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年,34岁的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姜鹏成为央视《百家讲坛》最年轻的主讲人。其以犀利的语言、以《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三方比较的角度主讲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吸引了众多拥趸,也开了《百家讲坛》讲解风气之先。

学者明星化是一个广泛议论的话题,在姜鹏看来,学者明星化对于普及文化功不可没。

初入复旦为名师纠错获机会编纂学术著作。1996年参加高考的姜鹏的学术之路与质疑大师密不可分。然而,自诩心气很高的姜鹏在当年因为志愿没填好而去了浙江师范大学,那时候填志愿还像撞运气,姜鹏说自己有点失落,但去了金华之后他发现,这样也有不少好处,“那不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但干扰较少,加上自己有点不痛快,所以拼命念书想考出来。”那时的姜鹏一心想找个名师,但很多学校的老先生都已经不带硕士只带博士。不过,他机敏地发现,在学界名声卓著的著名历史学家、国内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朱维铮先生当年竟然招收硕士,于是毫不犹豫“赶紧挤上去”。2000年,从浙江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姜鹏圆了自己找名师的愿望。从2000年到2006年博士毕业,姜鹏一直在朱先生身边学习,反复地听他讲经学、讲史学,2006年毕业后留校工作,“留在先生身边工作的人当中,我是最年轻的。”朱维铮先生已于2012年去世,辞世之前曾专门用整整两个晚上的时间跟姜鹏促膝长谈。

姜鹏认为,学术氛围过于功利,人文学科不能仅以数量取胜。他表示,复旦大学在这方面表现还算不错。

谈到自己上百家讲坛的经历,姜鹏说这是一个偶然。2010年夏天,上海市团市委组织了一个经典读书工程活动,旨在培养市民的读书习惯。该活动的负责人找到已经教了4年书的姜鹏,希望他在上海市静安区的社区里讲《资治通鉴》。姜鹏认为,这样的活动是一个人文工作人员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于是在社区开始讲课。当时还有人录像上传到新浪博客,被百家讲坛的一位编导看到,直接给他打电话。姜鹏的系列讲座在2011年年底被评为最受欢迎的老师。后来他一直强调要积极做好事,才会有回报。

然而,一开始双方并没有找到合作的契合点。姜鹏说:“摸不着门道,就跟他们闲聊,说不同的史书有不同的特点,比如汉武帝在《史记》《汉书》和《资治通鉴》中的形象有何不同。后来就有了‘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这个说法。”有趣的是,在给姜鹏化妆时,编导和化妆师在究竟是把他打扮得年轻还是老成一些上产生了分歧。最终决定让他看起来更成熟一些。

目前,姜鹏主讲的《汉献帝》已经录制完毕,将于今年6月份与观众见面。他选择汉献帝作为主题,是想改变大家的历史观。他说:“中国人有着成王败寇的传统史观,特别功利、讲究实用。在看待历史的过程中,特别喜欢追捧成功者,崇拜英雄,但其实大家想一想,真正对历史有推动作用的人,就一定是成功者吗?这好像不能画等号。”姜鹏认为,有些人在成就自己的时候也是在成就这个民族和社会,而很多人在成就自己的时候其实是在破坏这个民族和社会。他说:“历史上将近400个皇帝,我给他(汉献帝)四个字:不负苍生。汉献帝做了32年皇帝,没有对不起别人,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明君。”

新报:你之前关注过《百家讲坛》吗?

姜鹏:关注过,蒙曼老师的《武则天》、《大隋风云》等都很好。蒙老师的特点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她可以讲得清清楚楚很有条理。王立群讲究娓娓道来,语速慢之后,听着就不那么累。我讲“汉武帝三张面孔”的时候语速特别快,知识含量太多,非专业读者可能就转不过来。

姜鹏是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也是百家讲坛名师之一。他在2012年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汉武帝,而新书《汉武帝和他的时代》则梳理叙写汉武帝如何成就雄才伟业,为中华文明奠定格局 。姜鹏教授教得比较多的是《资治通鉴》导读,也讲四库全书总目,以及中国文化要籍等,都是跟思想文化有关的。

姜鹏教授认为学者明星化对整个社会的带动是有帮助的。他以于丹为例说,尽管她讲《论语》很多人都批评她,甚至很多人因为这个事情批评中华书局(她的《论语》著作由该局出版),但论文化普及的工作,当然不是《百家讲坛》开始做的,之前就有很多学者在做。用电视媒体做文化普及跟之前考书本明显是一个进步。“于丹老师学的新闻传媒,古文底子可能要差一点,但后来中华书局的一个副总编告诉我,因为于丹《论语心得》,带动了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现在,杨伯峻的译著每年可以卖10万册。”所以他说,我们在批评于老师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实于老师是做了贡献的,这是公德。“如果不是于丹老师,找一个专业老师,他的语言表达就不一定有这么好。公平客观看,对于文化普及还是做了很大的贡献。于老师是学新闻的,也知道怎么抓住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