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影评可能包含剧透,所以请在阅读之后再决定是否继续。

影片《芳华》讲述了接近世界末日背景下的一群年轻人的成长故事。这部电影让人回味真正的末日,产生两相呼应的感觉。藏传佛教里说,生本身也是八苦的一种,便是生生苦苦捱受。在灾荒的年月里,这一点大概是最为深刻的。

原著《大公报》记述了42年河南灾荒时,某户大小举家服毒,邻人不往救,说“死了好,少受罪”。刘震云的原著人物众多,条线繁复,为了追求完美还原,电影的改编几度停顿。在习惯消费电影的当下,观众不可能耐受得了至臻之美。如同期待已久的《白鹿原》,可能因为政治、电检等原因,必须放弃伟大构图,自甘堕落。这一点,我们只能期待未来几年后的导演版。

冯小刚在这部电影中至少做到了打动观众。身边的人都落泪了。然而,说故事的人最怕就是什么都想说,冯小刚也犯了这个错误。宗教的进入有点多余,完全是为了吸引两个高鼻梁的洋人加入,然后打开所谓的国际市场。

这部电影里,对李雪健的演绎最为钦佩。他很适合演影帝。还有一个蒋公的台词:“我有时候很怀念北伐时期,一呼百应,所向披靡。”这个如果结合时代背景来看,一句话后面是说不出的千言万语。

女童军棋手小姑娘也处理得很好,蒋公夸她亡父时,她面庞坚毅,眼泪却止不住落下。让我也几近下泪。我也是逃荒者的后人。太爷爷要饭、补锅出身,日子好过了以后,看见南来北往的要饭的,总是要接济接济的,因为他知道那苦。小时候也见过要饭的人,那是真的要饭的。大概是九几年从临县过来的吧,也是遭了旱灾,衣衫褴褛的,坐在门槛上说给点吃的吧,家里人给了稠饭,给了几块钱。后来大概就没见过什么真正逃荒的人了。

大三还是大四的时候,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在学校北门外云岭米线吃牛肉炒饭,是夜雪雨交加,风刀霜剑,好不冻煞人。吃到一半,我居然看到窗外有个垂老的乞讨者,隔着玻璃他的影子在外面抖得像片枯叶。那样的夜晚,无论是讨钱还是要饭,总是到了实在为难的境地吧。餐馆的云南主人拿了钱,出去给他让他走了。我本可以让他进来吃顿热汤饭,然而我竟没有。这件事多年想来还是如鲠在喉。

看电影的时候,身旁河南人不少,可能是习惯了冯小刚一贯的喜剧风格,他们随时都能笑出声来。对于电影的情节来说,他们的上一代或者上上一代感同身受,然而他们却已经麻木了。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在面对生命的麻木。政治家们有他们的苦衷,但对生命的麻木可能是这部影片最想传达的信息。在逃荒的过程中,一开始死去的人会哭喊,然后开始抱怨,接着变得冷漠,最后彻底麻木。当卖儿鬻女的现象出现时,我们看到的是冷静的面孔;官员和奸商对待饥民的态度,就像赶牲口一样赶走饥民......这种现象从每个人、每个家庭,到整个国家和民族都有所体现。

有时候,二战后期有人采访街头的日本青年,问:“国家要亡了,你愿意为国赴死吗?”青年回答:“如果这个国家要你为它去死,那么就让它亡国好了。”这段话让人深思。

生命是宝贵的,当一个国家的每一个生命都被尊重和珍视时,这个国家才能真正繁荣昌盛。让我们共同努力,关爱生命,珍视每一个个体,为了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复兴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