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我看了一期2016年的《锵锵三人行》。一开始,我对这类历史版本的节目并不感兴趣,因为我发现这个宝藏节目的时候已经晚了,新出的节目都已经看完了,只能回溯。然而,当我开始关注这些节目时,发现无论是《圆桌派》还是《锵锵三人行》,讨论的话题很多都是时事热点,所以一度觉得价值不大。

但是,当我意识到很多嘉宾会针对当时热点进行评论,尤其是发表一些预见性的观点时,观看的有趣度立马提升。这一期是美国大选刚刚结束,特朗普出乎意料地当选。饶毅,现在是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曾经在美20余年。刘炎焱,曾经的A站合伙人,CEO。两人实际上都不是社会科学领域绝对的专家,但饶毅曾经在美国待过很多年,业余喜欢研究美国社会,刘炎焱则涉猎广泛,美国朋友也很多。

两人在节目上的观点非常明确,饶毅认为特朗普上台是历史倒退,反对特朗普,直说对中国的不利(现在看来简直预言),还说将朋友圈发庆祝特朗普上台的人都拉黑了。而刘炎焱则认为特朗普足够真实,这样的总统是足够接地气和为底层人民着想的实干派。

饶毅的性格从拉黑微信这一点上可见一斑,而刘炎焱的性格则是谦逊、和略带中庸。于是,这场节目变得非常好看,饶毅几乎是压着刘炎焱不断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刘炎焱则是一直处于被动,就连主持人窦文涛都好几次说:“让我们给刘炎焱方一个说话的机会。”

由于饶毅的态度看起来非常的傲慢和得理不让人,这两场节目下来不像是访谈而更像是吵架,节目过后的网友评论也是一边倒纷纷指向饶毅的“无知”和“傲慢”。但由于我是事后诸葛亮,在看的时候思考了很多,因为我清楚地知道如果是在当时看了这期节目,一定也会觉得刘炎焱是对的,饶毅像个泼妇一样真讨厌,但历史验证了真理在谁一方我只能万般崇拜地圈粉了饶毅。

事后,我不断思考这件事,究竟是什么原因会让人不经意产生认知偏差?这个事一出来一边倒纷纷指责饶毅,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呢,证明了大部分人是处于群体无意识状态。跳出这件事来看,工作中生活中,我们是不是也犯过自己都不曾发现的错误呢?

大部分人是缺乏正确的认知模型的。这句话听起来既虚伪又装逼,让人觉得是一个贩卖知识焦虑的人又开始说教了。但是我认为这恰恰也是一个问题,早在百年前鲁迅就说过:“学习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什么我们却喜欢由于一个点否定一个人或者是一种理论呢?说的远了。

缺乏正确的认知模型,导致很多人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言论是否正确以及如何评价。以饶毅为例,大部分人在面对他傲慢和咄咄逼人的态度时,会下意识地将他与反面人物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他的论点和论据。然而,事实上饶毅是一个非常有逻辑思维且懂得克制的人。在节目中,他展示了自己的书房里有很多关于美国的书籍,证明自己具备评判此事的能力。对于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如节目中提到的西欧,他坦言不了解,因此不发表意见。当主持人为了缓和气氛说了一句包含“政治正确”一词的话时,饶毅立刻反问:“你知道这个词的定义是什么吗?”这表明他具有严谨的逻辑和原则。

与此同时,节目后期的刘炎焱则与大多数人一样,在面对饶毅咄咄逼人的气势时,从最初的彬彬有礼变得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并在后面表现出一种小孩子般抓住对方不放的心态。这是个人观感,请谅解。

再深入挖掘,刘炎焱提到很多年轻人甚至有一部分年轻人当时希望特朗普上台的原因,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人认为特朗普不像个政客,说话接地气,不装逼,感觉以后会是实干家;另一部分人则是觉得这样的人管美国,肯定是自己玩完。这种想当然的思考方式可能会导致人们作出错误的判断或行动,让人不禁感叹——我们很可能在不经意间误入歧途。饶毅也在节目中针对有些华人认为特朗普上台会对自己有利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但当时大多数人并未认同。

实际上,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复杂,问题在于人们在看待问题时常常受到偏见的影响,无法保持理性和客观。例如,我们可能因为不喜欢某个观点而否定其言论,或者因为某人的表达结结巴巴而认为其观点无足轻重。这次事件让我们在事后才恍然大悟——我们大多数人是多么的愚蠢。

能够保持客观、不带任何主观情绪地去看待问题的真相,是多么难得的品质。而饶毅正是这样一位拥有经过验证的思维模式的人,当他与众人相反时,依然能够坚定自己的观点,不受嘲笑和反对的影响。正如网友事后评价的一句话:“饶教授看起来很有攻击性,但无知的谦逊才是傲慢。”

值得一提的是,饶毅竟然是前段时间备受关注的北大毕业致辞院长。在观看了毕业致辞视频后,有条评论引起了我的注意(附图):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全剧共两集,第二集播放时间为2016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