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无反顾,他们总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10月2日至7日,山西出现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秋汛,多地遭遇时间久、范围广、强度大的降雨天气,全省平均降水量119毫米。受持续强降雨影响,省内37条河流发生洪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铁路运行受到一定影响。

每次灾害来临,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选择挺身而出,逆向前行。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陆续集结,从四面八方紧急驰援山西。当然,咱“老西儿”在这种时候更要走在前头。据不完全统计,赶赴山西救灾的民间救援组织有100多支,山西的救援队伍占了一多半。

10月25日至27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这100多支救援队的代表之一——天龙救援队。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自带装备赶赴灾区,累了的时候坐着都能睡着,天一亮就爬起来继续忙乎。截至10月23日,天龙救援队先后有14支队伍、380余名队员参与了这次救灾。

天龙救援队队员在稷山洪灾救援中。一次说走就走的救援 带好装备、集结、出发 “如果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将义无反顾。”这是天龙救援队的口号。作为从事户外遇险救援的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天龙救援队致力于为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提供户外救援、灾难救援,向社会各界普及逃生避险、自救互救等安全知识,还会组织举办各类大型公益活动。

10月9日14时48分,山西天龙救援队山搜队长武振宇接到稷山应急局、稷山天龙救援队求助——稷山当地水位还在上涨,灾情可能有恶化风险,需要总队支援。武振宇立即向队长黄刚汇报情况。

“紧急招募令:现需30名队员赴稷山抗洪救灾,会开船的优先,计划出队时间3天,带露营装备、个人基础装备。集结完成后就出发!”9日14时52分,山西天龙救援队山搜一大队微信群里,紧急招募令刚发出,马上就有13名队员报名,组成了第一梯队。

租用货车、调集物资、救援装备清点装车、队长黄刚做出队前任务情况介绍......当日21时32分,13名队员自驾车连夜从太原前往稷山。10日凌晨2时零7分,队员们到达稷山收费站下高速。2时28分,到达应急局任务管理区。2时35分,黄刚、武振宇和任务区负责人对接工作。3时09分,全体队员车内休息,随时等候指挥部指令。8时57分,队员们短暂休整后,接到指挥部指令出发,前往两红市场。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到达两红市场后,队员们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比预估的更加严重,水位持续上涨,村庄进水、民宅进水、商铺进水,水下地形复杂,冲锋舟搜救行动受限,只能用无人机探明灾情后,再驾冲锋舟分组进入洪水淹没区。黄刚介绍说:“市场里的水深约有两米。”队员们开着第一艘冲锋舟先下水探路,但由于水下情况复杂,无法使用舷外机,只能靠桨划船。

就这样,队员们开着3艘冲锋舟,一趟趟往返于水上,帮助当地村民和商户抢救财物,协助商户抢救财产共计价值20余万元(包含香烟、贵重物品等)。同时先后调集24台抽水泵,在两红市场开展抽水排涝作业。10日至14日,队员们除在两红市场进行排水作业外,还支援稷山队在稷山家具城的排涝作业;协助吴壁村搭建过渡安置帐篷10顶,转运纯净水500余件;同时协助电力部门搭建10千伏供电线路为10个村庄恢复供电;携带物资前往荆平村发放;在108停车场架设抽水泵,开展排水作业;前往荆平村配合电力部门进行电力抢修;转运电力施工人员;同时在村里搭建过渡安置帐篷;协助村里架设抽水泵及转运农用机械设备;利用沙袋保护电缆防碾压。15日至22日,队员们的工作还是集中在排水和协助排查隐患及装卸物资上。出队计划里写着3天,但队员们实际工作的天数大都在10天以上。当看到村民惆怅的神情有了一丝舒展;当有人颤抖着紧握救援人员的手嘴里不住说着“感谢你们”的话时;队员们的心里好似有暖阳照进。无数次风雨中逆行 各地救援队都很拼国庆期间山西多地雨势连绵局地河水陡涨突堤漫溢早在雨势连绵之初稷山文水祁县等地的救援队就组织当地队员奔赴洪灾一线参与救援一次一次各地救援队的队员们在风雨中逆行救援救灾

