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很多变化。从《舌尖上的中国》到《风味人间》第二季,这些年中国的美食纪录片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在“舌尖体”之外,美食纪录片又是否能拓展出更广阔的表达空间?

陈晓卿团队在美食纪录片领域所取得的持续性成功并非偶然,他们建立了一种成熟的模式结构,并以“微创新”的方式给观众带来熟悉的陌生感,从而保持着稳定的市场地位。回溯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的诞生,恰逢中国纪录片产业变革进入实质性阶段。2010年10月底,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之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成立,开始探索以更大的投入生产更加商业化、更有影响力乃至能够出口海外的纪录片。时任频道副总监的陈晓卿抓住了这一机遇,从他熟悉的美食领域入手,并大胆地借鉴了BBC更为先进的商业纪录片生产方式,创作出了《舌尖上的中国》这一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作品。

以BBC的自然历史类纪录片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在传统的纪录片手法上增添了更加模式化的结构、更多的娱乐元素,形成了一种被称为“纪实娱乐”的节目样态,从而更易被大众所接受。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你会发现它与BBC那些代表性的纪录片结构颇为相似,都是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围绕同一个主题将从天南地北采集来的精彩素材串接在一起。首先,它为观众制造了足够震撼的大量美食“奇观”,第一季的《舌尖》取材自中国70个不同的地方,云南的松茸、浙江遂昌的冬笋、湖北的莲藕、吉林的鱼把头、云南的诺邓火腿......这些颇具地方特色的食材和它们的烹饪方式借助高清摄像机和大量微观镜头,化身为活色生香的画面挑动着观众的味蕾。其次,它是通过一个个平凡小人物的故事带出对美食的描摹,例如采摘松茸的藏族姑娘卓玛、湖北嘉鱼的职业挖藕人、绥德骑车卖黄馍馍的大爷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每个故事的结尾,还都有出场人物的笑脸特写镜头,一个个有温度的人情故事跳脱了传统纪录片的宏大叙事,使观众能产生更强的共鸣。

你好,你想让我帮你重构哪段内容呢?

《舌尖上的中国》第一、二季到《风味人间》第一、二季,陈晓卿团队在美食纪录片领域所取得的持续性成功并非偶然。他们建立了一种成熟的模式结构,并在技术层面日益精进,在主题架构上每季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微创新”的方式给观众带来熟悉的陌生感,从而保持着稳定的市场地位。

从《人生一串》到《早餐中国》,这两部纪录片都找到了一个垂直细小的美食切口,它们的成功也反过来证明了美食这一题材所具有的包容性——既可以上升到横贯世界的奇观,也可以下沉至固守乡土的日常。其中,《舌尖上的中国》开启了将美食纪录片做出“高级感”的潮流,此后依法炮制的节目并不少见,其中也有不少投入了重金,但除了《风味人间》外,都很难达到《舌尖》的高度。就连《舌尖3》也因为换了制作团队而口碑严重下滑,豆瓣评分甚至低至3.8分。跟拥有先发优势、经验积淀和资本支撑的陈晓卿团队去比拼制作“高级感”的美食纪录片的确很难成功,反而是两部低成本的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和《早餐中国》另辟蹊径,突围而出。

《人生一串》的成功在于它的“不修边幅”契合了年轻一代追求真实感的审美潮流,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B站播出更是如鱼得水。在场景选择和镜头运用上,《人生一串》特意进行了“降级”处理。嘈杂的街道、烟熏火燎的烤串、大口撸串的人群和散乱一地的竹签,片子不对画面进行美化修饰,甚至为了还原真实的感觉,团队除了极端情况之外都不打灯。当观众已经熟识了昂贵的摄影设备、高水准的镜头语言造就的美食奇观时,《人生一串》这种朴素的制作方式配上节目聚焦的烧烤题材却显得颇为贴切。烤串在火焰中上下翻动滋滋冒油的画面、食客们撕咬吞咽、满嘴油光的特写以最直接的方式击中了观众 《人生一串》和《早餐中国》的成功原因是因为它们找到了一个垂直细小的美食切口,并且在制作上更加真实、接地气。其中,《人生一串》的“不修边幅”契合了年轻一代追求真实感的审美潮流,在以年轻用户为主的B站播出更是如鱼得水。在场景选择和镜头运用上,《人生一串》特意进行了“降级”处理。嘈杂的街道、烟熏火燎的烤串、大口撸串的人群和散乱一地的竹签,片子不对画面进行美化修饰,甚至为了还原真实的感觉,团队除了极端情况之外都不打灯。当观众已经熟识了昂贵的摄影设备、高水准的镜头语言造就的美食奇观时,《人生一串》这种朴素的制作方式配上节目聚焦的烧烤题材却显得颇为贴切。

