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四个聚焦”认真谋划,是2023年学院工作的抓手。安徽省经济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题组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诗词资源,通过印证传统诗词与经济学原理美美与共,拓展了经济学课程思政的实现形式,为学院管理经济学课程思政提供了借鉴,为聚焦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提供了思考。

在经济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公开课环节,学院工大点孙超平老师由多科授课水平转移到了生活中的水瓶,谈及了家里保温的水瓶和不保温的水瓶,通常是不保温的水瓶使用频率高于保温的,即不保温的水瓶驱逐了保温的水瓶。这是孙老师对劣币驱逐良币律的生活观察。通过谐音双关引入经济学悖论,授课构思可谓匠心独到。贾谊在《谏铸钱疏》中指出,如果放任民间铸币,就会导致“奸钱日繁,正钱日亡”的乱象。劣币驱逐良币律,映射的是市场失灵。为了规避这一现象,政府就要始终抓住“放管服”改革这一牛鼻子,坚韧不拔地推进这一“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对于金融领域的“脓包”,该戳的还是要戳的,否则会有道德风险。对比劣币驱逐良币律和贾谊的谏铸钱疏,引入市场配置资源和政府监管调控之间的关系,也是公开课的匠心设计治所在。

有人为了金钱铤而走险,而杜十娘却怒沉百宝箱。为什么对于金钱的态度会如此大相径庭呢?这其实就是金钱的悖论。金钱原本是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先后经历了从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和电子货币的转变。如果唯钱是从,就会沦为金钱的奴隶;如果正确认识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的功能,对金钱就会持“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中立态度。实际上,金钱本无罪,贪者罪之。至于用钱,是节俭一点好呢还是奢侈一点好呢?《管子》中记载有“俭则伤事,侈则伤货”的经典表述。为什么太节俭会妨碍生产的发展呢?这是因为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个环节构成,太节俭就意味着消费不畅,自然会妨碍生产的发展。太侈奢就会浪费财物,尤其是稀缺资源,这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无论是节俭还是奢侈,都要有度。节俭和奢侈,其实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经济学家凯恩斯由观察蜂群现象引发了思考,认为是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如果想要走出经济危机,就有必要采用“减收增支”的财政政策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和实施逆回购”的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当然,凯恩斯经济学有个假设前提,那就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其实消费还有可能取决于巅峰时期的消费习惯,即消费习惯的形成具有不可逆性,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粮食丰产了但粮农为什么不丰收呢?《汉书·食货志》记载有“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的经典论述。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粮价高就意味着生活支出的增加,自然会伤及消费者;如果粮价低了,可能会导致粮食的需求增加,但粮食需求增加的幅度会小于粮价下跌的幅度,从而导致粮农的总收益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背后的道理。因此,叶圣陶先生《粜米》所揭示的现象也就很好理解了。中国是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农业基础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削弱,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洪范八政,食为政首,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全网刷屏悼念袁隆平院士,因为他让我们远离了饥饿。

供求决定价格是西方经济学的起点。亚当·斯密的水与钻石之谜引出了供求决定价格的思想。白居易《卖炭翁》中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悖论实际上是“供求决定价格”的现实再现。学习经济学可以释疑解惑;学习传统文化则更容易了解民生疾苦。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通常被概括为哈姆雷特式的两难。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是消除哈姆雷特式两难终极路径所在之处。其实《六国论》中“赂秦还是不赂秦”悖论即是西方经济学中“合作还是不合作”困境的写照。通过高效沟通打破信息壁垒走出囚徒困境并合作赢未来才是正确之路。

囚徒困境中的信息不对称自然让人想到信息甄别理论。韩愈在《马说》中以良马喻贤臣、伯乐喻圣主明君极写知遇之难如何有效识人用人呢?庄子《九征》给出了答案: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九次征召后不肖之人即可获得提拔机会。

在授课过程中,我们首先从汉文帝时期治国乱政的危害入手,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金融现象。接着,我们从古诗词反映的不公平、不平等现象出发,讨论了当前社会上部分人因传统文化缺失而造成的三观迷失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解读一些社会现象和经济学悖论,启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他们的辩证观念。最后,我们试图印证西方经济学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美与共,以期运用传统诗词巧妙地解决经济学课程中的思政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