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英国人关注的这座城市是位于长江三角洲的镇江市。这座城市面积4838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即使在今天,它也仅仅是江苏省一个普通的地级城市。当年船坚炮利的英国人为什么处心积虑要占领镇江呢?给女王写信的驻港总督文咸并不知道,他对镇江重要性的判断和中国历史上很多帝王将相不谋而合。

1954年的一天,镇江丹徒县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聂金海和往常一样跟母亲一起到田里翻地,突然,他的铁锄下发出了异样的声响。聂金海小心翼翼地挖开泥土,果然是一个沉重的金属容器,但是,容器中并没有财宝。他继续向周围挖掘,连续又挖出很多这样的东西。在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当年出土的青铜器,经过修复和整理,远古时期的光辉呈现在人们面前。

这件青铜器名为“宜侯夨簋”,它的底部刻有一百二十余字的铭文。正是这些铭文为人们揭开了这批青铜器身世的秘密。当年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和唐兰等人将这段铭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大意是:四月丁未这一天,周王察看了地图,向南方进行了占卜,对虞侯夨说:“我派你到宜地去当诸侯,赏赐土地山川、人口和武器若干”。为了感谢王的恩赐,夨特意铸造了这只宝器以作纪念。

簋是商周时期仅次于鼎的一种礼器。在西周礼制中,这样的重器只有诸侯才能够拥有。那么得到分封的这位宜侯,他的封地“宜”又位于何处呢?唐兰先生研究认定,“宜”便是今天的镇江丹徒一带。这里是西周时期先吴的政治中心。这是镇江文字记载中最早建立的城市名称距今三千年 。

铁瓮城是东吴时期孙权建立的一座城池,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北固山的前峰,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政治中心之一。铁瓮城始建于东汉末年,平面略近椭圆状。1991年,开始发掘,清理出六朝夯土及包砖墙遗迹、历代官衙建筑遗迹等。

据了解,铁瓮城建城最早、保存最完整,堪称东吴第一城,也是镇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历史坐标。 历经千年沧桑,铁瓮城虽蒙受尘垢,却依稀可见当年的雄伟壮观。

公元209年,孙权为了与刘备联盟,把自己年轻的妹妹嫁给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至此孙刘正式达成联盟,一致抗曹。由此引发了一场名垂千古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孙权于公元229年称帝,统治江东五十余年。

辛弃疾曾多次登临北固山抒发报国无门之愁怀。 1205年的春天,66岁的辛弃疾登临北固亭,凭高望远,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气吞山河、传唱千古之作。

今天,镇江市区梦溪园巷西侧的京口寿邱山已经成为了一片杂乱而又现代的市景。然而,这里也是辛弃疾词中“人道寄奴曾住”的寻常巷陌,曾经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刘宋王朝的建立者刘裕居住的地方。

在公元311年,北方匈奴兵攻陷洛阳,俘虏了晋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加上连年的天灾人祸,中原地区掀起了大范围的流亡浪潮。北方经济凋敝,胡人的长期侵扰使得西晋统治者不得不放弃北方,立都建康,史称东晋。北方巨族也纷纷南下,这些侨民带着北方的文化和方言,渡过长江,首先到达的便是镇江。

南迁而来的北人很多是江北徐州人,因此,后来镇江又设为侨郡徐州的郡治所在,因镇江在长江之南,史称南徐。永嘉之乱后,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强大起来,时刻威胁着东晋的安危。东晋名相谢安在南徐组建起一支武装力量,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由于南徐位于都城建康之北,历史上这支队伍称作北府兵。

“京口酒可饮,兵可用”形象地说明了镇江人的性格特质,他们直率、刚勇,同时又执着、坚毅。而在北府兵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一名士卒很快变成了将军。这个人就是刘裕。

公元416年,一支由水军与陆军组成的军队在南徐集结,准备北伐收复失地,指挥者正是已成为东晋朝廷重臣的刘裕。刘裕兴兵北伐,首先收复山东,接着打下洛阳,然后又攻打长安。从西晋永嘉之乱后沦陷了101年的长安城终于被一举收复。

