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票房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些原因是:韩国电影不接中国地气,明星识别度不高和中国进口限制等。此外,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也很激烈,尤其是来自好莱坞的电影。相比之下,韩剧在中国市场上的收视率很高。

韩国本土电影在近15年里有着迅猛的发展。1988年,韩国开始采取比较彻底的电影进口自由化政策,好莱坞发行公司全面入驻韩国。此后,好莱坞是上世纪整个90年代韩国说一不二的银幕霸主,每逢暑期、圣诞、新年,都赚得盆满钵满。1993年韩国本土电影占有率跌至史上最低点15.9%。直到1999年初,凭借姜帝圭导演的南北谍战大片《生死谍变》,韩国电影的市场占有率攀升至39.7%。从此,韩国观众开始认可国产影片,制作方开始有信心打造本土品牌。2003年的军事题材大片《实尾岛》和《太极旗飘扬》,更是将韩国电影带领进千万观众时代。除此之外,《杀人的回忆》、《老男孩》等同年上映的电影也收获了从口碑到票房的一致认可。

去年共有167部韩国电影上映,票房收入为8370亿8954万韩元,其中贡献最大的是《7号房的礼物》(观众人数1281万人)、《雪国列车》(934万人)、《观相》(913万人)、《柏林》(716万人)、《隐秘而伟大》(695万人)等类型多样题材各异的影片。截至去年10月,韩国电影的观众人数就突破了1亿人,相比前一年直到11月20日才达到1亿人的情况,提前了40多天。而同期外国电影在韩国上映的足有624部之多,大大超过韩国本土电影的数量,但是总观影人数为7665万5162人,票房收入为5723亿490万韩元,远远落后于韩国电影的票房成绩。韩国本土电影的占有率高达59.9%,达到韩国影史新高。

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表现并不成功。据不完全统计,从2004年至今,中国内地引进的韩国电影约21部。其中,喜剧片6部,爱情片6部,主打动作和特效的影片8部,动画片1部。几乎所有的影片都阵容强大,且位列当年本土票房榜前十位。但是,进入中国市场限制重重。目前,中国境内上映的海外片主要分三种——特种分账片、普通分账片和批片(被中国片商买断版权的海外片),数量每年分别为14部、20部和30部左右。韩国电影进入中国,主要就是通过批片。批片的配额并非每年固定,比如2012年有40多部批片,2013年才25部。

在中国内地上映后,韩国电影《铁线虫入侵》票房仅为705万元人民币。而2016年在中国内地上映的韩国灾难片《釜山行》,则创造了当时的票房纪录。

总体来说,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这与中国电影市场的竞争激烈、观众口味多样等因素有关。

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太理想。虽然有很多优秀的韩国电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它们在中国市场上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一些人认为,这是因为中国观众对韩国电影的了解不够,或者因为中国观众更喜欢好莱坞电影。

此外,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上的表现还受到了审查制度的影响。由于中国对外国电影有着严格的审查制度,许多韩国电影在中国上映时都会被删减或修改。

由于审查程序繁复,许多韩国电影在中国内地错过了最佳上映时间。例如,《汉江怪物》在韩国于2006年7月上映,而在中国内地直到2007年3月中旬才上映。当时,该电影已在网络上出现了多个版本的中文字幕,因此大部分影迷更愿意在网络上观看而非去电影院支持。同年8月在韩国上映的韩美合拍大片《龙之战》在韩国和美国(9月上映)票房表现良好,但直到2008年5月中旬中国内地才正式引进。由于热潮早已过去,该片最终以2770万元人民币票房惨淡收场。强大的网络资源和字幕组的迅速反应让很多韩国电影迷都更愿意在线观看网络上的版本,而非去电影院观看迟到近一年的影片。此外,一些网站视频还通过正规渠道与韩国片商接洽,因为不需要获得公映的龙标过审相对简单,也无需承担票房风险。

