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宅,位于东阳市中部,历来是交通要道,享有“十里长衢”的美誉。自唐代僖宗乾符三年(876)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从天台迁居高塘起,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唐代以前称为高塘,宋元时期因街道长达十里,故名长衢;民国时期改名为郭宅。

十里长衢这四个字,足以让人想象出当年的繁华。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和人物在支撑呢?

正值午间,行走在村巷,炊烟袅袅,广播里传来戏曲《醉打金枝》。该曲中的男主角原型正是郭氏祖宗汾阳王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暧。他与升平公平的爱情,夹杂着政治与家族的变迁,经历几经起落沉浮,历经荣辱变幻。就像郭宅这个村庄,起起伏伏,如创办石洞书院时的兴盛和元朝时差点被灭族的灾难,越发地被刻上历史的痕迹,让人喜,亦让人悲。

“璜湖翰墨香,石洞飘遗芳,喜看桃李满枝头,弦歌声声扬......”即使过了二十多年,还有很多人能将这首郭宅初中校歌一字不落地唱出来。一曲校歌,就是一种乡音,在将郭宅的书香味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同时,也将那一代人的心,紧紧地拴在郭宅这一方土地上。

南宋绍兴十年(1148),郭钦止捐田数百亩,并捐石洞之山,独力创办了石洞书院。他还邀请家中藏书充实书院,开创了东阳民间兴学之新风。随后,朱熹、吕祖廉、魏了翁、陈亮、陈傅良、陆游等名家相继来此讲学交游,使石洞书院成为全国“五大名院”之一。

原来的石洞书院,前有大厅,后有紫阳讲堂,两旁为斋舍,四周建有亭台等景点,是书院的后花园。南宋时期,书院的著名景点有清旷亭、月峡、小烂柯、高壁岩、壶中阁、石井、飞云、玉佩等,宛若陆地上的“蓬莱岛”,令人如入仙境。

如今,新修的书院白墙黑瓦,其他设施也在改造之中。再进去,树木苍翠,溪水流觞,朱熹的题刻“石洞之门”依稀可见。站在它的面前,思绪万千。看见的是石刻,猜想的是八百多年前朱熹挥笔题写“洞山”“月峡”“流觞”等字时的激情与惬意。

由此而上十几米,道路崎岖,溢水潺潺。攀爬而上,便见小溪淙淙流水,小径逆流而上。满眼的菖蒲,在水里,在石上,欢快地随风摇摆。七月流火,而在这里汗水立刻消失。虽然没有再上去到清旷亭——大儒们谈诗论书的地方——但可以想见那深厚宏阔的气象。

实际上,在东阳郭氏家族中,不仅郭钦止一房创立了书院,还有其他家族成员也参与了书院的创办。例如,郭良臣和郭良显兄弟创办了西园书院,郭溥的从侄子创建了南湖书院,郭湜的妻子吴氏则创办了高塘书院,而郭伯中则创建了青溪书院。这些书院的存在,彰显了他们对道学之禁的抗争以及对于儒学传承的坚定信念。

此外,还有一项被尊称为“中华一绝”的大蜡烛传说,与郭氏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为了纪念先祖并感恩晋后殿胡公大帝的恩德,郭宅人特意浇铸了一对大蜡烛。每年正月十八,这两支大蜡烛会在安庆庙庙会上展示,而且能够连续燃烧长达300多天。这两只大蜡烛分别高约一人多,重达四五百斤,外层涂有朱红漆料,左边的蜡烛上绘有一条金碧辉煌的盘龙,右边的蜡烛上则绘有一只展翅欲飞的彩凤。要擎起这样一对巨型蜡烛,需要32名壮汉共同协力。严济慈先生曾将这一传统称为“中华一绝,郭宅巨蜡”。

然而,关于这对大蜡烛600余年的历史渊源,至今仍难以确知。家谱记载称,擎烛之举源于郭子仪第十七世后裔曾经因为遭受强劫而被迫前往南京叩谢皇帝。后来被调遣至霸州,其妻子潘氏为此心如刀割。于是潘氏来到安庆庙祈求胡相公的神灵保佑,并且许下了制作巨型蜡烛以示虔诚还愿的承诺。最终愿望得以实现,潘氏制作出了一根如同大屋柱子般的巨型蜡烛,并选定正月十八的庙会日在郭宅大街上游行以示诚挚的心意。

另一方面的说法则是,这对大蜡烛是为了救落难的朱元璋而制作的。传说当时郭宅人将朱元璋藏于巨型蜡烛之中,成功地让他躲过了追杀。自此以后,每年擎抬这对大蜡烛的风俗便得以流传下来。

尽管关于这两段传说的真实性无法考究,但它们都为郭氏家族的历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看着安庆庙内点燃着的巨型烛火,我们不禁想起了历史的沉浮与变迁。无论是家族的辉煌还是族人的辛勤努力,都让这烛火见证了时光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