刘裕由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的顶峰,后来建立了南朝第一个政权——宋,史称宋武帝。在辛弃疾眼里,宋武帝刘裕不仅仅是一代帝王,最重要的是,他“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几乎收复了失落的北部江山。

南北朝是两晋以后我国历史上长达168年的分裂时期。这期间,北方先后演化分裂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五个短命王朝。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的更迭。黄河两岸、大江南北长期处于离乱之中。

而这时的南徐也就是镇江,再次成为英雄的舞台。宋武帝刘裕、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都是南徐人。陈武帝陈霸先虽不是生于南徐,但也在南徐做过刺史。先后三朝的皇帝出于一郡,先后四朝的皇帝出于一地,镇江成为了南朝的政治军事重镇。

清晨时分,喧闹的声音打破了街巷的寂静。刚刚醒来的镇江居民聚集到一个又一个餐点前享用独特的早餐“锅盖面”。

镇江之战是中英鸦片战争中的一场战役,发生于1842年7月21日。当时,英军集中海陆军1.2万余人,船舰76艘,炮725门进攻镇江,清军将领海龄率领2400名守城旗兵浴血奋战,重创英军。这是第一次鸦片战争最惨烈的一次战役。

镇江之战后,清政府已无力再战,被迫与英国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开放沿海五个通商口岸,但是镇江并不在开放之列。这就是驻港总督文咸给英国女王写信的原因。

009年5月,在镇江市西津渡街区,一项考古挖掘已经进行了一年的时间。这座40米见方、深达4米的考古大坑中,并没有出土令人称奇的文物,但是,地表之下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土石,却让主持考古工作的刘建国兴奋不已。

西津渡,自古以来是长江水道上一个重要的渡口,后来长江北移,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边再也看不到长江水。昔日的大码头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多年来,镇江的考古学者刘建国一直在追寻着西津渡大码头的遗迹,却始终苦求不得。直到2008年,一次偶然的发现,终于使他的研究有了进展。

2008年的夏天,超岸寺进行修复,考古人员就借这个机会,在超岸寺里面做了一些考古探察,结果发现,在超岸寺现在的中殿,就是它的偏东部,是本来就有的陆地,但是在它的西半部,实际上是整个长江的淤沙堆积。

超岸寺始建于十四世纪初,此后历经多次兴废,最近的一次,是清咸丰年间,寺庙毁于太平天国战火;现存的超岸寺是民国初年复建而成的。那么,这座寺庙的位置与消失的古渡有什么关联呢?清代画家周镐的画作《西津晓渡》,为我们描绘了西津古渡的胜景。在这幅写实的作品中,大码头位于古超岸寺前,而且有一道石堤伸入江中。如果真像周镐画中所描述的,码头是一个长堤式的结构,那么,在超岸寺前面就很有可能寻找到它的遗迹。

经过52个探孔打下之后,消失了一百多年的古渡,露出冰山一角,情况和刘建国分析的结果一模一样,长堤式码头垂直于长江航道,一端与陆地相连,一端探向江中,如今发掘出来的部分就是当年探向江面的码头终端。一年多的考古发掘终于有了答案,这里正是明清时代的西津渡大码头。然而这个答案似乎远远没有终结。

西津古渡跨越千年,有渡必有码头,那些年代更加久远的码头遗迹依然安静地躺在地下某个地方。它们兴起于何时?湮灭于何处?潮起潮落,繁华落败的更替中,镇江的城郭又是如何沿着江河水势逶迤开来的呢?

今天,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长江航运的终点站。沟通江海的地理优势,使上海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迅速崛起,成为蜚声国际的大都会。从上海溯江西上,沿途依次经过张家港、南通、江阴,到达位于长江三角洲西侧的镇江,镇江只是长江下游众多港口城市之一。

然而回溯到千年以前,在宋代一位诗人的描述中,镇江和身畔的长江水是另外一副模样。来陪杖履蹑孤峰,故老旁观叹二翁,海上波平千里白,江东兵壮万旗红;云开云合山头月,潮落潮生渡口风,须约蒙庄老仙客。

凭阑直下看龙宫,据史料记载,宋唐以前,奔流而下的长江水流到镇江地界,就已经走完全程,东流入海。今天处于长江下游的诸多港口,当年还只是江海交汇处的一座座沙洲,地图上都无法标出它们的位置。控守海门要津的镇江,早早开启了它的繁华时代。

