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化的大门即将敞开之前,古老的镇江错过了一个提升发展的机会。与此同时,长江流域的新兴工商业城市,如上海和武汉等,开始崭露头角。曾经繁华的渡口城市,自十九世纪开始,随着内河航运业的衰落,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舳舻转粟三千里,灯火临流十万家”,这是当年镇江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在它鼎盛的唐宋时期,经镇江转运的漕粮占整个帝国漕粮总量的一半。然而,近现代中国经济地缘格局的变化,以及长江的江流改道,泥沙急剧淤积,使得镇江江岸昔日繁忙兴旺的老渡口、老港口逐渐失去功能。

明代《六十家小说》中的话本《李元吴江救朱蛇》中写道,李元一日在渡江至润州前,赋诗曰:

西山昆仑东到海,

惊涛泊岸浪掀天。

月明满耳风雷吼,

一派江声送客船。

在明代,这片江面宽度还有十华里,然而,近200年,泥沙的淤积,使得原来的水域慢慢露出水面,成为平地,许多千年良港,不得不荒废。1918年,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曾为镇江港勾画出“东方大港”的美好图景,他希望让繁华热络的运输场景重回镇江,从而盘活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交通运输格局。

建设亿吨大港,更是镇江港几代人的梦想。大港三期工程,就是承载这个梦想的一个重要支点。在距离市区28公里的大港镇,一个设计年吞吐量1390万吨的新港口已经在2008年交付使用。而让人们不禁产生遐想的是,大港地区,正是三千多年前吴文化起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