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域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年的来历: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古时候,有一种叫做“年”的凶猛怪兽,每到腊月三十,便窜村挨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个腊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个村庄适逢两个牧童在比赛牛鞭子。“年”忽闻半空中响起了啪啪的鞭声,吓得望风而逃。它窜到另一个村庄,又迎头望到了一家门口晒着件大红衣裳,它不知其为何物,吓得赶紧掉头逃跑。后来它又来到了一个村庄,朝一户人家门里一瞧,只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只好又夹着尾巴溜了。人们由此摸准了“年”有怕响,怕红,怕光的弱点,便想到许多抵御它的方法,于是逐渐演化成今天过年的风俗。

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的过年习俗:(大总结)

1. 大年三十(1月21日):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传说中,每到除夕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要是不守岁第二天见不到你了可怎么办呢?

2. 腊月三十也叫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南方新年有吃馄饨的习俗,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

3.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守岁的主要活动内容是包饺子。

4. 正月初一(1月22日):传统年俗中,初一拜年一定是长辈或者左邻右里,一般不出远门去拜年。除夕守岁后,初一早上人们开门互相道贺“新年好!平安吉祥...”。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祟。

5.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6. 大年初一的早餐除了饺子,还有汤圆,它的取意是:事事如意,全家团圆美满。大年初一这天,汤圆不叫“汤圆”,叫“元宝”,吃汤圆也不叫“吃汤圆”,叫“得元宝”。

正月初二(1月23日)大年初二,金吠报春。这一天,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在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饭。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

正月初三(1月24日)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传统习俗中,正月初三被认为是老鼠嫁女儿的日子,所以到了晚上要早早休息,不能打扰到老鼠嫁女儿。为了地里的收成,早早的睡觉吧!农历正月初三,又称为“猪日”。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正月初四(1月25日)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正月初五(1月26日)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按照传统习俗,大年初五的子时就开始接财神了,老百姓都会争先恐后的上香迎财神。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正月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每逢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都会举行祭典以表庆贺。道教和民间主要习俗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有些地方,天日时,妇女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

正月初九,天日,也称为“天公生”。这一天被认为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人们会举行祭典来庆祝。在道教和民间,有祭玉皇、道观斋天等主要习俗。有些地方,妇女会在天井巷口摆放清香花烛和斋碗,向苍天祈祷求天公赐福。

旧时的正月初九晚上,男女相聚在大树下(最好是桂花树),唱歌祈请玉皇大帝最宠爱的小女儿七仙女下凡。所唱歌曲必须欢乐吉祥,让七仙女高兴。只有她一高兴,父皇玉帝才会保佑人间一切顺利。

正月初十,即1月31日,被称为“大年初十”,这一天的主要习俗是祭石感恩。由于地和天、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于地,因此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河南地区有抬石头神的风俗,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而在山东郓城等地,人们会抬石头神,初九夜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小姑娘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正月十一,即2月1日,被称为“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将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在正月十一这一天,俗称“请紫姑日”(有的地方为正月十四)。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怜悯,封她为厕神。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正月十二,即2月2日,被称为“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即将来临,人们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在这一天,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点亮各种各样的花灯,如龙、凤、狮子、兔子等等。此外,还有猜谜语、吃汤圆等传统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据说,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

除了观灯之外,元宵节还有吃汤圆、猜灯谜等习俗。吃汤圆是元宵节的一项重要习俗。汤圆是由糯米粉制成的小球状食品,里面通常填充着各种甜馅或者咸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