公元前210年,镇江迎来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到来,让镇江的山川河流起了重大变化。秦灭六国,建立起版图空前庞大的帝国。天下初定,为震慑六国遗民,秦始皇随即开始了巡游天下的行程。这一路他走得极为遥远,跨越黄河、渡过长江。

史料记载,秦始皇渡江的地方是谷阳(即今天的镇江)。在这里,始皇帝不仅安顿歇息,而且他还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初,秦以其地有王气”,始皇遣赭衣三千人凿破长陇。宋朝人编著的《太平御览》也称“秦王东游观地势,云此有天子气,使赭衣徒凿湖中长岗使断”。

秦始皇命人凿断的长岗就是位于镇江城区东南的京岘山。今天,高不过三百余米的京岘山已经被一片现代街区环绕。难以想象这座丘陵一样的山冈竟然因具有天子气而冒犯了始皇帝。后世学者对此也提出了质疑。

秦始皇“破天子气”的结果是使谷阳更名为丹徒。同时使丹徒水道通过凿断的京岘山长冈,直接北入长江。新开凿的丹徒入江口比之前向西迁移十余里。然而秦始皇一系列巩固基业的努力最终没有保住秦朝帝祚。始皇帝死于这次巡游的归途中,他建立起来的统一帝国随之土崩瓦解。被他慧眼发掘的这块滨江临海的高地却从此凭借着潮生潮落的水势成为搅动中国历史的闹猛之地。

今天,镇江渡口昔日的繁华映射在这块巨大的玻璃罩下。这里保存着西津渡不同时期的渡口岸线,从清代砖石铺就的石岸到唐代的建筑夯土,分层呈现。一眼望去,视线穿越了千年,聚焦在又一个历史的结点上。公元589年,中国版图上再次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帝国——隋王朝。这个帝国的第二代国君隋炀帝即位不久就着手开展了一项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开凿大运河。隋王朝倾举国之力以求速成。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一条河道勾连起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达2700公里的大运河即告通航 。

不久之后从东都洛阳至扬州近千里的河岸搭起了绸缎屏障,大运河迎来了锦缎作帆的万艘龙舟。岸边八万民夫挽缆拉纤、骑兵夹岸护送。因为南巡的穷奢极欲,隋炀帝疏通大运河被视为追求享乐的昏聩之举。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今天在镇江,仍然可以看到穿城而过的江南河,这是大运河的南段。隋炀帝在秦代丹徒水道的基础上,加以疏浚拓宽,使这条河道成为沟通南北的交通动脉。当年就是沿着这条水道,满载着江淮以南一万名水手、三万名弩手的船队,浩浩荡荡北上集结。几个月后,江南打造的五万辆战车,再次通过水路运往北方。

大运河的疏浚,让镇江出现在这条古代高速路的节点上,纵贯东西的长江与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在这里十字交汇。自此,“南北渡者皆以京口为通津。”镇江河段成为与江北运河对接的主航道。

然而,豪华的龙舟还没来得及行驶在江南河上,隋炀帝就因穷兵黩武,被叛乱的部将缢死于扬州。唐朝宰相李吉甫曾说:“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隋炀帝不会料到,百年之后,他所开拓的这条纵贯南北的交通线,竟成为唐王朝延续帝祚的命脉。

西津古道沿阶而下,坡道上的青石板中间留有深深的车辙,这是当年西津渡上岸或离港的大宗货物运输通道,这些车辙痕迹则来自当年运货所用的独轮车,深嵌于石板中的历史印迹,令人遥想当年西津渡人来货往的繁盛景象。曾经一度,这些车辙与王朝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唐德宗兴元元年,长安城宫廷之内,人心浮动。此时,河北三镇与淄青、淮西节度使联兵对抗中央,德宗紧急调遣军队从甘肃赶赴长安护驾。见到援军到来,德宗大喜过望。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支保驾护国的军队,却把他推向了更加危险的边缘。

