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其中包括:

- 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

-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 除夕: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 正月初一:拜年、吃饺子、看春晚等。

腊月二十三,民间称“小年”,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灶祭后,便正式开始过年的准备。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

开门爆竹是中国民间在新年之际的一个传统习俗。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开门的第一件事上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来迎接新气象。爆竹是中国的特产,也被称为“爆仗”、“炮仗”或“鞭炮”,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放爆竹能够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成为节日期间的一种娱乐活动,为人们带来欢乐与吉祥。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品种和花色也日益丰富。在重大节日、喜事庆典、婚嫁、建房、开业等场合,人们都会燃放爆竹来表示庆祝和祝福。此外,拜年也是中国新年期间的一个重要习俗。

在新年初一这一天,人们会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然后出门去拜访亲朋好友,互相祝福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是族长带领一批人挨家挨户地拜访;有的是同事相邀一群人去拜年;还有大家聚在一起互相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耗时耗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开始使用贺年片相互投递祝福,从而演变出了现代的“贺年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