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中,30岁被认为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这个年龄意味着应该成家立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同时,也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和稳定的经济收入。人们普遍认为,在30岁时应该达到一定的生活理想状态,如果没有达到,就是失败。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年轻人往往面临来自社会和父母的压力,感到无所适从。

当代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对“年龄偏见”的过度关注。我们不能期待在特定的年龄就达到该年龄最理想的状态,而应该学会如何面对这些压力。挪威学者拉尔森和索勒姆曾提出过“年龄歧视”的概念,这是一种基于年龄认知的刻板印象、偏见和区别对待。年轻人同样容易受到这种歧视的影响。例如,3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常常被贴上“剩女”的标签。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人眼中,30岁是一个如此重要的时间节点呢?主要原因是古代人的平均寿命较短,医学水平有限,生命周期被压缩和加速。以明朝为例,男性的平均寿命为54.4岁,到了30岁,生命已经过了大半。然而,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寿命延长,知识爆炸,学习成本降低但学习维度无限扩张,职场竞争激烈,时间变得越来越紧张。因此,即使快到30岁,很多人仍然保持着“二十而蹲”的状态,未立即晚。

对年龄的歧视还表现在所谓的“三段式人生”。这种观念将人生划分为上学、工作、养老三个阶段,这是过去几十年大多数人的生活节奏。然而,在长寿时代,这种三段式人生已经不再适用。我们努力积累的财富很难支撑长达二三十年的养老阶段。因此,年近三十时,立不立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纠正社会上的年龄歧视,使人们认识到人生不应被分割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界限。

纠正年龄歧视并不是要改变原有的年龄刻板印象,坚持某个确定的时间节点就应该做某事。相反,我们应该克服年龄带来的焦虑。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因为“三十未立”而感到着急,也不会因为“四十还惑”而失落。

最近我在看《我就是演员》,其中一期表演的是《北京爱情故事》。有一个演员叫房子斌,因为表演失利而没有过关。临下场前,他对章子怡、吴秀波、徐峥等评委说:“都说四十不惑,其实到了四十岁,惑得一塌糊涂。”对于演员来说,40岁如果还没有出名,那他出名的机会真的是微乎其微了。除非遇到一部大火的剧作,并在其中饰演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一夜成名。然而,这种机会千载难逢。更大的可能是永远在一部部名不见经传的电视剧里作为配角出现。

大多数人生,就像不出名的演员一样,永远没有主角光环,没办法一路打怪升级成为大boss。平庸,才是活着的最终宿命。前段时间,高圆圆参加了一档节目《我,39》,在节目中,她评价自己为“平庸”。对于这样的评价,很多人并不认可,毕竟她是多少人心中的女神,在《倚天屠龙记》里饰演的周芷若也成了一代人的回忆。然而,高圆圆解释说:作为演员,她是平庸的。

回想起在《倚天屠龙记》剧组时,常常因为自己不过关,导致大家无法按时收工。甚至在她33岁入行14年后参演电影《搜索》时,还创下了剧组的NG纪录。那时候,她觉得:自己心里其实是有很多扇门的,期待门里有很多宝藏。但当自己去打开那些门的时候,才发现门后空空如也。她才深刻认识到,尽管上帝赐予她一副适合大荧幕棱角分明的长相,自己在演员这条路上,哪怕是43岁时,53岁时,也注定是平庸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这种境遇:在某个领域上觉得自己有天分,期待在某个年龄段就能打开命运赐予的礼盒,一战成名,结果却发现自己什么都不是。于是开始陷入自我怀疑,否定,认为这一生注定一事无成。但说到底,比起宇宙的浩瀚,谁敢说自己不平庸呢?从这一点来说,三十而立,更像一个伪命题,越接近这个年龄,越相信奇迹不会在某个特定的年龄段发生在我们身上。

三十未立的焦虑,除了内在的自我不认同,更多的是外在不认同。我们父母那辈,在23-25岁基本上都进入婚姻的状态,开始了人生新的篇章。所以,在面对年轻人时,总希望用不屑的态度唤醒年轻人,复制他们的经历。但用现在的标准来看,23岁-25岁处于刚毕业1-3年之间,直接进入婚姻状态是很难完成的。长辈们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和思维,只能指责年轻人三十未立的人生状态,包括迟迟不进入婚姻、不端正的工作态度、不切实际的梦想等。

在年龄歧视的世界观点里,只有特定的人生阶段做出符合此年龄段的成就才算是精彩。那些奔三却一事未立的人正承担着一份理想被现实打破的焦虑,还承受着来自长辈不理解的压力。这个世界关于“三十而立”的成功学有很多,却没有谁告诉我们如何接受或者改变自己“三十未立”的状态。

尽管没人能定义我们在特定的年纪做特定的事,但三十岁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人生趋于稳定的一个年纪。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庸并非逆来顺受,不再寻求突破,反而是用尽全力,在自己的人生隧道里,探寻更多人生可能。首先,我们需要拒绝内心的自我障碍,勇敢地面对现实和自己。

每个人都会在面对选择和未知时感到害怕和焦虑,这种担忧会刺激心理的自我保护机制进入预警状态,无意识地为自己寻找可能失败的理由。例如,当周六下午才开始准备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时,如果未能完成,就会理直气壮地归咎于时间不充分。这种行为被称为“自我障碍”,即在进行一件事之前先给自己预设障碍,并提前准备好若干推脱的理由。

二十多岁的人很容易陷入自我障碍的怪圈——优秀的人太多了,我无法得到我想要的。这种悲观恐惧的心态压过了对成功的渴望,导致做任何事情都无法拼尽全力。多骨牌效应开始显现,越是设置障碍越失败,越失败越设置障碍。现在开始不如彻底抛弃“三十而立”的压力,将视线从外界的看法转移到自己所做的事情上,具体地思考如何使自己做的事情更完美地完成,而不是宽泛地悲观恐惧、沉浸在恐慌中,更不是将时间精力用在提前找好失败的借口之上。

2. 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

世上英雄总是稀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难以在所有领域都有天赋。更多情况下,终其一生也没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如果你能在二十多岁就能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并刻意练习,几年之后,能力就能超过大部分人了。这里所说的优势领域并非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也就是找到某些领域,你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虽然你不是最优秀的,但也不是那么容易替代的。从大学毕业至30岁,这个时间足够让你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并开始深耕下去。

3. 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

互联网的极度发达既能隐藏一个人也能极度凸显一个人的优势,每个人都应该建立自己的个人品牌,树立自己的行业影响力。什么是个人品牌?就是把你自己的经验、知识、个性、爱好等等进行系统化整合梳理,成为你自己的鲜明标志,让别人可以一提起你这个人脑海中就能不自觉地浮现出你的优势和特点。有一位编辑在校期间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个人影响力。他建立了个人公众号,社会上发生的各种热点事件都会第一时间在公众号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将观点同时搬运到微博、朋友圈等各个渠道。毕业时,没等投简历,就有很多新媒体公司向他发出邀请。你建立的个人品牌就是你穿的衣服、能力的代表。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有选择姓名的自由、选择性别的自由,也有选择年龄的自由。

在这个年龄,人们常常用“三十而立”来形容一个人步入中年。那么,这个“立”字究竟代表着什么呢?在我看来,它并不是指有多少银行存款、买了多少房子或者结婚生子等等,而是代表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无论我们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没有人能够定义我们在特定的年纪必须完成哪些事情。只要我们不停止探索的步伐,生命就会有着无限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