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是一座拥有着3000余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上万首诗词,斐然成章,灿若星河。历史上镇江也出现过许多贤吏,他们的风骨与事迹为民传颂,名垂青史。赏佳句,慕先贤,若将两者相关联,品读中自有“清风”徐来,令人仰止。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于镇江芙蓉楼写下的这首表明心迹之句,若是数百年前身陷囹圄的张闿有知,一定会心有戚戚焉。

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晋陵郡(镇江旧属)所领丹徒、曲阿等县遭遇大旱,灾情危急,民心惶惶。晋陵内史张闿决定修建新丰塘,可灌溉农田八百余顷,使危机安然度过。乡民感激涕零,新丰塘因此又被称作“张闿塘”,其名一直流传至清代。然而新丰塘修成后,张闿却被别有用心之人以“擅兴造”为由弹劾下狱。在狱中,他坚定不悔,冰心可鉴,终为晋元帝所平反。

南宋时期的两任镇江知府蔡洸、耿秉则有着为民请命、抗命的冰心。蔡洸知镇江府时,水军奉命移防建康(今江苏南京),可恰逢大旱时久,水量不足,漕运司命令地方开决百姓用以储水灌溉的陂塘以便水军通行。蔡洸不忍百姓利益受损,顶住压力,抵制漕运司的命令。不久便大雨倾盆而至,漕运畅通无阻。农业得到了丰收。镇江百姓歌颂道:“我潴我水,以灌以溉。俾我不夺,蔡公是赖。”

淳熙十二年(1185年),镇江地方天气干燥,雨水极少。而依照官府禁令,百姓不得擅自车用河水,乡民们只得眼巴巴地看着田里的庄稼日渐干蔫。知府耿秉不顾得罪同僚及地方土豪,直书上谏:“如遇亢旱,请允许让民众车河水”,最终获得批准。沿袭多年的“惯例”就此取消,百姓获得莫大的利惠。

同样一片冰心的还有明嘉靖年间的句容知县徐九思。徐九思勤勉为政,清廉节俭。他自律“不嗜肉,惟啖菜,佐脱粟”,即很少吃肉,平时主要食用蔬菜米饭。他在县署前的石屏上刻画了一棵青菜居中题词:“为吾赤子,不可一日令有此色;为民父母...

以下是一些其他历史人物:

- 刘勰:南朝宋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书法家、画家、音乐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历史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杰出人才。

- 葛洪:东晋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炼丹家、文学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杰出人物。

- 茅以升:中国现代著名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爱国民主人士之一。

- 马相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教育家之一。

- 郑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和慈善家之一。

- 郑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天文学家之一。

徐九思的冰心还得到了传承。他离任后,事迹仍为县内父老口耳相传,影响着一代代句容子弟的人生志向。笪继良就是其中一位。数十年后的万历年间,就任江西铅山知县的笪继良在衙中立下一块《白菜碑》,碑上刻画一棵大白菜,上题:“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效仿前辈,以此明志。

不同的是时代,同样的是情怀。张闿、蔡洸、耿秉、徐九思和笪继良的为民之情如玉壶冰心,在历史的长河里清亮可鉴。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夜泊镇江对岸的瓜洲写下的这句诗,道出了多少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在镇江这片自古耕读之风浓郁的土地上,曾经走出过无数“学而优则仕”的俊彦英才,他们中有许多政声斐然,成为造福一方、留芳他乡的名吏嘉宦。

顾方,镇江丹阳人,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调任明州(今浙江宁波)象山县令。他到任后,走访邑中父老,询问民间疾苦;整顿废弛多年的吏治,使贪官狡吏没有可乘之机;平反冤错,断案公正廉明;大兴县学,使百姓子弟得以入学受教。一年之后,象山县的社会风尚焕然一新,地方志书载其政绩道:“(县)令有顾方者始有治迹。”然而顾方却操劳成疾。消息传开,成百上千的象山民众到塔庙为他祈祷,甘愿“割股以疗”者就有13人之多。顾方去世后,百姓如丧考妣,悲痛万分。当地为他建祠塑像,人称“顾公祠”,四时祭飨不绝,为其作诗文称颂者不可胜数,可谓千古流芳。

