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正在征集改革开放40年来个人和家庭档案的他们来说,可是一份难能可贵的资料。平湖档案局副局长华根琪表示:“不同时期伙食账本,是时代变革的历史见证,能记录时代发展印记,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对研究当时的经济、社会现象等都有帮助。”

顾家32年的伙食账本(郑重 摄)

这7个伙食账本,顾德清再熟悉不过。它们都是老父亲顾士森在1976年至2008年间记的。连续32年,记账从未中断。只不过后来父亲年纪大了,不再自己做饭,记录也就停止。此后的十年间,顾德清就再也没见过这几个账本。这些年搬了两三次家,扔过不少物件,他没想到父亲竟然还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它们。

从床头柜里掏出来后,揭开包在外面的几层报纸,顾德清看到的是颇具年代感的本子。纸张略微发黄,封面画着衣着朴素的劳动者,写着“数学练习册”几个大字。每一页作业纸都被分成纵横有序的方格网,详细地记录着日期、家庭收入、伙食支出、结存等。

42年,时光没有抹去顾德清一家留在本子上的痕迹,钢笔写下的字依旧清晰。

“1976年4月11日,吃的是芋头和油豆腐,共花了1.45元。”那年的4月,他们一家平均每四天就能吃到一顿荤菜。到了1999年的10月18日,一家人花了16.8元,吃的是烤鸡和鱼。这一年的10月,他们的饭桌上每天都有荤菜。

账本详细记录每天的伙食支出(郑重 摄)

账本打开了记忆的匣子,时间被拉回20世纪70年代。在顾德清的印象中,那是物资紧缺的年头,“家里的生活比较拮据”。当时他和弟弟才20出头,刚参加工作,母亲是教师,父亲在食品公司当会计,一家人一个月加起来有一百零几块的收入,经济条件在当地算是“比较好的”,但这也只能维持这个家庭基本的温饱。

因此,这些必须用在刀口上的钱要怎么花,需要一家人精打细算。为了做到心里有数,一家之主的父亲决定记下每一笔钱的来龙去脉。这个老会计找来一个学生的作业本,每天从公司的食堂买完菜回家,就在本子上写下当日的花销。他也没想到,这一记就是32年。哪怕后来生活改善了,他依旧保留这个习惯。

两个化肥袋,做成一条裤

虽然账本只记录了伙食开支,但这不妨碍它成为这个家庭日常生活的“见证者”。因为在改革开放前后那段时间,伙食花销几乎是这个家庭的全部支出。拮据时,生活很简单。一斤粉丝一把咸菜直接扔进锅里,白水煮开后就进了一家四口的肚子。

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学会了不少生存的技巧。顾德清记得,那会儿毛衣一件20多块钱,天冷了父亲身体扛不住,只能东借一点,西凑一块,再把毛衣买回来。借来的钱需要用半年去还清。80年代初结婚时,顾德清下定决心,买了一顶大蚊帐,花去了100多块钱,那是他们家两三年的积蓄。这还是在有布票的情况下实现的。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没有票,有钱也买不到东西”。他一年只有八寸布的布票,做一条裤子需要的布是五尺,所以往往只能做成短裤。穿到身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当时顾家一家四口住在40平米的房子里,大家每天早出晚归,忙着一家人的生计。而周围的人也一样,过着忙碌而俭朴的日子。放眼当时的整个平湖,没有高楼大厦,人们普遍住在两层高的房子里,城里的石板路上行人来来往往,要是有一两辆永久牌或者凤凰牌的自行车穿越其中,那免不了要赚足眼球。大家穿着千篇一律的衣裳,灰、黑、蓝三种颜色占领整个街头。某个穿草绿色军装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成为时尚引领者。

变化是在改革开放后发生的。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其中,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

而在嘉兴平湖,改革的春风是在80年代初刮起来的。当时刚调到镇政府工作的顾德清,感受到周围的变化是,农村很多人开始承包土地,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最直观的的表现为,平湖开始出现菜市场。人们担着自家种植的瓜果蔬菜,集中在一起卖。农副产品逐渐增加,物质生活也丰富起来。到了1985年,平湖第一个个体户也出现了。当时还在房管处工作的顾德清,和政府工作人员为这个生意人找到一个店面。对方搭了一个灶台,摆了几张桌子,紧锣密鼓的准备后,一个馄饨店就开张了。此后,大街小巷之中,生意人越来越多。人们挑着担,背着包,摆个摊,开始做起小买卖。“市场打开之后,针头线脑都可以卖了。”顾德清说。

顾德清,一位见证了平湖经济发展历程的老人。1991年至2001年,他担任平湖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主任,负责推动平湖工厂的一系列改革。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调动生产积极性,他参与了从厂长责任制到厂长承包制,再到产权制度改革的过程。

在这十年里,顾德清的工作非常忙碌。他需要参加各种会议讨论、宣讲政策,还要解决各种纠纷。有时候,他会忙到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家。然而,与此同时,平湖的城市建设和人们的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楼房越建越高,马路变得平坦宽阔,车辆在其中奔驰。人们的服饰花样百出,精神状态也不同,“感觉更有干劲”。顾德清一家搬进了较大的房子,还买了一台彩色电视机,“生活逐渐丰富起来。”

如今,经过40年的发展,平湖已经成为一个接轨上海的前沿高地、一座创业创新的滨海新城,也是一个生态宜居的绿色城市。顾德清也已年近七旬。退休后,他和妻子经常出去旅游,还学会了网购,给93岁的老父亲买各种生活用品。他感慨地说:“现在生活丰富多了,不像以前只能填饱肚子。”

当看到父亲收藏得完好的7个伙食账本后,顾德清想把它们捐给档案局。在他看来,这些账本是改革开放后这段历史的记载,而且时间跨度较长,因此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这个变化巨大的时代留下一点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