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二十七件国宝包括故宫博物院、河北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其中,故宫博物院的国宝包括金瓯永固杯、样式雷建筑烫样、李白草书上阳台帖等 。而河北博物院的国宝则包括“长信”宫灯西汉。

968年,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了一件高48厘米,形状为跪地执灯的年轻宫女,通体鎏金。这是一件非常珍贵的文物。灯盘可转动,灯盘的屏板可推动开合,以调节灯光亮度和照射方向。宫女身体中空,烟灰经右臂进入体内,从而保持室内清洁。全灯分为头、身、右臂、灯座、灯盘、灯罩等部分,可以任意拆卸。灯上刻有“长信尚浴”、“阳信家”等铭文9处共65字。

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是战国时期的一件文物,于1977年在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墓出土。案面已朽,仅存案座,边长47.5厘米。底部是两雄两雌跪卧的梅花鹿,四龙四凤组成案身。四龙独首双尾,上吻托住斗拱,双尾向两侧盘环反勾住头上双角。四凤双翅聚于中央连成半球形,凤头从龙尾纠结处引颈而出。集铸造、镶嵌、焊接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复杂精巧,无以复加。

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是五代时期的一件文物,于1995年在曲阳县西燕川村王处直墓出土。由15人组成,表现了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右边第一人着男装,可能是乐队指挥。12名演奏者皆为女子,身着窄袖襦衫,长裙曳地,分前后两排,所持乐器有箜篌、筝、琵琶、拍板、座鼓、笙、方响、筚篥、横笛等。乐队指挥下方有孝子2人。

山东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包括1.《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竹简(西汉)和2.明衍圣公朝服。此外,还有3.战国铜餐具,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历史和艺术遗产。

1972年2月,山东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大量简牍,其中包括大量战国时期孙膑所著的兵法著作,包括《禽庞涓》、《见威王》、《威王问》和《陈忌问垒》等十六篇。专家们认为这就是《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齐孙子》,因此定名为《孙膑兵法》。《孙膑兵法》是史书记载其名但内容久已失传的古籍,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不但解决了历史上关于孙武和孙膑是否为同一人的千古悬案,也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理论著作。

孔府也称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子孙的官署和私邸,号称“天下第一人家”。衍圣公是孔子嫡系后裔的世袭封号,始于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扩建孔府,封衍圣公后,另建新第,称衍圣公府。历史上每次改朝换代后,前朝的服饰都会被毁掉,不再穿用或收藏,但因孔府世袭罔替和特殊的贵族地位,得以保存大量的元明以来的服饰实物,尤其以明清衣冠为多,几乎涵盖了明清服饰的各个类别。朝服是在比较隆重的大朝会或仪式中穿着的服饰。明代文武官员在大祀庆成、正旦、冬至、圣节及颁降开读诏赦、进表、传制时穿朝服,外任官只在三大节、拜牌及迎诏时用朝服。明代官员朝服继承了唐宋以来的形制,戴进贤冠、穿赤罗衣、裳、白纱中单、蔽膝、革带、大带、玉佩、大绶、袜、履等。

1991年冬,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临淄区永流乡张家庄村东发掘了一座战国时期的大型墓葬。虽然墓葬椁室被盗,但位于墓室内的陪葬坑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青铜礼器和生活用具。设计精巧,制作精致,表现出战国时期齐国手工业的发达兴盛。尤其是一组由多达60件器物组成的铜组合餐具格外引人注目。

这组铜餐具由耳杯、小碟、盘、盒、碗组成,外加罍形的餐具外壳,共达60件。从配套的10个耳杯和10个小碟看,当时已经盛行10人之宴了,而这一传统至今仍在盛行。追根溯源,10人为宴的风俗大概属于齐国、齐地由来以久的习俗。这套铜餐具的出土,不仅反映了当时齐国工匠的高超技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齐国的繁荣和兴盛。

广东省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来自南宋沉船“南海I号”的宋金项饰,是1987年第一次试探打捞时出水的文物。目前从该船打捞出水的文物珍品多达四千余件,是南海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物证。还有乾隆农耕商贸图外销壁纸,该壁纸来自于英国英格兰东北部约克郡的一座一级历史保护建筑——夏活庄园大宅(Harewood House),它是夏活伯爵拉斯切利斯家族(Lascelles Family)的收藏。据文献记载,亨利·拉斯切利斯是东印度公司商船“约克号”的船长,曾在1741-1748年三次乘“约克号”到访广州,这套壁纸是亨利到访广州时订购的一件物品。该套壁纸虽每幅题材各有不同,但相连起来整个房间可以组成一组完整的水乡稻作、茶叶贸易的广州风土人情写实画面,是当时外销壁纸中的佳作。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这套壁纸的购买者及其当时所从事的商贸活动均有确切的文献记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它是早期中英商贸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见证。此外还有金漆木雕大神龛(清),神龛是潮汕民间供奉祖先神位的特制神器,形制有大小之分,大者称神龛,小者俗称椟仔。整体造型庄重,制作精巧,是潮州木雕制品中做工最讲究的一种,以金漆木雕装饰最常见,以硬木制作的则多为素雕。此大神龛高达3.28米,是目前所见型制最大的大神龛之一。人物众多,栩栩如生。目前所见传世最高大、最精美的神龛之一。

四川博物院收藏了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后蜀石经残片和格萨尔唐卡等。后蜀石经残片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这么大规模来展示儒家经典之一。它与文翁石室等一起成为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的最佳代表。格萨尔唐卡则是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宗教绘画艺术形式 。

您好,四川省博物院藏的《格萨尔画传之世界雄狮大王唐卡》是迄今保存下来的为数不多的仲唐中的精品,也是现存唯一一套保存最为完整的格萨尔系列绘画。这套唐卡共有11幅,每幅画面以人物为中心,四周配有相关故事情节,以天上、人间、地狱、降魔、战争、悲欢离合的场面,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格萨尔王传》中的精彩场面。

金翅鸟梵名迦楼罗,汉译为大鹏金翅鸟,为佛教护法神中的天龙八部之一。大理旧为泽国,洱海水经常泛滥,淹没家畜和农田,佛便指派金翅鸟取龙为食,制龙镇水。原大理三塔其千寻塔顶部铸有四只巨大金翅鸟,就是用来镇水的。所以这一地区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此鸟先将头、翼、身、尾等锥出,经细部镌刻,再焊接为整体,清晰的羽纹,缀以水晶珠饰。细腻的工艺和绝妙的造型使这件作品精美绝伦,亦代表了大理国金银器工艺的高超水平。

铜奔马是东汉时期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组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让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疾速向前的动势。其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上,精确地掌握了力学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铜奔马被认为是东、西方文化交往的使者和象征,被确定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汉代文物。

您好,1995年出土的锦缎上织出的虎、鸟、避邪(神鹿)等动物,是根据东汉时期广泛流行的五行学说而设计的。锦面上的四个排布成四方形的圆环纹,可能是星象图的象征。

唐张雄夫妇墓出土了大量彩绘木俑和以木、泥、纸捻、绢帛等材料制作的绢衣木俑,工艺精巧、保存完好,形象地再现了初唐贞观至垂拱年间的唐人衣冠。

《伏羲女娲图》是一件唐代绢本设色画,纵长220厘米,横长116.5厘米。1965年新疆阿斯塔那出土,描绘的是伏羲女娲相拥交媾的景象,表现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类始祖的形象、以及未知的宗教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