以上是一篇关于山西洪灾中志愿者们的故事: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到达两红市场后队员们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住了——当地的实际情况比预估的更加严重水位持续上涨村庄进水民宅进水商铺进水水下地形复杂冲锋舟搜救行动受限只能用无人机探明灾情后再驾冲锋舟分组进入洪水淹没区黄刚介绍说市场里的水深约有两米队员们开着第一艘冲锋舟先下水探路由于水下情况复杂无法使用舷外机只能靠桨划船就这样队员们开着3艘冲锋舟一趟趟往返于水上帮助当地村民和商户抢救财物协助商户抢救财产共计价值20余万元包括香烟贵重物品等先后调集24台抽水泵在两红市场开展抽水排涝作业10日至14日队员们除在两红市场进行排水作业外还支援稷山队在稷山家具城的排涝作业协助吴壁村搭建过渡安置帐篷10顶转运纯净水500余件同时协助电力部门搭建10千伏供电线路为10个村庄恢复供电携带物资前往荆平村发放在108停车场架设抽水泵开展排水作业前往荆平村配合电力部门进行电力抢修转运电力施工人员同时在村里搭建过渡安置帐篷协助村里架设抽水泵及转运农用机械设备利用沙袋保护电缆防碾压15日至22日队员们的工作还是集中在排水和协助排查隐患及装卸物资上出队计划里写着3天但队员们实际工作的天数大都在10天以上当看到村民惆怅的神情有了一丝舒展当有人颤抖着紧握救援人员的手嘴里不住说着“感谢你们”的话时队员们的心里好似有暖阳照进无数次风雨中逆行 各地救援队都很拼国庆期间山西多地雨势连绵局地河水陡涨突堤漫溢早在雨势连绵之初稷山文水祁县等地的救援队就组织当地队员奔赴洪灾一线参与救援一次一次各地救援队的队员们在风雨中逆行救援救灾

0月6日,洪洞县刘家塬村发生山洪,两人被困。当日21时10分,尧都天龙救援队携带冲锋舟、绳索等救援设备前往救援,队长董蓬勃现场指挥,于7日凌晨1时成功救出村民。

同样在10月6日,祁县丰固村遭受大水淹没,需要解救被困村民。祁县救援队迅速收拾装备赶往受灾地区,于13时05分抵达丰固村。在接下来的救援行动中,他们先后救出了两位老人、一个3岁小孩、一名妇女和一个17岁男孩,以及一位瘫痪在床的老人。当天晚上,救援队员和当地消防员合力将老人抬到冲锋舟上,送至安全地带。随后,老人被邻居送到附近医院。天龙救援队先后五次总共救出了10名被困群众。

截至10月7日,新绛天龙救援队连续出队11天10夜,配合武警战士垒坝及配合省水利局和应急部门堵漏管涌。

10月7日21时50分,汾阳天龙救援队接到紧急求助信息,西雷堡村河堤决口,淹没田地和部分住宅。接到求助后,汾阳队立刻出动13人10车,携带救生衣、铁锹、雨鞋、照明灯等装备,前往西雷堡村桥头,进入堤岸装沙袋堵河口。23时50分堵住河口后,队员们继续沿河边排查、堵农田。8日凌晨1时30分接到指令,河口需要再次加固,队员们又立刻回到堤岸,搬运木头桩、钉木头桩,再用沙袋继续加固河口。

自降雨开始就处于备勤状态的吕梁天龙救援队,10月8日接到吕梁市应急管理局命令:支援孝义市抢险工作。从10月9日起,15名天龙救援队队员,携带运兵车一辆、救援车一辆、指挥车一辆、运输装备卡车一辆,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截至10月11日,吕梁天龙救援队3天共排积水2000余立方米,驾船帮助100多户村民安全转移财产。

10月10日上午,山西天龙救援队与清徐县当地有关部门和救援队密切配合,分别派出第一、第二梯队,集结2车9人,携带救援物资前往清徐县孟封镇阎家营村洪灾现场。

“在自然灾害下,只要我们团结、万众一心,就是无穷的力量,人定胜天!”一名队员说。

这个世界有需要的地方,他们将义无反顾地投入救援工作。

山西天龙救援队是一支由退役军人、无线电运动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越野运动爱好者、医护工作者等社会爱心人士组成的队伍。该队成立于2010年6月,2017年在山西省民政厅正式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目前,该队在运城、临汾、大同、晋城、吕梁、长治、晋中、忻州、阳泉等市先后组建队伍36支,目前队伍已基本覆盖山西全境。截至目前,山西天龙救援队先后参与国内外救援131次;解救遇险人员505人次;共计出队7992人次,出队车辆2496台次,出队时长12108.8小时,行程61933公里。此外,该队还发起了山西公益伙伴联盟,发展各类企事业单位和公益组织成为公益伙伴联盟成员,积极为全社会发展公益事业贡献力量。连续5年参与太原国际马拉松医疗保障,出色地完成了马拉松医疗保障任务。