帝国中枢岌岌可危,朝廷上下束手无策,唐德宗已无力调兵遣将,他只有蜷缩在宫廷之内,苦苦地等待,等待着一个他曾经委以重任的人帮助他渡过这场难关。

唐德宗期盼的这个人姓韩名滉,此时正镇守在江南的润州,润州,也就是今天的镇江。“村落家家有酒沽,黄童白叟醉相扶。恨无韩滉丹青手,更作丰年几幅图。”此时的润州和广大江南地区已然是“一岁或稔,则数岁忘饥”的富饶之地,形成“赋出天下,江南居十九”的局面。每年丰收时节,大批的漕粮汇聚到润州的渡口,由此装船北上直抵长安。润州由此而成为控制王朝命脉的重地。

京城告急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润州。驻守润州的韩滉不敢怠慢,立即征集大米200万担。汉唐时期,一担相当于今天的27市斤,两百万担就是27000吨,一时之间,润州江面上“楼船万计”,西津古渡上,漕粮装运,景象繁忙。

在韩滉的重兵护送下,100艘满载漕粮的船只,率先发送到了长安。一场危机得以有惊无险地化解。

镇江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据搜狗百科,镇江拥有三千多年文字记录的历史,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美得让人吃醋”的城市。镇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上江海河交汇于此,素有“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

在西津渡街第三道券门的背后,一座白色喇嘛塔当街矗立。据说行人自塔下走过,即受到了神佛的庇佑。此塔名昭关,建于元代,至今已经历过600多年的风雨沧桑。昭关石塔旁是一处佛教寺庙——观音洞,相传始建于唐代。与观音洞毗邻的是一座道教寺观——铁柱宫。短短的一条小街上,寺观相连。可以想见,在近千年的时间跨度中,当西津渡已经成为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时,长江天堑之于当时的交通工具仍然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扬子津望京口》诗里感慨道:“江风白浪起,愁煞渡头人。”面对难以卜测的风浪,人们在渡江北上时惟有向神灵祈祷许愿以求平安,而渡江南来者亦向神灵拜谢赐予的“慈航”之恩。

西津渡寺观的香火旺盛了数百年。然而,神灵的庇护依然无法化解天堑的凶险。史料记载,从西津渡北渡瓜洲,每遇疾风来临,江上黑浪如山,顷刻间樯倾楫摧,落江遇难人的呼救之声惊天动地,船覆人亡的惨剧频繁发生。

滔滔江水催生出中国最早的水上救生机构——京口救生会。在西津渡街上,我们还能看到清代救生会的遗存。救生会成立于康熙四十二年,由镇江士绅蒋元鼎等15人共同捐资发起。会所内,陈列着一只复建的救生红船,扁长的船身上,安置了5对船桨,以便多人划行。船头置一面铜锣,红船起锚时铜锣敲响,江面船只远远听到便避行让路。

救生会建立后,官府也仿效民间救生船的模式,成立义渡局,官造护漕船只****对过往商客民船也一并救助。从此,古渡上钟声梵音步响**[^1**]**大江之上红船往来穿梭**[^5**]**兴盛一时。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春秋时期称为“朱方”,三国时期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会。

李白曾经来到镇江,第一次看到了通往仙境的风景。他第二次来到镇江时,看到的景色和心中的激情已全然不同。当时正逢安史之乱,永王李璘邀请李白到军中做幕僚,李白一直寄情山水,此刻以为报效国家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在随军东巡的途中写下了这首诗:“......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瘞鹤铭是原刻于镇江焦山西麓崖壁上的楷书书法作品、摩崖石刻,其书者传为南朝梁的书法家陶弘景。 但是也有人认为,瘞鹤铭的作者可能是王羲之,因为王羲之生平爱鹤,在家门口有“鹅池”。他常以池水洗笔,以鹤的优美舞姿来丰富他的书法。 还有人猜测瘗鹤铭是唐人所书,但这种说法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同样精通书法的清代乾隆皇帝曾经评价瘞鹤铭说,“非晋人所不能”。

现在人们比较倾向于是六朝人所书。六朝指的是公元三世纪初到六世纪末,绵延于江南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小朝廷。

