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具有独特匠心和文化地标意义的新建筑相继亮相,同时也引发了对一些建筑丑陋的讨论。建筑的美观与否、适宜性直接体现了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审美品味。更深层次地说,这涉及到当代建筑如何在继承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的问题。

建筑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或人造材料搭建的生产和生活设施,其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技艺、习俗、风格和审美意识等方面。正是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参与,使得建筑拥有了“凝固的音乐”等美誉。在人类发展的漫长历程中,建筑始终围绕着人类的日常生活展开。直到进入技术相对发达、物质产品更为丰富的历史阶段,用于扩展生产、生活与社交的公共建筑开始兴起,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建筑的实用性之外的形态和艺术风格,以及建筑的文化内涵。这个过程值得深入探讨。

妥善处理建筑文化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激发造型创意、延续民族风格、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我们需要准确把握本土与外来的关系。自古以来,建筑受到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习俗的制约,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例如,中国黄河长江流域的先民多居住在平原地带,建筑以泥土砖木结构为主;而欧洲国家则多处于丘陵地带,建筑以石拱廊柱构造见长。在建筑材料的选择、搭配以及营建过程中,人们的语言、习俗和情趣等因素共同凝聚为民族意识,渗透到建筑的每一个细节之中,最终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认同。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既要尊重本土文化传统,又要善于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实现有机结合,让建筑的传统风貌与时代气质水乳交融。

其次,我们要在立足当前的基础上面向未来发展。新建筑应当既展示古老民族的聪明才智,又体现人类共同的审美价值;既展现传统建筑文化的韵味,又体现当下时代的精神;既展示当代行业最高技艺水准,又体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这样的设计,我们可以为当代建筑留取鲜明的文化印记,让人们找到乡愁的记忆。

总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建筑设计不仅要注重外观美观和实用功能,还要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既具有地域特色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建筑作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长城,作为曾经的军事防御工事,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发挥着保障和平安定的实际功用。在此后千百年,长城被赋予更多文化内涵,与长江、黄河等一起成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建筑在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的文化象征意涵,常常和特定的民族国家认同联系在一起。建筑设计建造者,在把握本土与外来关系之时,对这一点尤其需要精思熟虑,尊重建筑的“本土性”。

“本土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全球化时代中的各个民族,汲取外来建筑精华为我所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拿来”不是照搬照抄,不是贪大求洋。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基因基础上借鉴外来建筑优长,在洋为中用、融会中西的深度化合中发扬光大我国建筑传统,提升当代建筑的文化格调和营造水平,才能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进步。

把继承与创新统一起来,赓续传统根脉,注入时代新质,二者有机结合,方可让建筑的传统风貌与时代气质水乳交融,为当代建筑留取鲜明的文化印记,让人们找到乡愁的记忆。传统的沿革存续是动态的历史进程。如果不能吸纳与兼容现代科技和新的审美元素,如果没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与时俱进、革故鼎新,如果无法激情洋溢地注入新的时代精神和审美风尚,建筑艺术不可能保持长久而旺盛的生命活力。

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许多固本出新的成功案例无不诠释着这一朴素的道理。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孔子研究院、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博物馆和宁波博物馆等大型场馆的设计,不仅保留中国传统建筑的恢宏壮观,还结合时代需求,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或吸收地域文化,或融入民居特色,为文化传承留下宝贵的建筑范本。除场馆类建筑外,民居建筑亦如此。像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杭州富阳东梓关回迁农居、莫干山大乐之野庾村民宿、红河元阳哈尼族民居改造、内蒙古清水河老牛湾村舍、湖州安吉景坞绿色农居、温岭桃花源小区、西溪南村望山、山东凤凰措的翻建项目等,力求把古典民居的韵致和现代生活理念密切结合起来,妥善处置私家房舍宅院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把当下生活的烟火气融入古典山水园林之中,在市井的喧嚣之地开辟一方闹中取静的洞天,让人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所有这些,都是当下建筑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积极探索。

既尊重规律又发挥个性,这是我们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该坚守的原则。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我们可以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建筑作品,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

建筑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建筑的结构、框架等必须严格遵循力学原理,以实现空间的人居安全等基本功能,还必须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外形美观大方、结构精确合理;布局舒展流畅、内饰优美和谐;既尽可能开掘实用空间,又赏心悦目、给人以安全舒适之感,是基本诉求。此外,建筑语言要协调不“乱搭”,还要充分考虑如何与周边建筑以及环境相协调。任何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周围建筑、生产生活设施、自然景观生态乃至气候条件等共同构成人居环境。一座好的建筑,一定非常重视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关系。所谓“协调”和“对话”,不仅指颜色、造型、风格等搭配不相忤,还指建筑与环境互为补充、相映成趣。比如苏州博物馆,白墙黛瓦和山水园林等元素,使建筑融入文脉传统和地理环境,玻璃、钢铁结构在室内借到大片天光,满足现代博物馆实用需求,立体几何形天窗与斜坡构成极具识别度的屋顶造型,整座建筑与周遭环境和谐天成,又透露出鲜明简洁的现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