除了男队员外,该队还有几位女队员。她们中有60后、70后、80后和90后。她们温柔与勇敢并存、柔美和坚强并行,巾帼不让须眉、飒爽英姿、不畏困难。

原翠花、武艳和王昕云,她们是天龙救援队的红色娘子军。尽管她们的入队初衷各不相同,但热衷公益的心却如出一辙。

原翠花曾表示,她希望能在退休后的夕阳之年继续发挥光和热。她在健身房练习体力与耐力,徒步穿越省内大部分山头。2019年,她结识了山西天龙救援队队员任怀恩,并果断报名加入救援组织。如今,她已经成为一名正式队员,为救援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武艳则是因为在人生迷茫期看到了山西天龙救援队的招募信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加入了队伍。通过一次次参与大型比赛的保障工作、抢险救援和外出培训,她重新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她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无愧于心便可。

王昕云则是作为家中的独生女,一直受到父母的宠爱。2020年春季,她报名加入山西天龙救援队,并通过了7项考核成为一名正式队员。她现在经营着一家跆拳道道馆,平时会来到队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虽然她们的入队初衷各不相同,但她们都曾说过一句话:“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能帮助到别人,感觉心里特舒服。”这句话也反映了她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在去稷山支援前,太原一直在下雨。武艳看到路面上的积水没过脚腕,感觉这雨下得大了,积水有点严重。然而,当她们抵达稷山,在各个村庄里摸排受灾情况时,她才对“严重”这个词有了重新的定义。作为第一个抵达稷山的女队员,武艳表示,村庄里的房屋泡在积水中,田里的庄稼淹没在积水中。看着被淹的家园,村民们泪流满面,她的心也一起跟着揪着疼。

为了能第一时间掌握突发情况,很多队员都是睡在车里,而武艳则是睡在指挥部的帐篷里,身下躺的是行军床。她说:“室外下着雨,深夜很冷,我们都是和衣睡觉。有一天我是凌晨2点睡的,感觉脚冷得不行,醒来一看是清晨6点,从床上坐起来才看到被子因帐篷漏雨被打湿了,用手一拧,被子上的水哗啦啦地往下流。”

尽管要参加10月中旬的普通话考试,王昕云还是先后在祁县和稷山进行了7天的救灾。她表示:“祁县4天,稷山3天,和爸妈共通过3次电话,每次电话的通话时长都不超过30秒,‘你干吗?’‘我正发物资,忙的了。’‘好,那你忙吧,再见。’”通话30秒钟,3句问候,也成了很多女队员和家人报平安的方式之一。她们说,每天都很忙,听到手机响了,有时连接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女队员们此次前往,所做的工作更多是登记、清点、接收和发放物资。她们也会和其他男队员一起,或搬或抬救援物资。例如,35条厚棉被打包在一起,四五个人一起抬;一趟趟搬运面粉,她们的脸上、身上沾上了一层白色面粉。有的女队员在搬运物资中,不小心扭伤了脚,为了不让队友们知道自己受伤,藏起一瘸一拐的脚重新回到工作岗位。

“有个队员胃不好,去药店买药时,店员看到我们穿着救援队的衣服,死活不肯收钱,还说你们大老远地跑来帮忙,怎么能收钱。” “有热心的村民拎着早餐来到指挥中心,把一份份早餐塞到我们手里。即便我们表示已经吃过了,村民们还是坚持留下早餐。”

采访中,女队员们说起在救灾时收获到的感动,一次次地落泪。武艳说,10月10日第一批到达稷山时已是凌晨3时,很累也很饿,但让她没想到的是,有5个村民给他们一行人端来了热腾腾的粥、菜和主食。

