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斗机设计师杨伟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工程师。他主要负责两个战斗机项目,其中一个是歼-20,也是中国的第一架隐形战斗机。他还领导研发了JF-17“雷电”战斗机,这是一款在早期米格战斗机基础上经过现代化改进的战机。 杨伟团队的设计思路与西方迥异,他们确立了一套替代性开发理念,主要针对对西方的战斗机设计—隐形特性,这在昂贵的F-35联合攻击战斗机上得到了验证。

据悉,杨出生于1963年,1978年15岁时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共获得两个学位,毕业后成为成飞的控制系统工程师。 2011年,中国国家《科技日报》称,杨是1980年代中国电子飞控领域的创新先驱,该报称,他实现了战机的“全数字仿真测试,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

歼-0是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研制的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机。其采用了单座、双发、全动双垂尾、DSI鼓包式进气道、上反鸭翼带尖拱边条的鸭式气动布局。歼-20的机头、机身呈菱形,垂直尾翼向外倾斜,起落架舱门采用锯齿边设计,具隐形战斗机特征,机身深墨绿色涂装,远观近似于黑色。

J-20的最大特点之一是其隐身性。从中文网络上披露的图片来看,成飞公司研制的歼-20“威龙”是和沈飞公司研制的FC-31“鹘鹰”,这两款隐形战斗机的模型,是同时存在在一起对外展览的。

歼-20所缺乏的是一款更大、可靠的发动机--尤其是非俄罗斯造发动机。当然,传感器也是中国方面长期努力的目标。

中国军事分析家加布柯林斯和安德鲁埃里克森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歼-20的尺寸、航程和隐形特征也可以使它成为一个强大的远程攻击平台,特别是在有轰炸机配合的情况下,装载空空导弹的J-20就可以发动攻击计划接近第一和第二岛链高价值目标”。不过退一步讲,歼-20并不是一款改变游戏规则的战机。但是在十年多之后,中国从没有隐形战机到加入世界第五代战斗机国家俱乐部,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壮举。可以预计,得益于杨的设计理念,不管最后的歼-20长什么样,都不会与我们已经看到的 完全不同。

JF-17“雷电”战斗机是一个很有趣的平台,如果你喜欢经典的苏联时代战机,你应该关注一下。研究该飞机的家族史是最有趣的一件事。经过升级的中国J-7本身就是米格-21的复制品,“雷电”战机则是成飞战斗机设计进化的象征。JF-17的基本框架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另外,JF-17单架成本仅2500万美元,在价格上要完全优于2亿美元的F-35。

成飞设计的这款多用途战斗机,既可以遂行近距离空战,也可以攻击地面目标,并且已经出口到巴基斯坦空军。JF-17大致相当于美国的F-16“战隼”战斗机-也在巴基斯坦空军服役,但单架成本是JF-17的两倍。JF-17不是隐形战斗机,但作用远非如此。如果一架F-16能在空战中打败一架F-35,那么JF-17也可以。

JF-17并不是MiG的另一个名称。首先,它的机翼更大,提升了机动性,而且加装了强大的俄罗斯RD-93涡扇发动机。另一个关键的区别是JF-17机鼻的形状。观察一下米格-21或J-7,它们都有一个圆形的向内进气口。这在当时是合理的,因为当时战机的火控雷达水平很有限。但随着中国雷达技术的逐步改进,成飞JF-17的进气口已被嵌入机身,这给中国制造KLJ-7雷达腾出了空间,这种雷达可以辅助飞机实现空对空和空对地攻击。

然后就是武器方面。该型战斗机可携带很多武器:约3.6吨。它能发射超视距导弹和中国造C-802反舰导弹——可以攻击180公里外美国的航母。这种飞机到了巴基斯坦手里,印度海军就要担心了。

巴基斯坦是JF-17当前唯一的用户,但是自2007年服役以来,已成为伊斯兰堡的主力战斗机。虽然这里面也有一部分政治因素,因为这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开发的战斗机,所以用户有限。有报道称,缅甸和斯里兰卡已下令向巴基斯坦采购该型战机,但是正如大多数武器交易那样,仍有待于观察。

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是,该型战机的引擎是俄罗斯的,这意味着后勤供应链会更加复杂。战机进口国为了保障后勤维护,都必须与卖家保持良好关系。

对于中国的航空工业来说,持续依赖外国零部件—尤其是引擎,可能中国王牌战斗机设计师永远无法克服的难题。