《雪国列车》的过审过程同样经历了反复。据投资出品韩国希杰电影公司介绍,《雪国列车》从剧本创作阶段就决心要在中国上映,因为这样大的投资必须依靠中国、美国等电影市场才能获得更多利润。去年8月1日韩国本土公映后,片方开始向中国电影管理部门报审,期待早日上映。去年11月份有消息称《雪国列车》已拿到分账片配额,有望年底上映。然而,片方是在今年3月9日,也就是放映前一周才公布档期。据了解,部分情节暴力血腥,影片被要求删剪,最后在中国上映版本删剪了1分钟。

韩剧对票房刺激有限

“虽然《来自星星的你》很火爆,但对韩国电影在中国的票房刺激影响并不大。”业内人士表示,无论韩剧在中国有多受欢迎,这并不能保证韩国电影在中国市场的票房收入。例如,“韩剧收视女王”河智苑2010年主演的韩剧《秘密花园》风靡中国,轰动效应丝毫不亚于《来自星星的你》。然而,仅一年后,河智苑主演的韩国电影《深海之战》在中国公映,票房不过2000多万元。该影片在中国上映的时间只比韩国晚两个月,河智苑还亲自来北京宣传。

《雪国列车》导演奉俊昊也表示:“不仅是中国,东南亚国家也是一样。韩剧人气高一些,电影人气则少一些。电视剧更容易探讨一些大众化的内容,而电影则具有其独特的世界观,不太容易和电视剧去比较。我相信总有一天,韩国电影也会有机会得到较好的反响。”

不过,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业务总监于侃并不认同韩国电影在中国国内没有市场的说法。他以上海电影节为例说:“韩国明星的人气最高。当韩国演员走过红毯时,很多观众还没认出他们是谁,女粉丝已经开始疯狂尖叫:欧巴、欧巴......”

在本次展映影片中,亚洲电影的韩国板块片目受到了粉丝和文艺青年的追捧。观众表示,既有商业娱乐方面的作品,也有注重现实批判的韩国文艺片。金基德来上海电影节时就表示,很高兴自己的影片有这样一个途径能让中国观众看到。而一些青春题材的偶像电影上座率更是疯狂,几乎场场爆满,还要加排一场。

不过,电影节有它的特殊性,一年一度的电影盛事吸引的是全国各地的电影爱好者,与平时大众对电影的鉴赏能力有一定区别。既然纯粹的韩国电影在中国水土不服,不少韩国导演干脆尝试来中国发展,但结果也不尽如人意。例如,《我的野蛮女友》的韩国导演郭在容,在中国拍《杨贵妃》时和片方起了冲突,最终只能离开剧组;《八月照相馆》的导演许秦豪来内地拍了投资过亿元的《危险关系》,还请来了章子怡和张柏芝助阵,但在国庆档只收获了5000万元票房,成为2012年中国内地最赔钱的电影;金世勋的《新妈妈再爱我一次》,最终票房也以惨淡收场。

然而,也有几个例外,金容华执导的中韩合拍片《大明猩》在中国市场拿下了过亿元的票房。吴基焕的《分手合约》中国国内票房更是接近2亿元。安兵基的两部中国版《笔仙》,以非常低廉的千万元投资共收获高达1.5亿元人民币的票房。

《笔仙》和《笔仙2》策划、制片人李亮文表示:“《分手合约》也好、《笔仙》也好,包括今年《大明猩》,之所以票房不错,是因为这些类型片都是属于韩国电影人最为擅长的模式,同时也是中国观众最认可的模式。”他解释说,“韩剧温情、催泪的路子有很好的观众基础;韩国式惊悚片也很有影响力;而《大明猩》依靠的特效,也是韩国人擅长的东西。”

日前出现在香港电影节的韩国导演姜帝圭指出韩国导演在中国拍的电影不接地气的问题,他认为这是韩国导演和中国观众之间缺乏了解造成的。姜帝圭建议,中国制片方可以把韩国编剧写的剧本分发给200个随机挑选的观众,请他们看完之后给出修改意见,编剧再根据这些反馈对剧本进行修改,相信这样出来的作品就会更加接地气。