原翠花表示,在稷山县两红市场外,当山西天龙救援队队员收到一群小朋友们送来的爱心餐时,感动不已。每份餐盒上都贴着一张便利贴,上面稚嫩的字迹,有表示慰问的,写着“叔叔阿姨您辛苦了”“希望您吃好喝好”“注意保暖”,也有加油鼓劲的,写着“中国加油!”“山西加油!”“稷山加油!”的字样。

原翠花还提到,一些从外地赶来的志愿者加入他们的队伍,一起搬抬救灾物资。她说在付出的同时也收获着感动。女队员们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她们参加过多次救援和保障工作,包括马拉松比赛和山地越野赛的保障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对高速路口、社区和学校的消杀工作;多个山头驴友被困的救援;发放温暖包和公益讲座的活动;赴河北进行防疫消杀工作;赴河南参加“7·20”抗洪抢险救灾工作等。她们表示虽然很苦也很累,但却很有价值;一次次的逆行而上,也让她们深刻体会到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在这支救援队伍中,还有一对夫妻档。丈夫宁慧雄是名老队员,妻子张丹是入队3个月的志愿者。救灾中,夫妻俩暂时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照顾,用满腔热情,尽心竭力去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从10月8日开始,张丹跟着救援队从清徐到祁县再到稷山,摸排受灾情况、接收和发放物资。10月15日,作为第三梯队增援队员,她的丈夫宁慧雄也前往稷山救援队营地,8岁儿子和6岁女儿则交由孩子姥姥照顾。

虽然夫妻俩同在稷山,因宁慧雄负责救援工作,张丹负责救灾工作,两人几乎没有交集,更别说见面了。但随着大量物资的到来,宁慧雄被临时抽调到救灾组帮忙,夫妻俩有了短暂的碰面。宁慧雄最初跟着车友会的朋友帮忙营救被困的车辆,总感觉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他在2017年加入了山西天龙救援队,省内的救援参加了无数次,还参加了江西水灾、河北防疫、河南洪涝等。张丹说她起初对丈夫的这种做法很不理解,2017年丈夫第一次参与驴友被困的救援时她曾阻止过,丈夫也答应不去了,谁知等她睡着后,丈夫悄悄跑去救援,等到凌晨4时,她起床上厕所发现家中没有丈夫的身影,打手机已提示无法接通。

张丹曾与母亲抱怨过救援工作,但她母亲却全力支持丈夫,甚至经常帮他分担工作,称丈夫是“大家的女婿”。渐渐地,张丹也接受了这样的生活。直到加入救援队并亲眼目睹小宁的心情后,她才真正理解了救援工作的艰辛。

在采访中,夫妻俩表示,尽管他们不能陪伴孩子们成长,但孩子们仍然知道爸爸妈妈去救人了,在家也很听话,这让他们感到安心和欣慰。

内外兼修 为一次次成功救援打好基石

水上搜救相较于陆地救援更具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人海战术”可能是最常见的水上搜救方法。救援队伍驾驶救生艇、冲锋舟或船只在事发水域附近以及下游重点水域进行搜寻。然而,随着各项技术的进步,各种水上搜救设备逐渐被救援组织掌握。

在此次涉及多个地市的抗洪救灾行动中,天龙救援队展示了其水上搜救技术和先进设备,成功解决了许多搜救难题。天龙救援队的队员向山西晚报记者介绍了技术救援的细节。

老人被困在近百米宽的河道对岸 救援队尝试多种方案进行救援

2019年10月7日17时左右,刚刚参与了晋中市祁县丰固村救援的祁县天龙救援队接到当地119指挥中心的电话称,祁县来远镇盘陀村一座桥梁被洪水冲断,山上放羊的两位老人被困,急需救援。

“我们接到通知后立即组织队员出发。”祁县天龙救援队的队长刘建福说。当时,他们组织了8名救援队员,携带2艘冲锋舟、3套绳索和救生衣等装备,经过一个多小时到达了救援现场。

到达现场后,刘建福等人发现,盘陀村位于大山之中,被冲垮的桥梁原本连接着山的两侧。在桥梁被冲垮前,山上确实有小路可以绕行回来,但需要走10公里左右的路程。通过与被困人员的家属沟通,刘建福得知,两个被困的老人中,有一个因为不久前刚刚做过手术,不具备绕行返回的条件。而老人被困所处的河道环境复杂,加上当时天色已晚,立刻实施救援的难度极大。

