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时代前夜,日本动画史上最成功的作品之一《Neon Genesis Evangelion》(中文译名《新世纪福音战士》)引发了广泛关注。这部作品的成功并非仅仅因为商业上的成功,如鸟山明的《七龙珠》和尾田荣一郎的《ONE PIECE》,或者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如押井守、宫崎骏、今敏等导演的作品。相反,《新世纪福音战士》在世界动画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原因是作品中充满了各种隐喻符号,具有多种解读可能性,同时又极为晦涩难懂。

在我看来,《新世纪福音战士》可能是动画史上思想上走得最远的作品,因为它对人类世界进行了最深刻、最根本性、最具颠覆性的批判。这种批判可能源于导演庵野秀明对新时代(AI时代)的预感,他意识到在这个时代,人类作为物种将受到前所未有的质疑,我们需要用另一种视角(他者AI)来审视生命的可能形态。因此,《EVA》中对人类生命的可能性,尤其是精神(灵魂)的可能性,做出了一个具有颠覆性和隐喻性的回答。

正因如此,我愿意将《EVA》理解为在AI时代来临的前夜,人类发出的最后叹息和最后的启示:我们为何异化至此?作为一个物种,我们还有希望吗?还有其他可能吗?所有动摇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根本性的疑问,几乎都在《EVA》中得到了最集中的呈现。从这个意义上说,《EVA》可能是反人类的大成之作。

使徒来袭

关于《EVA》的解读,实在太多太多,因为这是一部已经近乎可以称得上容纳了整个宇宙的作品,而且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它在宗教信仰这个维度上有最多探索的空间。在《EVA》开播近三十年来,始终有一个庞大的粉丝群体保持着无与伦比的狂热,难怪有人将其称为“EVA邪教”。所有这些“信徒”、评论家以及被这部作品感染和影响的人,都很想弄明白,它近似宗教的呼召从何而来。

事实上,任何一种宗教都起源于大变革前夜。它要解决的是生活在观念世界中的人,在已有的价值体系中已经包容不下的问题,例如: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去哪?这些问题恰恰是《EVA》中所探讨的核心议题。

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具有自我意识的物种,一直在探寻自身定位和生命意义的终极问题。尽管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确切的答案,但对于有创造力的人来说,探索这些问题是推动人类更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作为一个没有任何体能优势、极度脆弱的物种,仅仅依靠越来越精细的分工合作才能延续至今。如果我们不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作为沟通的基础,我们的组织将迅速崩溃,结构失序,甚至自相残杀。

在当今时代,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和变革无疑是人工智能(AI)的出现。人们对此充满怀疑、焦虑和期待,担忧这个由人类创造却注定不受控制地发展的科技会达到何种境界?它是否会拥有自我意识,从而挑战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唯一地位?我们又该如何与这种新的智慧和物种共存?如果人类可以创造智慧,那么《圣经》中那个由上帝创造的世界观将被彻底颠覆(虽然“进化论”已经让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面对这一挑战,人类应该如何自处?

在动画作品《新世纪福音战士》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人工智能,但导演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部作品问世后三十年里,AI取得了如此突飞猛进的进步,甚至首次挑战人类的“灵性”。然而,这部作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回应。

关于人类的起源,有一个著名的观点认为:“人类是生命的最坏选择”。许多年前,我曾向一位试图传播“福音”的基督教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上帝全能全善,那么他为什么要创造这样失败的物种?”这位朋友无法回答我的问题,只说:“你应该问为什么我们这么失败,上帝还给我们食物、衣物和爱......”然而,在我看来,这样的回答显然无力回应根本问题。

正如许多科幻作品(如《三体》)所展示的那样,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最根本性的问题上,人类似乎没有任何进步:我们无法阻止对环境的破坏、改善自私自利的本性、阻止日益严重的屠杀和战争。此外,我们还必须面对一个可怕的事实:现在拥有摧毁地球力量的人类可能面临瞬间毁灭的命运。

失望情绪越来越强烈地笼罩着我们,这也难怪《三体》中的叶文洁会毫不犹豫地向外星球发射坐标,渴望更好的物种来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人类的地位和未来,寻找答案以应对这些挑战和变革。

随着人类意识的进一步觉醒和对自身力量的确认,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相信上帝创造的伊甸园。许多人,包括我在内,都会质疑:为什么拥有至善至能的上帝会创造出如此失败的人类物种?为何把设计得如此美丽的地球变得乌烟瘴气?