虽然有不成功的前车之鉴,但是仍旧有中国片商愿意与韩国导演合作。日前有消息称《来自星星的你》片中配角韩星刘仁娜及安宰贤即将出演中国电影《婚礼日记》,还请来了韩国导演许仁茂执导。《婚礼日记》出品方负责人刘晶在接受访问时承认邀请刘仁娜和安宰贤这两位韩国明星加盟影片是考虑到《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的影响。他还强调,之所以刘仁娜和安宰贤同意出演,是因为许仁茂导演在韩国电影圈的影响力。

资深电影业内人士刘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两点原因,其一,韩国导演的酬劳和中国国内导演的要价比起来要低得多。即便是只执导过一两部有名作品的香港新导演,片酬通常也能达到韩国导演片酬的好几倍。其二,当红的韩国明星并不好请,但韩国导演好请。如果一部电影先请了一名韩国电影导演,再由这位导演去邀请韩国明星,就要容易得多。

中国观众对于韩国演员的认知度不够。《非常主播》宣传方、不愿具名的甄姓女士告诉记者:“中国广大观众认识的韩国演员就那么几个。我曾经引进过《非常主播》,因为男主角是车太贤,记得当时发布会现场记者的提问都围绕他主演的《我的野蛮女友》,这时距离《我的野蛮女友》放映已经过去5年了。我们专业的记者对他们的认知度如此,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

《我的野蛮女友》的另一位主演全智贤算是在中国的名气最响亮的韩国女星之一,但她主演的电影一直难以在华卖座。除了《我的野蛮女友》,《雏菊》和《夺宝联盟》票房也都惨败而归。2011年,全智贤与李冰冰合作推出的《雪花秘扇》,国内票房3000多万元,已是她的最高纪录。其他韩国明星的日子也不好过,张东健主演的《无极》虽有1.8亿元的票房,但遭到一边倒地口诛笔伐。去年,他和张柏芝、章子怡主演的《危险关系》 耗资过亿元,票房却只有6000多万元。元彬主演的《孤胆特工》一度在韩国创下最高票房纪录,到了中国内地却无人问津。裴勇俊主演的《外出》在中国拿走的票房还不够支付他的行程费用。

韩国娱乐圈中在演电影一线演员包括金东元、薛景求、河正宇等,还有被誉为韩国“葛优”的国民演员宋康昊,在中国识别度都不高。就拿宋康昊来说,他外形跟电视上流行的“花美男”完全不同,阔脸小眼,既不勇猛也不清秀,但由他领衔主演的电影分别占据了去年韩国年度票房第二三四位。换句话说,他一个人便带动了3000多万名观众(占韩国总人口三分之二),缔造了名副其实的票房神话。

目前,中国片方最看重的演员无疑是李敏镐和金秀贤。圈内人最近经常提到的一句话是:“趁着李敏镐和金秀贤现在还这么火爆,赶紧找他们拍电影......”负责李敏镐等韩国艺人的中方代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确实有很多片方邀约,但目前还没有看到合适的剧本。

“此前的‘韩流’明星都没有现在这两位这么火,确实有很多人来找他们演戏,片酬都给得不低,有的甚至说演一天就行,目的就是带动票房。他们和我们谈的都是商业价值,没有考虑这个角色是否适合演员。”她透露,金秀贤和李敏镐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都是电影,但是只考虑韩国本土电影,并无来华计划。金秀贤想借新片摆脱“都教授”的形象,而李敏镐出演以上世纪70年代的首尔为背景的犯罪题材影片《江南布鲁斯》。

对于韩国演员的“挑剔”,她认为源自中国市场大,各种因素多变,而大多数韩国演员对中国市场不太了解,所以一般比较当红或大牌的演员都不敢轻易接戏:“中国市场新锐导演多,但是多数韩国艺人只认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李安、吴宇森、周星驰这几位大牌导演,其他导演都不认识,没有信任度,因为他们对于中国的市场不太了解,只能靠这些有品牌保障的大导演,以及搭戏的演员阵容和整个团队来判定影片质量的保证。”

此外,两国演员在接戏频率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演员一年拍好几部电影、电视剧,同时扎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韩国演员基本上一年最多拍1到2部。韩国电影的拍摄周期较长,多为半年以上,有时可以为了一个冬天的景等一年。他们对中国高密度的工作有点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