刘建福表示:“只是当时他们没有厚衣服和食物,又冷又饿。”了解情况后,救援队员利用附近水文站的一台绞轮为被困老人运送了食品、饮用水及保暖衣物,并对老人进行了精神安抚,决定第二天一早实施救援。

2019年10月8日7时,祁县天龙救援队与祁县消防大队武警战士会合,一起抵达救援现场,共同商讨救援方案。

刘建福目测,挡在他们与被困老人面前的河流有近百米宽。他表示:“平时几乎没有水,但连日暴雨导致水位上涨,河道一下子宽出许多。而且洪水裹着泥沙和上游冲下来的树枝、木板等杂物,浩浩荡荡往下游水库汹涌而去。”如何跨越激流救出被困老人,对所有参与救援的人而言,都是个极大的考验。

刘建福介绍了他们的救援方案。第一方案是由他带人驾驶车辆,设法避开洪水绕道走山路,到达老人被困地点并由他们接回。然而,由于多日暴雨,一路上他们遇到了多处山体塌方、桥梁被毁,绕路救援方案遇阻,刘建福一行人只能无功而返。

第二套救援方案,是用冲锋舟强行渡河救人。刘建福说:“但我们在实施中发现,河水湍急不说,河道中还遍布着暗礁,深浅不一,冲锋舟在激流中很难控制方向,不光前行困难,还随时有被颠覆的危险。”

队员石帅尝试着让队友用绳子捆住自己,蹚水过河。但他刚在河水里走了两三米,就一脚踏空,人整个就漂在了河面上,幸好被岸上的队友眼疾手快地拽了回来。水上绳索搭建成了唯一的救援办法。

几种办法都行不通,这让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都着急不已。就在这时候,祁县天龙救援队的队员们发现,在上游不远处,有一条能够到达河流中间且尚未被水淹没地段的钢缆。据当地老百姓说,那是水文站用于水流监测的。见此情景,队员王瑜、王星宇利用绳索技术,先行到达这片区域,做救援接应。但他们所处的位置距离被困老人还有四五十米,阻隔他们的依然是湍急的河水。

时间不等人,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如果还不能开始有效营救,天色变暗后营救将变得更加困难。刘建福果断提出绳索横渡救援方案,但这意味着会有更大的风险,对救援队员的技术和心理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刘建福详细描述了救援过程:“首先是石帅利用无人机,将一条牵引绳送到河对岸,指挥老人将其固定在一根电线杆上,搭建绳索横渡系统。”当绳索被送到对岸后,被困老人因为浑身无力,在队员们的指挥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将绳子固定在电线杆上。与此同时,队员王琼和预备队员孔繁荣也已经到达河流中央的浅滩区。

孔繁荣说,当时他真的非常着急,于是他主动向队长申请跨河救人。在腰间系上安全绳、穿上救生衣后,队友们把他悬挂到主绳索上,协助他横渡河流。由于当时地形是一个上坡阶段,孔繁荣在水里脚不着地,只能用双手拉着头上的绳索前进。当他横渡到河流中央时,身高180厘米的他几乎整个人都没入水中,前行非常困难。最后,因为孔繁荣自重较大,体力消耗巨大,主绳索被拽压得没有了高度,队友们只好把他拽了回来。第一次横渡宣告失败。

相比之下,王琼的体重较轻,且技术过关,因此被要求进行第二次尝试。然而,由于条件有限,绳索高度不够,河道跨度大,王琼的全身都泡在水中,只露出脑袋。在激流中,他喝了很多浑浊的泥水,脸也被呛成了白色。当距离岸边仅剩两三米远时,王琼体力不支,身体悬在绳索上,尽管使劲也无法上升到对岸。“体力消耗特别大,最后那一段路更是如此。”王琼说。当时,他只能双手紧紧抓着绳索,平和了一下自己的情绪,用力将双脚勾在被洪水冲下来的一棵大树的树枝上,休息了几分钟后,王琼调整好体力,把身体摆顺,双臂发力,才翻越到了岸上。此时的他,躺在地上一动都不想动。