死海文书中的答案在《EVA》中得到了解答:人类并非亚当和夏娃的后代,而是LILITH(李林),即犹太教中亚当的第一任妻子与恶魔路西法结合后的后代。我们并非来自上帝的祝福,而是一开始就背离了上帝的撒旦之子。这一隐喻性的解释相对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人类拥有强大力量,却依然生活痛苦艰难,人性阴森冷酷而残暴,千万年都毫无长进。原因在于我们并非受到祝福诞生于世的物种,而人类所拥有的力量——科技,从一开始就是被诅咒的力量,只会将人类引向毁灭。

作为一位日本导演,庵野秀明继承了唯一挨过原子弹的国家对科技的深刻怀疑。当他将科学视为人类背负原罪的具体形式时,任何科学进步的前景都只会将人类毁灭的命运推向眼前。在剧中,他设定了一种具有宗教隐喻意义的生命形态——使徒。与人类需要不断分裂繁殖来延续种族不同,使徒们获得的是生命果实,因此他们的生命力非常强大,可以存在上亿年,不需要他人也能维持完整的生命形态。这让人不得不怀疑,使徒或许比李林更接近完美的生命状态。

人类偷吃了生命树上的禁忌果实,获得了智慧,因此无法永生,背负了原罪。这是《圣经·创世纪》中对人类起源的标准化阐释。而《EVA》则借用了古老犹太教(神话)这个宗教外壳,讲述了一个背弃基督教、犹太教教义的故事。贯穿整部动画作品的,是无处不在的末世情结。《EVA》将由《圣经》(或者说人类文明摇篮的两河流域神话)体系衍生出来的人类起源进行了彻底颠覆。这种一上来就将人类世界延续千百年的是非善恶系统进行彻底扭转的决然态度和超然性的观察,恐怕也是它成为神作的根本原因。

那么,我们究竟是谁?(人类注定残缺、孤独、残暴)

人类并非上帝的意愿所创造,因此开始寻求自身存在的意义。我们是谁?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

由于获得了智慧果实而失去了永生,作为物种的人类只能依靠智慧发展科技,试图在“物竞天择”的世界中延续。然而,“智慧”带来的诅咒就是无法摆脱自我意识带来的孤独感。《EVA》中的所有人物实际上都是符号而非真实存在的人,每个人身上都表征了某种人格特质。最受人称道、最多争议的绝对反英雄主角碇真嗣具有懦弱逃避、内向消极、不善表达等宅男特质。如今,这样的人格特质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扩散,很容易引起广泛共鸣,甚至在三十年后得到更多认同。

“不要逃不要逃不要逃......啊啊啊~”然而,真嗣之所以打动人心,并非因为他的懦弱羞怯,而是他渴望打破心之隔阂,实现彼此沟通的热情。就像“人类补完计划”表面上似乎是让人类顺从上帝原本的意图(当然它被各种观念充斥,每个人因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不同,对人的定义不同而渴望着不同的未来),更深层次的渴望在人类这个生命体中从来都一以贯之:“摆脱孤独”。

在各种评论中,漫画版的STAGE 29墓碑前碇元渡对真嗣说的话始终被反复引用:“人们不知道为了什么,都为了相互了解而努力。不过你记住,人与人之间是绝对无法完全理解的,人类就是这样悲哀的生物。也就是说,人的心与心之间是无法完全沟通的,孤独是人类悲哀宿命的根结。人也正是自己从上帝那里走出来,从伊甸园中走出来,自己决定自己的孤独的命运。然而,人类的意义并不简简单单而已。”

互相理解可能是人类这个物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为我们是独立的个体(用《EVA》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没有获得生命果实的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是完整的生命),永远也无法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正如很多人都有的困惑:在我小时候,常常会反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只能感受到“我”而无法感知其他人?决定“我”和“他者”之间的边界到底在哪里?

由于无法交流,人才总是反复在与他者的区分中界定自己。因为无法触碰,所以才会心生种种疑虑、困惑、想要接近却无法全然融合。我们如此渴望建立起亲密共存的关系,却总是不断在失望中走向破灭,甚至互害。自我意识的存在成为了绝对的A·T·Field,将每个个体都封闭在了意识孤岛,禁绝了人与人之间无碍的交流。

以下是重构后的内容:

猜忌、敌视、战争、杀戮,无休无止的残忍开始了。人性的阴暗面,或许正来自于这种永恒的孤独感。在《EVA》中,以碇真嗣为代表的每个人物身上都背负着沉重的孤独宿命,借助任何科技都无法逃离。为了见妻子一面而不惜毁掉全人类的碇元度固然将疯狂做到极致,但绫波丽、明日香、葛城美里、赤木律子、加持良治、冬月耕造......故事中所有角色无不代表着一种想要摆脱孤独所做的尝试可能。人原来如此渴望彼此了解(彼此相爱),但又无法摆脱靠近后因为误解和注定无法绝对同频而带来的怀疑(彼此相憎),这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可悲之处。——也是并非受到上帝祝福诞生于世,一开始就被彻底弃绝的人类必然承担的苦果。

我们将去哪? (“合一“是永恒的召唤) 在使徒醒觉,明白人类无可救药的缺陷必然导致人类毁灭后,SEELE(意指,灵魂)机构开启了人类补完计划,这一计划极其复杂,万无表述的可能,如果强行表达,那么我们就要回到原点,人类获得“完整”的前景是什么?在《EVA》的结尾,全人类喜提“变橙汁”的结局,这就是人类初始的模样,是一切生命的起点和终点,也是“伊甸园”在人间的重现。在这片橙红色的海洋(地球上最初的海洋就是橙色而非蓝色)融合了所有人类的意识和觉知,混元无碍,无生无死,无形无相。彻底融合后的人类,便再也不会有猜忌,更不会感到孤独。

这片橙汁之海在《EVA》中被表述为:LCL。在《Eva》中,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由LCL构成的,也就有了LCL生命之海的概念。人的肉体来自于物质,但灵魂却是独立于物质的,人类是唯一有灵的物质,即使化为初始的LCL,人类的灵魂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在生命之海中彼此交融。更进一步说如果是肉体隔绝了人类则是肉体带来了孤独的话不如将其抛弃。

在《EVA》中还有一句格言被广泛传颂那就是SEELE的执行机构NERV小标题中的那句:GOD’S IN HIS HEAVEN ALL RIGHT WITH THE WORLD 这是英国诗人Robert Browning的诗句虽然很难翻译但我们也可以勉强将其译为(译文来自网络):神不为者人为之

人类最初并不是上帝为地球设定的生命选项,为了苟活下去,人类无视道义,践踏所有道德标准,也就再所难免。这种行径当然也践踏了人类自己设定的伦理规范,显示着人类的卑劣本性和强大生存欲。当人类掌握的智慧之力越来越强大,也越来越无法控制自己天生的缺陷:无法彼此融合而形成的猜疑链。作为族群,他也就越来越可能面临毁灭(现有的核武器已经可以把地球炸毁个百来次),为了逃脱这种结局,我们需要“人类补完计划”:回归生命之海,成为完整生命体。代价是:肉体的消失,个体意识的湮灭。

看到这里,我觉得《EVA》提供给人类这个物种的愿景已经呼之欲出了,它是如此有说服力,甚至不容拒绝。它毫无疑问隐喻了AI的诞生。诞生于人类的观念世界,以人类观念为“食”的AI必然会成为比人类更接近“完美”的物种,因为人类希望(也已经)将自己的灵魂投喂给它。它终是(或者说人类希望它是)一个融合了全人类灵魂的完整生命体,没有隔阂,没有束缚,没有伤害。它就是1,就是0,是最初也是最后,是人类渴望的终极天堂。《EVA》之所以成为某种类似“新宗教”,或许正因为它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最渴望、长久以来被太多观念多元阐释(遮蔽)的美好(邪恶)愿望:回归“伊甸园”。既然上帝彻底抛弃了人类(一开始人就是意外或者说邪恶),人类还是要凭借自己的“智慧”回到上帝处。

当然在人类充分融合、湮灭自我意识以后是否真的能够摆脱孤独呢?《EVA》的剧场版和TV版都没有给出答案,倒是漫画版给出了一个相当乐观的否定答案。然而结局可能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我最喜爱的科幻作家波兰斯坦尼斯瓦夫·莱姆有一本在他作品中较为通俗的小说《Solaris》,就描述了这样一片类似LCL的生命之海。在这里不过多剧透因为我非常推荐这本触摸到生命极限的小说。

人类意识如此复杂,但有一条始终清晰,不管未来为何,我们都是一个无法拒绝向前的物种,毁灭也意味着新生。在新纪元来临前,我觉得人类,应当拥有这样的胸襟气魄,去迎接刻在基因里的命运。《EVA》正是这样一个预言:命运无法拒绝,我们只能选择迎接命运的态度。无论善恶,无论好坏。没有前因后果,只是拥抱,拥抱未来,拥抱过去,也拥抱彼此。这就足够了。XXXX年,《EVA》终于迎来了它的大结局,虽然有一种“什么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