陆游于1163年被任命为镇江通判,他积极主张北进中原收复失地,却被朝廷主和派排挤,罢黜回乡。临行时,他与好友踏雪观瘞鹤铭,寥寥数语,悲愤之情溢于文字之间。山上缺失的那一块山体就是曾经雕刻着瘞鹤铭的山石,而这面石壁上,还记录着后来的人们一个个人生片段。

这是唐朝人留下的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崖壁上的石刻,多是山中寺庙的僧侣所凿刻。米芾、苏轼、乾隆皇帝等人都曾在焦山留下过墨宝。这里有苏轼、米芾的作品,还有盛世皇帝乾隆的御碑亭。竹林小筑风雅超尘后人为前人修建了理想中的庭院盛放几千年来的生命之美。如果说焦山是长江江面上一块巨大的礁石隔水相望的金山则是相对低矮一点的一片小洲。这两座山遍山翠竹古树葱茏如同两块浮在长江江面的碧玉人们把金山和焦山并称为东浮玉和西浮玉。

如今长江已经不像往日波涛汹涌淤积的泥沙渐渐把岛屿和陆地连在一起但是山还是那座山从过往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留下的数不清的遗迹中我们还能够看到昔日风景。长江浩浩西来水面云山山上楼台山水相连楼台上下天地安排诗句就云山失色酒杯宽天地忘怀醉眼睁开回首蓬莱一半云遮一半烟埋元代词人赵天锡这阕词中描写的就是著名的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从山脚下望去金山寺依山而建殿宇楼阁层叠而上布满整座山坡以致人们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了“金山寺裹山见寺见塔不见山”之说其实从来就没有过金山寺现在寺门上方的匾额上写的是江天禅寺这是清代康熙皇帝题写的名字三百多年前康熙皇帝南巡来到金山看到大江东去水天一色的壮丽景观情不自禁地说可谓江天一览官员们恭请皇上题词康熙信笔写下“江天一”三字之后提笔忘字览字却写不出来这时身后的大学士张玉书机智地上前跪奏道“臣今见驾”繁体字的览字就是由臣今见三个字组成的康熙恍然大悟完整地写下了江天一览这块御碑原来的留云亭也就改成了江天一览亭 。

关于康熙南巡的故事还有其他版本,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写下了“江天一览”四个大字。这四个字至今还在金山上讲述着昨天的故事。

相比于帝王将相,民间传说与文学艺术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今天的人们来到金山寺,更多的是为了追随一段传奇的爱情故事。在戏剧中,传说峨眉山中修炼千年的白蛇和青蛇,不甘寂寞,化身美丽的白素贞和小青来到人间。在西湖边,她们遇到了药铺的伙计许仙。白素贞对许仙心生爱慕,托小青做媒,二人终成眷属。金山寺的禅师法海查访出白素贞是蛇精的化身,便千方百计破坏他们的婚姻。一次次的计谋都没有得逞,法海便把许仙骗上金山,为救夫君,白素贞被迫率领水族水漫金山。

这个故事经过一次次文学的改编后,也演绎出很多结局。但是,法海在故事中始终是残酷无情,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代表。然而历史上,真实的法海却是一位高僧。法海是唐代宰相裴休之子,在庐山学道参禅,八年后云游到金山。此时,金山之上,东晋时代修建的庙宇已然败落,法海无屋可居,只找到一个低矮的岩洞栖身。

或许是法海的佛心感动了佛祖,或许是法海的意志支撑着他一次又一次踏上化缘的路,几年之后,残败的庙宇终于修复一新,再次迎来了旺盛的香火。承载着庙堂香火的江心小岛,也在善男信女的传诵中,有了一个新的名字——金山。

金山寺由于地处江心,原来叫泽心寺,唐代叫龙游禅寺,到了宋代的时候,因为宋徽宗崇尚道教,把金山寺改成道观,康熙25年,皇帝亲自题名为江天禅寺,到现在金山寺真正的大名是江天禅寺,自古以来没有叫过金山寺。只是经过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演绎,民间才有了金山寺这个约定俗成的名字。