时间紧迫,稍作休息后,王琼先检查了老人系在电线杆上的绳结,进一步确认安全后,迅速给老人系上安全带,穿上救生衣,将老人固定在绳索滑轮上,并用对讲机指挥对岸队员缓慢拉拽绳索。15时20分,第一名被困老人获救;20分钟后,第二名被困老人也被顺利救回。“最后是被队友们拉回岸上的,当时真的是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王琼说,“不过,想到成功救出被困的老人,还是挺高兴的。”

另外,有人驾车落水时全靠声呐系统来定位。尧都天龙救援队的队长董蓬勃表示:“声呐设备这两年应用算是比较普遍了。”他的声呐设备分别装在三个箱子里:一个长约80厘米的箱子装的是声呐探头;另外两个小箱子分别装接收影像的电脑、解码器和电源。“最重要的就是那个探头,别看它不大,但它能探测到水下70米深的地方。”

董蓬勃是10月8日接到来自稷山应急大队的求助电话的。当时天已经黑了,董蓬勃以为落水点是在河上。后来他才知道,由于连日的大雨,原本比田地高三四米的道路已经被淹没,更不用说道路两边的田地。

坐在搜救艇上,董蓬勃拿着电脑,另一名队员把声呐探头放在了水里。“我们在上船之前,曾经询问过当地人,他们表示水深应该在四五米左右。然而,实际探测的结果却显示,那片水域的深度约为6.5米。”董蓬勃说。他们拉着探头,在水面上反复搜寻,但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声呐设备只扫描到一次较为模糊的影像。

“后来,无论我们如何搜寻,都再也没有收到类似的影像传回电脑。而且当时已经很晚了,我们在船上搜索时,甚至差点迷失方向。”董蓬勃表示,由于当时的水流较快,尤其是水中泥沙含量较大,影响了声呐发射的超声波成像,导致设备的准确性呈指数级降低,因此当时的条件已不适合继续搜寻。

第二天早晨7点左右,董蓬勃再次带着声呐设备来到现场。白天视野较为清晰,董蓬勃他们上船不到半个小时,电脑便收到了声呐传回的类似车辆的影像。“能够如此顺利地找到车辆影像,主要是因为水中的泥沙在经过一个晚上的沉淀后,已沉降至水底,不再干扰超声波的反射成像,从而大大提高了准确率。”

即便传回了影像,董蓬勃仍不敢确定,那个影像就是他们要找的落水车辆。因为超声波只能反射分辨率较低的轮廓成像,无法像相机那样进行细节成像。他先是用船上配备的工具向下探查,确认基本吻合后,才抛出强磁铁。第二次抛出时,磁铁被吸住。董蓬勃说,紧接着,当地消防队的蛙人下水确认,他们找到的果然是那辆落水车辆。然而,遗憾的是,车上的驾驶员并未在第一时间脱离车辆,已经不幸遇难。

董蓬勃表示,所有的成功搜救都离不开平时的训练。“早期寻找人员时,可能需要蛙人直接下水。但如果水域较宽,水下可见度有限,蛙人下水也不容易找到目标。有了这个设备,我们可以更快、更安全地找到所需物品。”除了声呐系统外,董蓬勃所在的尧都天龙救援队还配备有水下机器人等救援装备,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搜救工作。他说:“所有救援设备其实都与这个声呐系统类似。在复杂救援环境中,它们的效果可能会大大降低。只有通过日常训练、磨合以及熟练掌握各种救援装备的使用,才能在复杂环境中随机应变并提高救援效率。”

天龙救援队员在采访中表示,所有的成功搜救都离不开平时的训练和团队的协作。除了体能,绳索单人技术和系统搭建是他们平时训练最多的项目之一。但这次救人与平时训练不同,老人帮忙把绳子固定在电线杆上时,是否固定牢靠不能确定,没有高差导致绳索弧垂太大,王琼几次被没入水中而呛了水,好在激流浮力背心起到了保护作用。他认为风险虽然大,但当时真的顾不了那么多,救援很多时候就是在安全的边界上进行,因为保证万无一失的安全往往会错失救援的最佳时机。

天龙救援队由热心公益事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发起,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从事应急救援的民间公益性社会团体。他们有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自己闯天下的创业者、家里的顶梁柱、被宠上天的小公主等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行业的人。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天龙救援队!

天龙救援队在灾区架泵排水、为群众发放慰问品、打捞落水车辆等忙碌身影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那一身火红的队服成为了灾区中最美的一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