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鹏轩,十多年前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硕士时,或许没有想到编程将成为他日后的事业。当时,曾鹏轩师从少儿编程教育研究领域的第一批研究者,第一次接触到少儿编程并从事了相关教学实践后,敏锐地洞察到学习编程不仅可以帮助青少年培养逻辑思维,还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逐渐认识到编程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必要性。

归国后,曾鹏轩发现国内少儿编程教育与海外存在巨大的差距,例如师资的匮乏、教学体系照搬国际标准、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等,远远无法满足青少年的学习需求。因此,曾鹏轩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希望可以让中国每个青少年都能接受到最好的编程教育。

2017年,曾鹏轩结识了王宇航。王宇航从小学习编程,曾在大学期间获得“ROBOCUP” 机器人世界杯的冠军,深刻体会过编程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益处。二人相谈极为投机,决定创立核桃编程。

2017年到2019年,是核桃编程从0到1的启动期。这个时期,曾鹏轩的工作重心是验证“科技赋能教育”的想法和实际产品是否相匹配,聚焦测试和研发的启动工作。

2019年到2021年,是核桃编程的发展阶段。通过将前期的想法与产品相互验证后,曾鹏轩确认了科技的确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果与效率,并随之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将产品的科技底座打得更扎实。

2021年至今,处于产品推广期的核桃编程,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从同质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同时,在“All in 科技”的理念下,核桃编程聚焦在科学教育的方向上,进一步牢固产品的科技底座,开拓产品的延展性,在更多的场景和业务领域开花结果。

作为国内少儿编程市场跑出的一匹黑马,核桃编程成立之初就受到一级市场的关注,一路从Pre-A轮融到C轮,2021年揽获的C轮融资金额高达2亿美金,彼时的核桃编程就已实现首单盈利,全球付费用户达320万,完课率达98%。

随着少儿编程学习人数的不断增长,中国少儿编程市场飞速发展。2020年中国少儿编程行业市场规模达84.5亿元,同比增长40.83%,预计2021年这一规模将超过百亿元。

当前,科技革命带动产业升级,科学教育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需要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下好“先手棋”。

今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实现社会各方资源的有机整合,丰富实践活动,提高科学教育质量,使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得到明显提升。

在曾鹏轩看来,科学教育的本质应倾向于“学以致用”。通过科学方法提升学生自主探究世界、创造知识、应用实践的能力,从而更长远地培养青少年对科学的好奇心、独立思考和学习自驱力。基于这一理念,核桃编程日前发布了“实操教学产品1.0”,可让用户60%的时间进行有效实操。独创的“一学九练教学法”,在每堂课中为用户提供9-12次动手实操的机会,高效获取知识,并在实操中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反馈路径,提升思考能力和学习自驱力。

“在脑科学理论中,实操是能活跃大脑的重要方式,丰富的大脑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用更好的方式解决问题。”在核桃编程发布会上,2014年诺贝尔奖得主、人工智能领域专家莫泽教授,通过视频连线充分肯定了实操的意义。

作为目前最火热的素质教育赛道之一,青少年编程在人工智能时代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下为界面教育与核桃编程CEO曾鹏轩的对话内容:

界面教育:此次发布会的契机是什么?请详细介绍一下核桃编程的产品体系以及产品间的协同性。

曾鹏轩:

这次发布的新产品——“核桃编程实操教学产品1.0”——涵盖了智能硬件套装、教程升级、个性化教学引擎等多个方向,全面助力青少年用户通过实操形式高效获取知识,并掌握实际应用的能力。我们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套装”AlphaPi硬件开发平台,为青少年提供软硬件结合的创作体验,打造现实世界的计算大脑。通过对其进行编程,构建数不胜数的应用场景,实现软硬结合学以致用。

其次,我们在产品内容上紧跟时代的发展,将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融入教程中,让青少年了解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同时加强了产品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用户能够用编程技能模拟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深化实操成果。此外,个性化教学引擎的推出让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激发学习自驱力。基于教程指导师服务界面,通过数据统计和学习效果的评价,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

界面教育:“实操”是核桃编程对外强调更多的概念。相较于其他素质品类,少儿编程为何更注重实践?

实操在少儿编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激发用户的感知,将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使大脑处于学习的最佳状态。通过实操,用户可以观察和分析细节,形成判断、推理、验证等思维活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实操过程还有助于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形成行之有效的反馈路径,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与传统学科相比,编程教育在实操方面的优势更为明显。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手和脑需要相互配合,将抽象转化为具体,形成有效的反馈路径,从而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实践证明,学生在做作业时有明确的目标,为了实现目标会不断开动脑筋寻找解决办法,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指导师进行引导,这样对编程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核桃编程针对素质教育的学习效果外化难题,为青少年量身打造“赛级展”三位一体外化方案。通过赛事、考级、展示性活动三个维度,为用户提供所有外化成果的可能性,使用户的科学素养可量化、更直观。这也证明了核桃编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坚持实操的理念是行之有效的。

行业普遍认为,编程教育不仅要学习编程语言,更核心的是发展孩子的计算思维和创造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正逐渐进入个性化教学、项目式学习或STEAM教学的综合素质教育模式。这样的教育体系对我们的孩子提出了比成绩、升学更高的要求,即培养他们的自身能力。

我在宾大的时候,和我的导师一起去做少儿编程的实践。在实践工作结束后,许多原本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的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方式完成了非常好的作品。其中,一组学生制作了一个复杂的炮台游戏,涉及许多数学和物理知识。他们不仅自学了这些知识,还将其运用到项目课程中。这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很多原本完全没有自驱力的孩子,他们在编程教育实践后,变得完全不同了。

界面教育:编程与人工智能技术一脉相承,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让中小学生通过编程教育掌握人工智能时代的基础素养?

