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阻火器是一种用于石化、化工、轻工等行业的可燃气体输送过程中的安全装置。它可以通过阻止外部热量和火焰的传播来保护罐内低闪点的介质,从而提高罐的防火性能和安全性能。阻火器通常由芯件和壳体两部分组成,其中芯件是核心,是由两层超薄的不锈钢带构成,一条被压成波N形,另一条平面钢带则将它围绕圆心紧紧缠绕而成。从而构成无数个端面,是小三角形直通流道,而且在芯件内部有一个十字结构的支架(或在表面压上丫形架)借以增强芯件的牢靠性,避免芯件被点燃的介质所产生的爆炸压力冲散。介质从三角形狭道中通过,阻火器也正是通过它来阻止火焰在管道中的蔓延,其原理为“器壁效应”,就是火焰与器壁的碰撞进行能量转换,降低了温度。以此原理来设计三角形孔的高度阻止火焰的通过,再加上足够的流道长度来吸收火焰的热量,使其在芯件中熄灭,避免了气体在芯件的另一端被复燃的可能性。
关于阻火器的工作原理,传热作用是一种原因之一。当火焰进入细小通道后,就形成许多细小的火焰流。由于通道的传热面积大,火焰通过通道壁进行热交换后,温度下降,达到一定程度火焰可以熄灭。根据英国罗卜尔(M ·Roper) 对波纹型阻火器进行的试验表明,当把阻火器材料的导热性提高460 倍时,其熄灭直径仅改变216%。这说明材质问题是次要的。也就是说传热作用是熄灭火焰的一种原因,但不是主要的原因。
2)器壁效应:根据燃烧与爆炸连锁反应理论,火焰传播的条件是外来能源(热能、辐射能、电能、化学能等)的激发下,使分子键受到破坏,产生具备反应能力的分子(称为活性分子)。这些活性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首先分裂为十分活泼而寿命短促的自由基。这些新的自由基反复地反应,消耗又生成,不断地进行下去。由此可知易燃混合气体自行燃烧(在开始燃烧后,没有外界能源的作用)的条件是:新产生的自由基数等于或大于消失的自由基数。
随着阻火器通道尺寸的减小,自由基与反应分子之间碰撞几率随之减少,而自由基与通道壁的碰撞几率反而增加,这样就促使自由基反应减低。当通道尺寸减少到某一数值时,这种器壁效应就造成了火焰不能继续传播的条件,火焰即被阻止。因此,器壁效应是阻止火焰的主要机理。由此也可以看出阻火器是不能阻止敞口燃烧的易燃气体和液体的明火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