顾方被民视之如父,南宋杨樗年则是视民如子。

杨樗年,镇江丹徒人,曾任华亭(今上海松江)知县。华亭县向来赋税较重,加上年岁饥馑,百姓无力交赋,他断然蠲免部分赋税,并以自己的私产补充全县赋税缺额。提点刑狱司捉拿平民十余人,诬为强盗,杨樗年详细勘问,廉得其实,全部释放。吏胥提醒这样做需要呈报上司,他却说:“民以盗系少稽则生理荡矣吾宁以故纵获戾毋使吾民之及此也”。勇于担当义正词严真正将属地的民众当作自己的子民因而深受华亭百姓爱戴。明代丹阳籍官员贺邦泰也在他乡获得了清誉又因他酷爱喝家乡特产的大麦粥而被百姓亲切地称为“大麦粥太守”。

贺邦泰,历任莆田县知事,南康、廉州、琼州太守以及湖广参政、山西督学、江西按察使等职。他以抗倭能征善战、廉州体恤珠民、治琼清正卓异、平叛果敢机智而得到朝野嘉许。《山西通志》评价贺邦泰“宽厚中有执持”,莆田、琼州地方志均将其列入名宦之列,同时代的清官典范海瑞更是不吝赞美之词,称他“廉洁大计,卓异第一”。

顾方、杨樗年和贺邦泰,他们在异乡的夜晚,一定也曾仰望着空中的明月,思念着远方的故土吧。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晚年的龚自珍在丹阳云阳书院执教时,如果感慨于时局,再度吟哦起自己的这句诗,不知是否知道,就在毗邻的丹徒,1300多年前曾有一位性格别具的官吏在此执政,他刚直不阿,甚至敢于在皇帝面前直斥权贵。这位官吏就是南朝齐时的丹徒县令沈巑之。沈巑之为官清廉,从不向权贵馈送,因而遭人诬陷,被押解至朝廷问罪。他请求面见齐高帝,直言自己“因清廉不奉要人而获罪”,并在齐高帝的追问下,毫不畏惧地手指朝堂两旁的官员,说自己“不奉”的“要人”就是这些穿着红色官服的人。

元代镇江官吏萨都剌的民族身份则较为特殊,是回回色目人。泰定四年(1327年),萨都剌登右榜进士,授为镇江路录事司达鲁花赤。到任次年即遭逢大饥荒,他尽发仓库存粮救济百姓,全活者据说多达80余万人,为镇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赈灾。其间,萨都剌设立市场,平抑物价,使得商业经营环境正常运转,经营者各得其平。辖境有居民家毗邻官方粮仓,镇江路长官令其迁徙他所;萨都剌无法阻止,居然典卖自己家中银壶补偿该家民户;令长官惭愧而收回成命。

清光绪年间的镇江知府王仁堪则是不拘一格“选”人才。光绪十五年(1889年),尚在京师为官的王仁堪出任广东乡试副考官。此科考生中,有一位年龄最小者,年仅十六岁;王仁堪阅卷后认为此人是奇才;于是向正考官大力推荐;最终予以录取。这名考生正是后来成为著名政治改良家的梁启超。次年(1890年),王仁堪调任镇江府知府。到任后与当代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的祖父——时任丹阳知县查文清一起妥善处理了“丹阳教案”;同时“以实心行实政;视民事如家事”;打洋匪、修水利、办急赈、兴善堂、建书院、设义塾......政绩卓著。他为了赈灾不惜拿出自己的俸禄;居住的却是自建的小竹屋;时人以“青天二字遍江东”之句称颂其廉。

在镇江任职三年后,王仁堪被调任苏州知府,然而他并未能在这个职位上待很长时间。不久之后,他因病离世,这个消息传到镇江后,“士废业,商罢市,野辍耕,无不唏嘘流涕,设位以祭”。官民共同为其请命立传,最终《清史稿》破例将其列为最后一位循吏入史。

沈巑之、萨都剌和王仁堪都是具有独特风格的人才,但让人民长久纪念的,更是他们的贤良清廉。他们的风骨殊直,民族迥异,慧眼识人,这些特质使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他们最为人们所称颂的品质,还是他们的廉洁奉公,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