曾鹏轩: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在教程设置上,将人工智能的相关内容融入教程知识体系,让中小学生了解科技的原理和应用,同时也加强了产品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项目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编程实践,体验人工智能的工作流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资源上,利用各种在线平台、软硬件结合和数据,提供丰富的人工智能引擎学习路径,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和探索感兴趣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评价,而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观察、记录、反馈、展示、分享等,促进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正如我前面对产品的介绍一样,这也是核桃编程一直在做的事。

界面教育:核桃编程很早就在探索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和辅导,使得学习情况数据化、标准化。随着技术更新是否有新的改变?

曾鹏轩:我们全新升级了“个性化教学引擎”,以布鲁姆的认知理论为基础加入了分支路径的设计。个性化教学引擎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不再依赖单一学习路径而是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激发他们主动性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兴趣能力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为了让家长能够获得更加客观全面地有针对性反馈和建议新版教程反馈评价采用学习报告推送给家长家长们不仅可以看到学生在课堂当中整体表现还可以看到他们在每个练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获取过程与结果多维评价

界面教育:2017年成立至今能否用几个关键词概括核桃编程发展历程作为掌舵人你做对了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曾鹏轩: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分别为验证研发拓展

在2019年,核桃编程经历了从0到1的启动期,在这个阶段,我们验证了科技赋能教育的想法,探索了匹配我们的想法和实际产品,重点关注测试和研发的启动工作。XXXX年,在我们前期的想法与产品得到验证后,我们发现科技确实能够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果与效率,因此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将核心竞争力的底座打得更扎实。目前,我们正处于产品推广期,期待“核桃编程实操教学产品1.0”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在市场受到更多客户的青睐,让更多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我们的产品。

做对的事,始终坚持“实操是掌握编程技能的唯一办法”这一理念。

界面教育:距2021年3月高调宣布2亿美元融资以来,核桃编程这两年似乎低调不少,主要的工作重心在哪?取得哪些成绩?

曾鹏轩:

我们始终坚持实操理念,注重技术研发,潜心研发打磨新产品,践行科学教育。在这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核桃编程收获了一些成果和认可,如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成为行业独角兽和瞪羚等。

界面教育:核桃编程的业务包括几大板块?

曾鹏轩:

自2017年8月成立以来,核桃编程通过创造性地打造“实操教学产品1.0”,发展成为集合素质培养产品、智能硬件套装、赛级展解决方案及数字出版内容的多元化科技公司。在落实科学教育加法的实践之路上,核桃致力于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并以此培养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我们的实操素质延展系列秉承“掌握一种素养,就是选择一种生活”的理念,致力于构建一个横跨人文与科学的通识型平台,提升每个用户的认知兴趣,让用户收获更有品质的生活方式。

界面教育:在美国读研期间,你曾随导师在当地教授少儿编程,据你观察,少儿编程在美国这些年有哪些变化?国内市场是否也经过这个阶段?有哪些可以本土化的经验?

曾鹏轩:

少儿编程渗透率排名第一的国家是美国(44.8%),从1966年至今,他们经长期发展积淀,在编程教育的各细分领域已形成了专注游戏教学、专注低龄段培养、关注垂直人群、软硬件结合等的行业参与者。美国的少儿编程现今呈现出以下特征:从教学内容来看,全龄段覆盖,紧密结合了学科理论与编程实践;从教学场景来看,软硬件融合渐成趋势,编程本身具备“技术”特性,与软件、硬件天然结合紧密,不同学习场景融合渗透也带来了非常积极的效果。在国内市场方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本土化:一是根据中国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课程设计;二是结合中国的教育教学体系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三是充分利用国内的教育资源和产业优势,推动产学研结合;四是加强与中国政府、学校等相关方的合作,共同推动编程教育的发展。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软硬件共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实现B端和C端的互相引流。美国的编程教育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而经过科学设计的引导型软件和能够动手实践的教学方式正是合适的教学资源,与鼓励自主探究的思想相辅相成。

这与我之前在宾大时与导师一起开展的实践项目密切相关。许多原本对学习感到厌倦、缺乏主动性的学生,通过这种实践方式成功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作品。

当前,我们的教程设计不断以学生为中心,以实操为核心进行调整。与传统的语数外教学方法相比,我们今天的教学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编程实操的方式,孩子们可以更加扎实地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还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