多种因素影响。首先,资金短缺是一个重要原因。在贫困山区的学校,教育拨款有限,而且不能像城市学校那样收取大量的借读费等费用,导致资金紧张。此外,在建造过程中,政府部门、教育局主管官员、学校主管官员、包工头等层层剥削,使得用于教学楼的资金更加有限。

当一个地区抗震设防等级提高后,政府部门和重要企业会对房屋进行鉴定和加固。然而,这些学校中的70年代设计建造的房子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因此,学校的老房子设防不足,新房子也存在偷工减料的问题。从大量描述和照片中可以看出,很多学校的教学楼因为整体垮塌而受到严重损害。其中,采用预制板建造的教学楼占较大比例。

预制板建造方便、省钱,平时使用也没有问题,但对抗震性能非常不利。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解释这个现象:将四个砖头放在桌子上围成一个边框,上面放一个小石板,小石板的两端分别压在两侧的砖头上(前后的砖头仅起到围护作用)。此时,当你前后摇晃桌子时,不容易将其倒塌。但是如果你尝试左右摇晃,稍加用力,承受小石板重量的左右两个砖头就会剧烈摇晃。如果你摇晃的频率恰好接近它自身的自振频率,那么它很快就会倒塌。尽管前后两个砖头不容易晃动,但它们无法提供有效的支撑。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墙体横向摇晃时,如果上方还有较大的质量物,很容易导致倒塌。然而,如果沿着墙面内摇晃,则不容易倒塌。在工程力学上,这称为“平面内刚度远大于出平面刚度”。而采用半框架结构、现浇板作为楼板的方式,相当于用胶水将小石板的四周与四个砖头粘接在一起。这样无论从哪个方向摇晃,四个砖头都能发挥作用,总有一个方向的砖头能产生强大的支撑力(面内刚度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灾区有的房子不倒塌而有的倒塌,这不仅仅取决于房子的质量,还与其朝向、承重方案等因素有关。非专业人士可能难以理解这些问题。因此,仅根据房子是否倒塌就直接下定论认为没倒塌的房子好、倒塌的房子差是不严谨的。

根据我查到的信息,房屋在地震中倒塌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没有按标准建造;二是地震超过预计强度;三是工程质量不过关。因此,校舍建筑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

如果一个建筑按照标准进行了设计和施工,但仍然在地震中倒塌,那么原因可能是其他因素导致的,例如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等。此外,一些研究表明,校舍建筑的抗震设防不足、施工质量不好等因素也是导致重大伤亡的主要因素。

地震的两个重要参数:里氏震级和烈度,它们分别衡量了地震释放的总能量和地震破坏程度。然而,许多人对这两个概念并不清楚,甚至在同样震级的地震中,由于断裂模式、震源深浅和震中距的差异,烈度也会有所不同。此外,即使在地理范围较小的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烈度也可能出现显著的差异。例如,孤立山头的烈度通常较高,而沉积盆地由于松软土层的滤波和放大作用,烈度也会增加。

目前,描述地震破坏程度和场地地震剧烈程度的主要指标是烈度。抗震设防也需要考虑烈度,同时与超越概率和峰值加速度等因素关联。通常所说的抗震设防要求“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个划分依据就是两级烈度:低于设防烈度的称为小震,介于设防烈度和“罕遇地震”之间的称为中震,超过罕遇地震的称为大震。而“频遇”和“罕遇”的区分则由超越概率来决定。各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最后与烈度相对应,在实际抗震计算时又与峰值加速度相关联。因此,烈度可以视为一个过渡量。

然而,烈度作为一个描述性指标并不能直接用于指导抗震设计。真正的抗震设计需要结合峰值加速度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记录作为计算依据。更糟糕的是,当一个地区的建筑设防采用烈度这一概念时,同时还采用该地区的建筑损毁状况作为评价地震烈度的描述指标,这就构成了一个逻辑上的循环,显然是不合理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一个地区的建筑设防采用了烈度作为标准,并且以当地的建筑损毁状况作为评价地震烈度的指标。然而,实际上当地建筑的抗震性能可能与其损毁状况并无直接关系。这种情况下,采用烈度作为设防标准和评价指标将导致抗震设计的失效。

综上所述,虽然烈度是一个重要的描述性指标,但它并不能直接指导抗震设计。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我们需要结合其他更为准确的评估方法,如峰值加速度和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记录。同时,我们还需要避免使用烈度作为建筑设防和评价指标的逻辑循环,以确保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您好!您提到了很多关于地震的问题,我会尽力回答您的问题。首先,烈度是用来描述地震强度的一个物理量,通常用里氏震级表示。烈度的大小与地震的震源深度、距离和地形等因素有关。在抗震设计中,烈度并不是作为设防分级标准,而是作为一个描述性指标来使用。因此,烈度高低并不能反映出建筑物的质量好坏。

至于贫富差距扩大和对地震灾害重视程度不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来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于地震灾害的预警和防范措施,提高人们的自救能力和应对能力。

在这次地震灾害中,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例子。首先,一些化工厂的化学物品泄漏,这表明化工厂的抗震设防应该更加重视,因为化工厂破坏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次生灾害。此外,一些重要的化工厂不应该修建在地震危险地带,特殊行业的厂房建设之前应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然而,在这次地震中,许多化工厂倒塌,导致一定规模的化学物品泄漏,目前尚无透明可靠的数据,不知道对环境和周围人口产生了何种影响。

以剑南春酒厂为例,其储存陈酒的库房遭受严重破坏,损失惨重。实际上,根据常理,陈酒库房应进行特殊的抗震设计,如基础隔震等措施,这样即使发生大地震,酒坛子也不会受损。

关于赈灾善款的使用透明度,有报道称2003年北部某省,国家发改委拨付给5900万的赈灾款,但在省级政府手中截留了4700多万元,发放1100多万元给市级政府,市级政府又截留1000万元发给民政局,民政局再次截留50万元发放给灾民。而这50万元是由有关系的灾民获得的,真正没有关系的灾民几乎未得到一分钱。当地居民向省政府反映情况后,省政府高度紧张,将上访者劳教。近日,网易低调发布消息称停止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合作,并由另一个非政府组织接受善款。原因是红十字会不接受监督。关于此事的详细情况,请关注红十字会的声明。

这些具有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往往让人担忧其透明度和善款使用情况。缺乏透明度意味着善款很容易被挪用甚至贪污。国家审计署审计车辆强险时发现,车辆强险理赔花费仅占保险费的不到一半,收取的保险费大部分被掌管该基金的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花费,如工资、福利、办公楼房等,且完全不透明。同样,具有强烈官方背景的慈善组织也让人难以相信这些官员们能有一颗慈善的心。

这次地震灾害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认真反思、总结并迅速落实整改措施,我国在10年内仍有可能发生更多无辜的生命损失。事实上,我对此并没有太大的希望。因为从建国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数十次大小地震。再多一次练习题,我认为成绩并不会有太大提高。过不了多久,生活仍将如常进行。

本文在地震7天整默哀鸣笛响起之时创作而成,以此文表达对不幸遇难同胞的深切同情,并勉励幸存的同胞们走出心理阴影,共同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