对于法海,后来也有人考证,没有证据证明金山寺的裴头陀就是法海,法海可能另有其人,是文学在流传的过程中把他们移植在了一起。

在镇江博物馆,我们看到了清代画家周镐的画作。周镐是镇江人,一生淡泊名利,他以写生为基础,完成了《京江二十四景》,为我们保留了镇江山水真实的写照。这是《京江二十四景》中的北固山,飘渺的钟声带着我们的思绪穿越古往今来。90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和很多文人一样,北宋吏部侍郎曾公亮来到镇江,住宿在北固山上甘露寺的僧舍中,在这里他写下了一首诗,北固山的雄浑气势跃然纸上 :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北固山甘露寺始建于东吴甘露元年(265年),因建立于此时,故名“甘露寺”。甘露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长江之滨的北固山,高踞北固峰颠,形成“寺冠山”的特色。据现存的史料记载,甘露寺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那时镇江名为润州,史载“敬宗宝历二年,也就是826年三月,甘露降北固山。”天降甘露是祥瑞之事,于是润州刺史李德裕在山上建佛寺,以甘露名之。他还将自己珍藏的许多书画作品赠给寺庙作为镇寺之宝。公元824年,李德裕又在甘露寺旁修建石塔,将佛门之宝,原藏于金陵长干寺的阿育王舍利子请来,打造了金棺银椁,埋藏在塔内的地宫。后来石塔倒塌,北宋人在原塔的基座上建造了这座铁塔。历经千年风雨雷电,如今,铁塔只剩下两层,但地宫中的珍宝却完好无损。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诗。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其中“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春江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芙蓉楼位于镇江市丹徒新区学府路1号,是一座以唐代名士白居易的诗句“芙蓉如面柳如眉”为设计主题的仿唐式建筑。芙蓉楼始建于北宋时期,距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传说中,王昌龄在黔阳非常窘迫,只带一个小书童和古琴书籍,饿了就由书童捡些枯枝落叶烧火煮些吃的。但是,即使是在那么边远的蛮荒之地,仍然有人在他经过的地方长跪于地而求诗 。

经过学者的考证,芙蓉楼原来是镇江金山半山腰上的一座楼台。由于《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选入了日本的课本,每年有很多日本人慕名而来寻找芙蓉楼,后人就在金山脚下的江边,新建了这座芙蓉楼。此楼非彼楼,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伟大的诗歌会穿透历史和疆域,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人情怀从芙蓉楼上的那个早晨,穿过岁月,像一轮明月的光辉,年复一年,陪伴着中国文人的赤子之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戴颙应了一位朋友的邀请来到镇江,发现南山之上,山北有竹林,林后有清幽的山涧,戴颙瞬时在这里找到了他理想中的居所。这里名为听鹂山房,据说,隐居南山后,戴颙经常坐在此处,一边饮酒品茶,一边倾听黄鹂鸣叫,山泉叮咚,惬意兴起之时,一曲旋律不由得从指尖悠然而出。《广陵》《游弦》《止息》,戴颙改编创作的这些传世之曲收录在四卷《戴氏琴谱》中。

南山距离都城并不遥远,经常有文人名士前来拜访听琴,戴颙既不虚情假意,也不矜持自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从而获得了世人的尊敬。他坚持隐居不仕,更加使刘宋王朝的两代帝王都对他另眼相看。

戴颙无子,只有一女终生相随。戴颙在南山生活到六十四岁去世,女儿便削发出家,把家里的房子捐做了一座寺庙。这就是今天的招隐寺。

戴颙隐居南山,却没有想到,不止他自己没有被世人遗忘,南山的风景更由于有了这亘古的琴声而超越了自然,成为后人流连的精神家园。

南山之上,清澈的虎跑泉奔流了千年,也映照出无数寒来暑往的岁月。相传南北朝时期,一位少年来到这里寻找水源,忽然狂风大作,一只猛虎出现在眼前,少年惊呆之际,猛虎一扑,虎爪陷入土中,一口泉眼喷涌而出。从此这口泉水得名虎跑泉。而那位少年正是南朝梁武帝之子萧统。

传说固然不可信,但是身为太子的萧统的确在南山留下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至今,南山还存有萧统读书时的遗迹。

萧统虽贵为太子,但性爱山水,聪慧好学,喜欢诗文。他遍游南朝各地后定居南山半山腰处筑起读书台常年攻读于此。何必思于竹?山水有清音。萧统在南山寻到了山水清音。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对他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恩师——刘勰。