相比之下,《舌尖3》和中国版《深夜食堂》接连失利的情况下,《人生一串》用带着草根气息的真实味道带给观众新鲜感,用街边烧烤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情结引发了大众的共鸣。

《人生一串》和《早餐中国》都是美食纪录片,它们都找到了一个垂直细小的美食切口,并找到了合适的、契合互联网时代审美潮流的表达方式。这些纪录片的成功也证明了美食这一题材所具有的包容性,既可以上升到横贯世界的奇观,也可以下沉至固守乡土的日常。

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创新是永恒的命题。对于发展时间还不长的中国美食纪录片而言,要想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内容类型,还得继续拓宽和提升自身的边界与格局。不过,尽管风格上各有差异,但上述的几部美食纪录片在模式结构上有很强的共通性,都是围绕一个美食主题将天南海北的案例进行横截面式的呈现。这虽然被验证有效,但长此以往,也有单调之嫌。美食纪录片需要拓展更广阔的表达空间,而事实上,国外的成功案例证明了还有不少创作路径是值得尝试的。

您好,美食纪录片是一种记录美食文化的影片类型。根据我所查到的信息,以下是一些美食纪录片的推荐:

1. 《流行世界的美食》:BBC出品,讲述了意式冰淇淋、寿司、三明治(汉堡包)、意大利面(还有中、日面食)以及比萨、炸薯条这六种如今已遍布世界各地的美食的发展史。

2. 《中国之食文化》:日本NHK电视台制作,忠实地讲述了北京、广州、江浙沪和四川这四地的饮食文化以及中式料理的烹饪技艺。

3. 《寿司之神》:由美国导演大卫·贾柏拍摄,讲述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为了追求极致的寿司品质,终其一生的努力。

4. 《戈登·拉姆齐的终极烹饪教程》:以知名大厨戈登·拉姆齐为主角,介绍了他的烹饪技巧和理念。

近年来,随着原创内容的崛起,视频网站奈飞(Netflix)也开始重视美食纪录片这一类型。作为最早推出的无剧本原创内容,《主厨的餐桌》已经推出了六季。每一集讲述一位大厨的传奇故事,以及他们通过美食表达对世界的看法,从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到对环境保护的探寻,让人感受到每位顶级大厨不仅是厨师,同时也是哲学家。

另一类成功的美食纪录片则关注更宏阔的社会背景,探讨食物相关的命题,甚至试图通过美食推动社会进步。例如在BBC播出的纪录片《杰米的校园餐食》中,成名的大厨杰米·奥利弗发起了一个挑战:改造英国校园中的菜单,让全国的孩子都能吃得更健康。

他首先在一所小学进行实验,然后培训一个行政区的上千位学校厨师。最后,他还要去拜见教育大臣,争取他的支持,将计划推广到全国范围。节目中最震撼人心的一幕是,他将从学校带来的垃圾食品做成笑脸形状,摆在教育大臣面前,令后者不得不承认这种糟糕的食物早就应该从校园菜单中剔除。

通过这部纪录片,杰米·奥利弗从一位商业化的电视名厨成功转型为更有影响力的活动家。后来,这档节目还被改编成美国版的《杰米的食物革命》,目标是改变被称为美国饮食最不健康的城市的亨廷顿市的餐食习惯。这些从改变社会饮食习惯入手的作品无疑提升了美食纪录片的格局,让人们意识到食物背后的生活方式意义和社会功能。

对于内容创作者而言,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中国美食纪录片这个刚刚起步的发展阶段,要想成为一个长盛不衰的内容类型,还需要继续拓宽和提升自身的边界与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