此时的刘勰已然完成了《文心雕龙》的巨著正在镇江任刺史文学侍从官一心培育太子的梁武帝看中他的才华给了他又一个身份东宫通事舍人陪萧统读书之时刘勰年逾五十岁但师生二人却彼此惺惺相惜七年苦读让萧统从一位少年成长为青年当书库中的藏书越读越少之时萧统萌生了一个大胆想法他要将天下诗文汇编成集此后在这座紧邻读书台增华阁里每天来自梁朝各地的文人雅士和萧统一起论文选文从数万卷书中吸取精华正是在这样的氛围里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昭明文选》诞生了

萧统是一位天资聪慧的少年,他后来成为了皇帝的继承人。然而,他在31岁时就离开了人世。他的离开引发了许多人的质疑,但他的山间苦读身影却为这片山林留下了深邃的意境。500多年后,米芾来到南山,并在这里找到了一方乐土。北宋时期,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被并称为名满天下的四大书家,其中苏东坡和米芾同时也喜欢绘画,并且二人对绘画的观念一致,即意要大于形。据说,米芾曾经对着石头跪拜,称石头为石丈,所以得了个米癫的称号。在镇江南山,米芾实践着人生的追求,找到了理想的依托。

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在镇江北固山写下了千古篇章,一首是望千古江山歌咏英雄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另一首是白发苍苍仍渴望报效祖国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去世72年之后,又一位在镇江成长的文人用生命捍卫了中国文人的气节。陆秀夫生于南宋山河破碎的末世,当元军南侵时,他护卫着匆忙就位的小皇帝一路南逃到广东崖山。最后不甘投降受辱,仗剑驱赶妻儿入海后,怀抱小皇帝投海而死。朝廷仅剩的近千名官员和后宫妃嫔追随他相继投海殉国。

在镇江,后人为陆秀夫曾经建起一座陆祠,纪念他虽无力挽救国家于危难,却以死保全国家尊严的气节。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正是有了这样的人,有了这样的精神,才得以绵延。为了传承这片土地上有史以来的人文精神,王川设计了镇江历史人物画卷。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创作,如今,以花岗岩为材质,几千年中陆续登场的一个个人物出现在我们面前。沿着这方用石头铺展的长卷,走到末尾,是一位具有典型西方人特征的女子,她就是在镇江生活了18年的美国著名作家赛珍珠。

石板路通向小巷深处,这座美丽庭院如今是一个博物馆,而在上个世纪之初,这里是一个美国小女孩和她的父母生活的地方。赛珍珠出生三个月就来到了中国小城镇江,甚至在她还不会说英语的时候,就已经和中国孩子一起学说中国话了。在赛珍珠的记忆里,童年时的镇江和戴颙、米芾的镇江没有什么区别:“我看到南郊绿色的群山,以及它后面紫色的山峦,在两山之间是绿得多的峡谷,那里是四千年来农民曾耕耘过的土地。农舍外面鲜鱼满塘,家家都养着猪、鸭、鸡,或是一只水牛......”

很小的时候,赛珍珠每天跟在中国保姆的后面,听她讲白蛇传的故事;稍大一点,她跟着一群孩子,追逐着走街串巷的说书人,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听遍了中国的历史传奇。而她的中国老师则教给她中国式的诗书礼仪。直到有一天,世界发生了变化。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中国,这里面也包括赛珍珠的祖国美国。战争把赛珍珠变成了中国人民共同的敌人,为了安全,她的父母把她送回美国。四年后,赛珍珠回到中国,她在自传中写道:“我独自一人漂洋过海回到了我的故乡”。

多年以后,赛珍珠以中国农民生活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大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获奖演说中,赛珍珠说道:“假如我不按自己完全非正式的方式也提到中国人民,我就不是真正的我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多年来也是我的生活,确实,他们的生活始终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如今,赛珍珠已经和米芾、戴颙、辛弃疾一样,成为镇江历史的一部分。人们把这个小广场命名为赛珍珠广场。闲暇时,人们来这里散步乘凉,对于这个100年前的外国人而言,已经丝毫不觉得诧异和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